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107.6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阿佤人民唱新歌 的原始碼
←
阿佤人民唱新歌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阿佤人民唱新歌</big> ''' |- | [[File:U=3121908559,157131358&fghj9.jpg|缩略图|阿佤人民唱新歌|居中|[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600926989760&di=070dac4dda8643111cd5765eb3fe7c04&imgtype=0&src=http%3A%2F%2Fphotocdn.sohu.com%2F20141221%2Fmp603198_1419144184305_31.jpeg 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9%98%BF%E4%BD%A4%E4%BA%BA%E6%B0%91%E5%94%B1%E6%96%B0%E6%AD%8C&step_word=&hs=0&pn=3&spn=0&di=3069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2076327523%2C1226263755&os=3606424352%2C2211263565&simid=4168301725%2C513518755&adpicid=0&lpn=0&ln=712&fr=&fmq=1600916904426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3A%2F%2Fphotocdn.sohu.com%2F20141221%2Fmp603198_1419144184305_31.jpe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f5i7_z%26e3Bv54AzdH3FwAzdH3Fman8lb_8a0b80&gsm=4&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force=undefined 来自 百度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据说《阿佤人民唱新歌》是解放军某部通讯兵战士杨正仁在1964年根据佤族民歌创作的。1964年的冬天,杨正仁在佤族的班哲寨架设电线时,收集到一首旋律优美的佤族民歌《白鹇鸟》,这首民歌迅速点燃了杨正仁的创作热情,他便以《[[白鹇鸟]]》为蓝本进行再创作。经过一个月的创作,《阿佤人民唱新歌》终于脱稿,由他所在的部队宣传队排练演出,从此,《阿佤人民唱新歌》走进了听众的心中。 而有的采访者则又是另一种说法,说那是1964年的一次佤山军民联欢活动,热闹、欢快的场面激发了驻西盟佤山部队战士杨正仁的创作灵感,于是写下了《阿佤人民唱新歌》。至于创作时间,有的则说是“从冬到春,终于断断续续完成了《[[阿佤人民唱新歌]]》”,有的则说,是一天完成的。 创作灵感既有长期积累的水到渠成,也有瞬间的火花闪亮,创作过程有一气呵成,也有精打细磨,那种说法最接近事实,局外人似乎不好评说,最清楚此间情况的,当是杨正仁先生。 =='''目录'''== '''创作背景''' '''演唱''' '''歌词''' '''相关文章''' '''相关专辑''' =='''创作背景'''== 1964年在西盟指挥部队宣传队演唱。 2006年8月11日,西盟阿佤山深处的岳宋乡岳宋村早早地就热闹起来,参加首届中国佤族文化学术研讨会的中外专家学者来到村子里实地考察,村民们一边和专家学者共饮迎宾的水酒,一边载歌载舞:“村村寨寨,打起鼓敲起锣,阿佤唱新歌……”,这首脍炙人口的《阿佤人民唱新歌》缘自西盟县,于六七十年代传遍全国。听到这熟悉的歌声,一位身材清瘦、精神矍铄的学者显得有些激动,他就是40多年后重上阿佤山的《阿佤人民唱新歌》的词曲作者——杨正仁。