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83.9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阿倍仲麻吕 的原始碼
←
阿倍仲麻吕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D6A4A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阿倍仲麻呂''' </p> |- |<center><img src="https://kotobank.jp/image/dictionary/daijisen/media/111074.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kotobank.jp/word/%E9%98%BF%E5%80%8D%E4%BB%B2%E9%BA%BB%E5%91%82-26972 圖片來自kotobank] </small> |} '''阿倍仲麻呂'''(あべ の なかまろ,{{bd|698年||770年||catIdx=Abe no, Nakamaro}}),朝臣[[姓]],阿倍[[氏]],原文名'''仲麿''',又作'''阿部仲滿''',在[[中國]]時取[[漢名]]'''朝衡''',又作'''晁衡'''、'''鼂衡''',[[表字|字]]'''巨卿'''。[[日本]][[奈良時代]]的[[遣唐留學生]]之一,同时也是[[唐朝]][[政治家]]、[[詩人]]。[[開元]]年間參加[[科舉]]考試,高中[[進士]],留唐任多項要職。唐[[天宝 (唐朝)|天宝]]十二年(753年)乘船返回日本期间因船只遭暴风损坏而流落到越南,之后辗转回到[[长安]]并最终在此终老。<ref>[https://kotobank.jp/word/%E9%98%BF%E5%80%8D%E4%BB%B2%E9%BA%BB%E5%91%82-26972 阿倍仲麻呂],kotobank</ref> 阿倍仲麻吕与当时唐朝的诗人李白、王维等均为好友。 ==家庭背景== 父親是[[阿倍船守]],朝臣姓,阿倍氏,乃[[孝元天皇]]之後,任職爲[[中務大輔]]。 === 出身 === 现今一般认为阿倍仲麻呂出生於[[文武天皇]]二年(698年),日本[[大和國]](今[[奈良縣]])。其父是正五位[[中务大辅]]阿部船守。是家中的長子。他自幼聰明好學,才華洋溢。 == 經歷 == === 留學中國 === [[元正天皇]]灵龟二年(716年),时年19岁([[虚岁]])的阿倍仲麻吕被推举为[[遣唐留学生]]。717年(唐[[開元]]五年),20歲的阿倍仲麻吕因汉文修养良好而獲選拔為[[遣唐留學生]],同行的留學生還有僧人[[玄昉]],以及後來成了日本[[右大臣]]的[[吉備真備]]等。由[[多治比縣守]]從日本[[難波]]港(今[[大阪市|大阪]])率日本[[遣唐使]]一行人遠赴唐都[[長安]](今[[西安]]),四船並聯,一行557人浩浩蕩蕩,西渡[[東海]],在[[揚州]](一說[[明州 (开元)|明州]])登陸。 仲麻呂經過數年寒窗苦讀,參加唐制[[科舉考試]],以優異成績考中[[進士]]。 === 留唐仕途 === 725年(唐[[開元]]十三年),任[[洛陽]]左春坊[[司經校書]](負責典籍整理,正九品下),728年[[左拾遺]](從八品上),731年[[左補闕]](從七品上)、仪王友等職。由於他德才兼備,詩文俱佳,得到[[唐玄宗]]賞識,後被任命為[[祕書監]],經常在玄宗身旁侍奉,兼[[衞尉]]卿。有說他獲唐玄宗賜名晁衡,但据《[[旧唐书]]》记载“朝臣仲满,慕中国之风,因留不去,改姓名为朝衡”,《[[新唐书]]》也记载“朝臣仲满慕华不肯去,易姓名曰朝衡”,并无赐姓名之事。 === 思鄉 === 753年10月,晁衡與[[藤原清河]]等人率領四艘帆船,從[[蘇州]][[黃泗浦]](今[[江蘇]][[鹿苑]])啟航,駛往[[日本]],他難掩心中思鄉之情,口中唱吟著思念故鄉的[[和歌]]《[[三笠山之歌]]》另一解釋為:晁衡在即將離開中國之際,抬頭看著月亮,心中充滿對中國的不捨,畢竟來到中國求學、做官,一晃眼四十年就過去了。這樣的情景令他想起想起多年前要離開日本到中國求學的那個晚上,在奈良的山上懷著對於離開家鄉不捨的心情看著天上明亮的滿月。兩個同樣的心境相隔了四十年。而月亮依舊: 天の原 ふりさけみれば 春日なる 三笠の山に いでし月かも 翹首望東天,神馳奈良邊,三笠山頂上,想又皎月圓。 這首和歌後來被收錄到了《[[小倉百人一首]]》中,為該和歌集的第七首和歌,在日本婦孺皆知。 值得一提的是,船隊中還有一位[[揚州]][[延光寺]]的著名高僧同行,他就是[[鑑真]]和尚。這位年過六旬的得道高僧自從11年前答應[[日本]]友人的邀請,決心遠赴[[東洋]]傳揚[[佛法]],曾多次率弟子渡海,但都被風浪所阻。這次已是鑒真第六次東渡了。 === 遭遇風暴 === 這次船隊在中途亦遇上了大風暴,他們被沖散了。[[鑑真]]和其餘兩艘船各自開到了[[日本]],而晁衡那艘船卻下落不明。直到754年3月,仍然杳無消息。[[詩人]][[李白]]以為他已遇難,悲痛地寫下了[[七言絕句]]《[[哭晁卿衡]]》這名作,以表達對友人晁衡悲切的思念之情。然而,實際上晁衡的船只是隨風漂流到了[[越南|安南]][[驩州]](唐屬地,今屬[[越南]]),雖然沒有沉沒,卻又被當地的盜賊襲擊,死了一百七十多人,但他與藤原清河終也奇蹟地生還。最後755年,他與十多位倖存者歷盡艱險,又回到了[[長安]]。是年[[安祿山]]之亂(歷史上與[[史思明]]之亂合稱[[安史之亂]])爆發,往來[[中國]]及日本的路已變得相當危險,晁衡便打消了回日本的念頭。 === 重回長安 === 晁衡又重回仕途,他又先後深得[[唐肅宗|肅宗]]及[[唐代宗|代宗]]信任,由[[左散騎常侍]](御前諫官,從三品)至[[安南都護]]、[[安南節度使]]([[河內郡_(中國)|河內]]當地最高官員,正三品)等職。761年至767年這六年期間,晁衡都在[[河內郡_(中國)|河內]]的[[越南|安南]]都護府出任,最後官至[[潞州大都督]](從二品)、至[[光祿大夫]]、兼[[御史中丞]]、北海郡開國公,食邑三千戶。而藤原亦留唐出任[[祕書監]]等職,沒有回去[[日本]]。 据《[[古今和歌集]]》,[[宝龟]]元年(唐大曆五年,770年)正月,晁衡最終長眠於[[長安]],埋骨唐土。[[天皇]]追封正二品官位。這段史話被中日史籍引為美談。 == 友人 == *唐朝著名诗人[[李白]] *唐朝著名诗人[[王维]] *唐朝著名诗人[[储光羲]]:储光羲对他十分赞赏,曾写诗《洛中贻朝校书衡,朝即日本人也》相赠,储光羲的诗名在当时也因晁衡而远播日本,并被供奉于京都的诗仙堂中。 ==影片== <div style="float:left; margin:10px 10px 10px 10px">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RAhTnj8hM4 |alignment=center |dimensions=48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阿部仲麻呂とは「遣唐使で唐に、太学に学び科挙に合格、玄宗皇帝に使える }} </div> {{-}}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731 日本]] [[Category:唐朝军政人物]]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BD/isYea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Bd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Date.isMD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阿倍仲麻吕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