忽然,一位50多岁的佤族妇女从欢迎的队伍中奔了出来,她抓住杨正仁的手激动地连声说:“你还记得我吗?《阿佤人民唱新歌》是你教我唱的。当年你在我们村工作时教我们唱歌跳舞,还给我们讲白求恩、张思德的故事,我的名字叫[[楠岛]]”。说完,楠岛高兴地拉着杨正仁加入到歌舞的队伍中。杨正仁的眼眶湿润了,眼前发生的一切把思绪拉回到了40多年前。 同60年代的大多数年轻人一样,从小生长在昆明的杨正仁也有一个当兵的梦想。在昆明师范学校上学时,他创作的第一首歌曲就是《[[扛起我的小木枪]]》,没想到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和全班同学的喜爱。此后,他经常写歌给同学们唱。 1961年8月,18岁的杨正仁参军到部队,经过8天的艰苦旅途到了[[西盟]]。杨正仁当的是通讯兵,主要任务是架电话线,这使他有机会走遍了西盟佤山的大部分山寨。白天,他和战友忙着架线,晚上,他们就住在村民家。那时每个寨子的群众见到解放军都很高兴,大伙都要围着篝火打跳、歌舞,佤族群众被山泉水滋养的动人歌声深深地打动了杨正仁,受过专业音乐训练的他每每听到,就一定把优美的旋律记录下来。杨正仁还作为工作队员到佤族寨子,帮助群众生产生活。岳宋村他就呆了一年,记得那时每天晚上都要开会,群众歌舞是开会的前奏。就这样,杨正仁收集到了大量的歌舞和器乐原生素材。 1963年,有一天午休,杨正仁躺在床上睡不着,便看起了表墙用的旧报纸,上面有一首没有标题的,歌颂军民关系的诗吸引了他:凤凰进山百鸟迎/阿佤喜欢解放军/解放帮阿佤搞生产/阿佤解放是一家;一根藤条开小花/一根藤条结两个瓜/[[藤连藤]],瓜连瓜/阿佤解放是一家。读罢,杨正仁觉得它很像一首歌词,就琢磨着给它谱曲,快吃晚饭时,杨正仁用佤族“江山木罗”民歌的曲调给小诗谱了曲,并取名为《阿佤解放是一家》。这首歌参加了1964年的昆明战士文艺汇演,被当时的国防文工团看到,作为自己的曲目参加全军文艺汇演获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作为《[[每周一歌]]》播出;杨正仁所在团的政委听到后,就组织全团收听;歌曲还被文化部出版的《战地新歌》收录,被中国唱片社灌制成唱片。这一切都极大地鼓舞了杨正仁。 1964年,杨正仁在班哲寨架线时又收集到一首旋律很美的民歌《[[白鹇鸟]]》,他的创作热情被激发起来,决定以它为蓝本进行新歌创作。杨正仁把佤族民歌原来的低旋律提高八度,进行再创作。经过一个月时间的打磨,《阿佤人民唱新歌》就交给部队宣传队排练演出了。西盟县文工队也派人学习,到佤山各村寨演唱,由于歌曲表达了佤族群众的心声,旋律又很容易学习,很快,《阿佤人民唱新歌》成为佤山的“流行歌曲”。后来,这首歌被当时的红卫兵带到了昆明,杨正仁回家探亲时听到大街小巷都在唱自己的歌,很是惊喜了一番。1972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国播放了《阿佤人民唱新歌》,从此,全世界的人们通过这首歌知道了阿佤山,了解佤族。 1971年,杨正仁调到昆明军区国防文工团进事专业创作。同年他就和同事一起创作了大型舞剧《[[含泪的缅桂花]]》,以及《景颇姑娘上大学》、《大学毕业回雪山》等一批优秀舞剧、曲目。杨正仁知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因为云南丰厚的民族民间文艺的滋养,自己还要刻苦努力,向专业创作尽快转型。二胡、钢琴、小号等乐器不熟悉,他就拿出打硬仗的劲头来,每天跟在乐队里边听边看边学。并且不断地深入部队调研,丰富自己的创作内容和题材。1982年,他创作的《草原之夜》在参加“八十年代新一辈”征歌中获奖,1983年,这首具有浓郁乡土气息,有时代感,风格别致的草原牧歌又获得第一届“晨钟奖”。1982年,其器乐曲《阿佤舞曲》以鲜亮的色彩为节日的佤山勾勒出一幅风情画。由此,杨正仁走上了一条用多种体裁多种风格进行创作的道路。1985年,杨正仁调到成都战旗歌舞团,加快了创作步伐。他参加创作的歌舞《[[西藏之光]]》获得文化部第三届文华新节目奖。40多年来,杨正仁发表、上演、广播或制成唱片音像带的各类作品达200多件次。获奖立功无数。他是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2006年在云南省“四个一批”人才表彰会上,荣获云南省文学艺术成就奖。 说到获奖,杨正仁笑着告诉我们,《阿佤人民唱新歌》1972年入选《战地新歌》第一集;1973年参加全军文艺汇演获好评;1991年选入《红太阳》音像制品,影响甚广,至今仍在中国各地、缅甸、菲律宾、美国等国家和地区传唱。但《阿佤人民唱新歌》从未获过任何奖,却是自己所有作品中最广为传唱的,社会影响面最广的。 1992年,在《红太阳》磁带发行300万盒,《阿佤人民唱新歌》发表28年后,杨正仁拿到了上海唱片公司寄来的第一笔稿费770元。到1994年,杨正仁共收到了《阿佤人民唱新歌》的稿费2000多元。1995年,杨正仁把这些稿费全部送到佤山,捐给了岳宋村和西盟县、沧源县的希望工程。他说:“感谢佤族人民教会我唱歌。”2002年,西盟佤族自治县把《阿佤人民唱新歌》定为县歌。同时,西盟县把杨正仁聘为佤文化顾问。 2001年,杨正仁退休,但他仍然在继续创作着。因为他永远要为人民[[唱新歌]]。 =='''歌词'''== 村村寨寨哎打起鼓敲起锣 阿佤唱新歌 毛主席光辉照边疆 山笑水笑人欢乐 社会主义好 哎架起幸福桥 哎...道路越走越宽阔 越宽阔 哎江三木罗 山山岭岭哎歌声起红旗飘 闪闪银锄落 毛主席领导咱清清河水上山坡 茶园绿油油 哎梯田翻金波 哎...五彩花开千万朵 千万朵 哎江三木罗 各族人民哎团结紧向前进 壮志震山河 毛主席怎样说阿佤人民怎样做 跟著毛主席哎跟著共产党 哎...阿佤人民唱新歌 唱新歌 哎 江三木罗 哎 江三木罗 欢乐的村寨——《阿佤人民唱新歌》 文章作者:王焰安 =='''真实的佤族生活'''== 在我的记忆中,仿佛很小就知道了这首歌,只是唱不完整而已,若仔细追索,当可追到童年时光,应该是在乡村的广播下听得的。那时,歌中的“阿佤”指称什么,并不明白。 后来,上了大学,研习民俗学,得以了解,阿佤,就是指我国云南边陲的佤族,不过,那曾流行“[[猎头祭]]”习俗的佤族,与我想象中那欢快的阿佤怎么也联系不起来,虽然心理有反差,但《阿佤人民唱新歌》还是一如既往地喜爱。 “村村寨寨,哎打起鼓敲起锣”。“村村寨寨”,是佤族生活的真实写照,我们这样理解,杨正仁也是如此说,“村村寨寨”是佤族人民真实的生活环境。佤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的沧源、[[西盟]]、澜沧、孟连、[[双江]]、耿马、永德、镇康等县的山区与半山区。即澜沧江和萨尔温江之间、怒山山脉南段的“阿佤山区”,是“住在山上的人”。 “打起鼓敲起锣”,打鼓敲锣,是为了在民俗活动中制造与渲染某种气氛。这里主要是为了烘托一种喜庆的气氛。这里的“鼓”不是我们所理解的一般的鼓,应是佤族的木鼓,木鼓是佤族的传统祭祀工具、乐器和报警器具。一般以红毛树、花桃树或麻栗树某一段为原料,按一定形状掏空而制成。大小不一,一般长约2米,直径为0.5至1米之间。分公鼓、母鼓两种。多成对存放在村寨中的木鼓房中。木鼓是佤族人民崇拜的神圣之物。他们认为,木鼓是 “通神之器”、“通天之鼓”, “生命靠水,[[兴旺靠木鼓]]”。因此,平时不能乱动,只有祭祀报警和节日喜庆等重大集体活动时才能敲打。这里的“锣”,也不是我们一般所见的“锣”,而应是佤族人民芒锣。芒锣形体圆厚,用响铜铸成。锣面低,中心有乳头凸起。锣边有两个穿皮条的孔。演奏时,左手提锣,右手执槌击奏。也有挂在木架上击奏的。是伴随人们日常生活的乐器,多用于歌舞伴奏和器乐合奏。 “阿佤唱新歌”,“阿佤”是对佤族人民的他称,含有亲切与亲昵的意味。“新歌”,是针对歌词的内容而言的,一个“新”字,包含了多层的含义,歌词的内容新,人们的生活新,人们唱歌时的心情新。 “毛主席光辉照边疆”,说明“新歌”所以“新”之因。“毛主席”,是当时时代的关键词,与“中国共产党”的含义相等同,这里应是指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光辉”,既承前“毛主席”,在那个时代,毛主席还是“红太阳”的同名词,也承后的“照”,给以光明、给以温暖,是对党的民族政策的阐释。“边疆”是概指,更是实指,佤族真正处在我国云南与缅甸交界处,是真正的边疆。 “山笑水笑人欢乐”,是“光辉照边疆”的结果。“山笑水笑”,是用拟人手法描写的自然景致,“人欢乐”是状写人民的生活情形。是一幅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美好生活图景。是虚构,更是写实。 佤族人民清楚地记得,1951年初,抗美抗朝战争的第二年。蒋介石想趁机反攻大陆,任命逃往缅甸的原国民党第八军军长李弥为中缅边境反共救国军总司令,指挥第五、六军残部分三路向佤山反扑,并很快占领了佤山。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向佤山进发围剿残匪,经数十次这种特殊的大小战斗,至1951年7月,解放军共歼蒋残匪2500多人,粉碎了蒋残匪的反攻,收复了佤山,史称“二次解放”,是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残兵,使他们的生活从此得以安宁。佤族人民更清楚地记得,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根据云南少数民族的不同情况,提出了“慎重稳健”的工作方针,针对佤族的特殊情况,采取了直接的过渡方式。人民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的佤族采取的是原始的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在党的民族政策的支持下,1953年至1956年就增开水田15000多亩,开挖水沟480多条,为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人们还清楚地记得有个叫毛岩特的佤族兄弟的故事。 毛岩特从小父母双亡了,七岁八岁时就给头人放牛,因为年纪小,他看不住到处跑的牛,就走失了一条牛,他吓得不敢回来,在山上躲了好几天,最终还是被头人派去的人找了回来,找回来后,就把他吊在房梁上打,下面拴着一条恶狗,假如他的脚一落地,恶狗就会咬他的脚。并且拿粉墙那种石灰抹他的眼睛,差点把他的眼睛弄瞎了。 眼看毛岩特快要死了,他们就要活埋他。正埋到脖子的时候,共产党的工作队来到了寨子里。他们就去找头人协商,要把毛岩特救出来。协商的结果是,工作队必须要给头人五斤茶叶五斤盐巴,才可换得毛岩特,工作队同意了头人的要求。 毛岩特被救出来后,就一直在工作队里帮忙,后来被安排到农场工作,成了生产骨干。在第一次填登记表时,工作队员问他你叫什么名字,他犹豫片刻以后,坚决地说,我叫[[毛岩特]]。 工作人员问他,你怎么会姓毛?他说我是毛主席共产党救下来的,所以我就姓毛。并且还跟他的子女说,我们是毛主席共产党救下来的,我们要姓毛,而且我们世世代代要姓毛。 毛岩特,只是工作队解救无数个奴隶中的一个。 “人民公社好”,“人民公社”,是当时的一种社会组织形态,被认为是一种先进的社会组织结构,是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种尝试。“好”,虽是当时的概括式价值评价,但对佤族而言,应是有所指称的,佤族解放不久,就在西盟佤山的马散村窝农寨成立了西盟第一个农业合作社,标志着西盟佤山从原始部落直接跨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为此,党和政府长期派驻工作组,教老百姓们种菜、磨豆腐、刷牙,帮助他们发展生产,提供无偿的帮助。 “架起幸福桥”,“幸福桥”,是对“好”的补充,也是“好”的结果,幸福本是一种抽象的感觉,只可自己意会,不可说清道明的,但在佤族,却是可以用一串数字来显示的。据说,1956年,[[西盟县]]粮食产量人均314公斤,比1952年人均增长204公斤;农业产值增长216%。他们不会忘记,他们的粮仓是竹筒,而一家往往仅有几根竹筒。 “道路越走越宽广”,是对未来生活的展望,这种展望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展望,是一种有可能性的展望,他们废除了奴隶买卖制度,他们实行了先进的生产方式,他们整理并建设自己民族的文化。 “江三木罗”,本是佤族一个英雄的名字,后来嬗变为一个衬词,用来表达纯洁的爱意和祝福。 “山山岭岭”,是对佤族山寨[[自然景象]]的描写。 “歌声起红旗飘”,是当时农业生产情景的写照,那时,农业集体生产常是规模化进行,生产工地上常见红旗飘扬,唱听歌声响起。这种生产情景不止佤族,全国各地都可见到。 “闪闪银锄落”,“锄”,是开垦荒山的工具,“闪闪”、“银”,是修饰,更是一种对劳动的美化与开垦荒山的赞美。“落”是挖的意思。 “毛主席号召记心窝”,毛主席的有关号召很多,这里的号召主要是有关发展生产,尤其是农业生产的号召,“记心窝”,记在心中,也就是按照毛主席的号召去做。 “清清河水上山坡”,是“毛主席号召记心窝”的结果,因为,兴修了水利,才有河水上山坡的奇观。西盟佤山1958年修建了城子水库,水库的建成使这里的粮食产量稳步上升。 “茶园绿油油”、“[[梯田翻金波]]”,是河水上山坡的结果,因为有了河水的浇灌,才使得茶叶绿油油,才使得稻谷黄橙橙,“[[翻金波]]”,是对稻谷的隐喻。 “丰收花开千万朵”,是一种写意。“丰收”是对“绿油油”、“[[翻金波]]”的概括表述,是对兴修水利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毛主席号召的肯定。 “各族人民”,是指佤族在内的全国所有民族,表明佤族已经与各兄弟民族站在了同一发展的起跑线上了,佤族仅仅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阶段的历史进程。 “团结紧向前进”,是指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各民族人民共同团结、共同进步,现实的事实成分说明了,未来预期同样可以充分地说明。周恩来总理1950年国庆大典接见少数民族代表时曾指出:我们应该更进一步地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我们应该有步骤地和切实地实现民族区域政策。 “[[壮志震山河]]”,是民族团结的结果。无数事实证明,民族团结是中国繁荣强盛的保证,只有民族团结了,国家、社会、民族才能发展,才能进步。“震山河”,是比喻的说法,既指震慑海内外的敌人,也指震慑自然的山水,即改造自然的山水。 “毛主席怎样说阿佤人民怎样做”,毛主席怎样说,应是党的民族政策怎么说,因为毛是党中央政策的主要决策者,所以人们惯用毛代称中国共产党。这是对党的民族政策的肯定,佤族人民所取得的一系列成绩,都是党的民族政策方针指导的结果。“怎样做”,是一种肯定性的承诺,因为一系列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成果,使他们坚信“说”的是正确的。网上曾有人撰文认为,佤族的生活其实不是那样的,那完全是一种虚构,我们认为,这是他没有站在佤族当时那种生活的角度进行理解的结果,那是有特定的时代背景的。 “跟着毛主席哎跟着共产党”,是对“毛主席怎样说阿佤人民怎样做”的申说,是佤族人民一种决心的表达,表示要在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进行生产与生活;是一种信心的表达,表示有了党和毛主席的领导,生产与生活就一定能够发展与美满。 =='''多版本的《阿佤人民唱新歌》'''== 因为自己是一个纯粹的音乐盲,虽听了几十年的《阿佤人民唱新歌》,但只熟悉它的旋律,只能跟着哼唱几句,从没有完整地唱过一次,更不记得《阿佤人民唱新歌》的歌词。 当我在网络寻找《阿佤人民唱新歌》的歌词时,却发现这首歌词是变异的,这倒让我犯难了,我确定不了那一首是最早的,我很想找杨正仁先生问一问,只可惜没有他的联系方式。不过,不同的文本,更增加了《阿佤人民唱新歌》的魅力,因为人们喜爱它,才对它进行改动,才对它进行包装,它才有了不同的面貌与形象。 《阿佤人民唱新歌》现在有这样三种不同的版本: 一种版本是将“毛主席号召记心窝”、“[[丰收花开千万朵]]”,改为了“毛主席号召学大寨”、“大寨花开千万朵”;这应该是最早改动的版本,1964年,毛主席发出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歌词中的情景与农业学大寨的情景极为相符,有所改动是自然的。但出自于何人之手,却有待于追寻。 二种版本是将“毛主席光辉照边疆”、“毛主席怎样说阿佤人民怎样做”改为了“共产党光辉照边疆”、“阿佤人民一条心建设祖国保祖国”,这应是20世纪80年代后改动的版本,那是《中共中央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功过作出了评价后,人们的一种认识,他们认为应以“共产党”来代替“毛主席”,更有人在网络上写道:《阿佤人民唱新歌》中,“毛主席怎样说,阿佤人民就怎样做”,有点绝对,毛主席说得不对的地方,就不能做,必须改……。 三种版本是将“毛主席号召记心窝”改为了“阿佤开创新天地”。据记载,“阿佤开创新天地”是杨正仁最早创作该歌词中第三段中的一句。这样的更改,应也是80年代后的事。 不同的版本,表达了人们不同时期的认识与意识,这是歌谣流传中的正常现象,我们不必为此而讳言。它的存在与流传,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思考问题的标本。 还有一种版本,这是杨正仁创作的新版本。那是2009年3月23日,杨正仁受邀回到了梦牵魂饶的佤寨,在沧源县委、县政府的陪同下,上佤山,访佤寨,为佤寨人的新生活感奋不已,于是便连夜修改、[[斟酌]]、试唱了新的《阿佤人民唱新歌》,3月25日晚,杨正仁把新的《阿佤人民唱新歌》词曲正式稿赠送给了沧源县委书记祁腾武,会说话就会唱歌的佤族少女在20分钟后就现场演绎了这首新歌。杨正仁深情地说道: “我希望这首新歌能像《阿佤人民唱新歌》继续传唱下去,成为沧源佤族人民的新名片。” [[File:L,mjngfdsdfghnjmk..gif|缩略图|阿佤人民唱新歌|左|[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600927590060&di=38b6a186ee6a73be642eeb6c9e3a13dc&imgtype=0&src=http%3A%2F%2Fwww.qupu123.com%2FPublic%2FUploads%2F2017%2F03%2F11%2F33627958c34dd0b9733.gif 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9%98%BF%E4%BD%A4%E4%BA%BA%E6%B0%91%E5%94%B1%E6%96%B0%E6%AD%8C&step_word=&hs=0&pn=0&spn=0&di=3014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3980588847%2C1894360364&os=1191839841%2C4113721637&simid=3379044279%2C165540082&adpicid=0&lpn=0&ln=712&fr=&fmq=1600917502411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3A%2F%2Fwww.qupu123.com%2FPublic%2FUploads%2F2017%2F03%2F11%2F33627958c34dd0b9733.gif&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q7r78dn_z%26e3Bv54AzdH3F3tr7AzdH3Frd0c9nl_z%26e3Bip4s&gsm=1&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force=undefined 来自 百度 的图片]]] =='''《阿佤人民唱新歌》的创作与流传'''== 据说《阿佤人民唱新歌》是解放军某部通讯兵战士杨正仁在1964年根据佤族民歌创作的。1964年的冬天,杨正仁在佤族的班哲寨架设电线时,收集到一首旋律优美的佤族民歌《[[白鹇鸟]]》,这首民歌迅速点燃了杨正仁的创作热情,他便以《[[白鹇鸟]]》为蓝本进行再创作。经过一个月的创作,《阿佤人民唱新歌》终于脱稿,由他所在的部队宣传队排练演出,从此,《阿佤人民唱新歌》走进了听众的心中。 而有的采访者则又是另一种说法,说那是1964年的一次佤山军民联欢活动,热闹、欢快的场面激发了驻西盟佤山部队战士杨正仁的创作灵感,于是写下了《阿佤人民唱新歌》。至于创作时间,有的则说是“从冬到春,终于断断续续完成了《阿佤人民唱新歌》”,有的则说,是一天完成的。 创作灵感既有长期积累的水到渠成,也有瞬间的火花闪亮,创作过程有一气呵成,也有精打细磨,那种说法最接近事实,局外人似乎不好评说,最清楚此间情况的,当是杨正仁先生。 有关《阿佤人民唱新歌》的歌名,据杨正仁说,《阿佤人民唱新歌》的歌名最早叫《阿佤歌唱新生活》,虽有一个“新”字,但“新生活”只是一个侧面,表现的面稍微狭窄了一点,而“[[唱新歌]]”就不一样,表现的面就宽多了。为表现佤族人民对共产党、毛主席的崇拜或者敬仰之情,一共写了三段词,最后一段就落在毛主席共产党这点上,把他们的理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出来。歌名就改为了《阿佤人民唱新歌》。 部队宣传队一演出,《阿佤人民唱新歌》立即就得到了佤族人民的喜爱,西盟县文工队便派人到部队宣传队来学习,然后到佤山各村寨演唱,由于歌曲表达了佤族群众的心声,很快,《阿佤人民唱新歌》就成为佤山的“[[流行歌曲]]”。 1965年3月,西盟佤族自治县正式成立,《阿佤人民唱新歌》作为庆典的献礼在晚会上演唱,阿佤人民把它当作自己的民歌。现在我们还能看到有将《阿佤人民唱新歌》直接标注为“云南沧源县佤族民歌”的,只是不知这种标注是不是出于好心的喜爱? 后来,阿佤的红卫兵把这首歌从阿佤唱到了昆明。据说,杨正仁有一年回家探亲时,发现昆明的大街小巷都在唱《阿佤人民唱新歌》,让他既惊喜又兴奋。 1972年,经云南电台推荐,《阿佤人民唱新歌》入选《[[战地新歌]]》第一集;据说在评审过程中,《阿佤人民唱新歌》差点被刷了下来,原因是歌词太简短。这不过是有惊无险的一个小插曲。 1972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国播放了著名女中音歌唱家罗天婵演唱的《阿佤人民唱新歌》,从此,《阿佤人民唱新歌》走进全国各族人民的心里。那时的人们,一些人通过这首歌,认识了远在云南边陲的佤族;一些人虽不知道这是哪个民族哪里人的生活,但却都会哼上不完整的几句歌词。 1973年参加全军文艺汇演,获得了一致的好评,从此在军队系统开始了传唱。 1991年选入《红太阳》音像制品,据说《红太阳》音像制品曾发行300万份,据说在300万份《红太阳》的播放声中,人们又掀起了一轮高歌《阿佤人民唱新歌》的热潮。<ref>[http://www.81.cn/jfjbmap/content/2020-01/23/content_252823.htm 阿佤人民唱新歌]酷我[引用日期2012-06-30]</ref> 2002年,西盟佤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通过议案,将《阿佤人民唱新歌》确定为西盟佤族自治县县歌。据我有限的见闻,全国有县歌的恐怕不多,西盟佤族自治县将《阿佤人民唱新歌》作为县歌,表明西盟人民对《阿佤人民唱新歌》的认同、喜爱,体现了西盟人民永远歌唱《阿佤人民唱新歌》的决心。这是对杨正仁的肯定,也是对《阿佤人民唱新歌》的肯定。 随着《阿佤人民唱新歌》的50年的不断传播,这首歌已影响甚广,至今仍在中国各地、[[缅甸]]、菲律宾、[[美国]]等国家和地区传唱。全世界的人们通过这首歌,开始了对佤山的相识与[[神往]];通过这首歌知道了[[阿佤山]],了解了佤族。 ==视频== {{#ev:youku|XNDA1OTA5OTgwOA|alignment=left}} =='''参考资料'''== {{Reflist}}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阿佤人民唱新歌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