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7.190.21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陈绍诚 的原始碼
←
陈绍诚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陈绍诚 |外文名= Victor | 图片 = [[File:1557434178228 1.jpg|缩略图|居中|[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19-05/10/content_1923896.htm 图片来自人民网][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res/1/20190510/1557434178228_1.jpg 原图链接]]] | 出生地点 =美国洛杉矶 |出生日期=1979年2月19日 | 国籍 = 美国 |教育程度 =美国普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 | 职业 = 湾财团法人立夫医药研究文教基金会董事兼副执行长 }} <p style="text-indent:2em;"> '''陈绍诚'''<ref>[http://www.gerenjianli.com/Mingren/16/no30g7l6cd.html 陈绍诚]名人简历</ref>(1979年2月19日-),Victor,华人,父亲为陈泽宠,母亲为林颖曾,民国四大家族[[国民党]]大老陈立夫之孙,外祖父为近代[[国学]]大师[[林尹]],有一弟陈绍仁。毕业于[[美国]]普度大学,现为父亲留下事业的董事长以及“财团法人立夫医药研究文教基金会”董事兼副执行长。另与台湾知名[[歌手]][[范逸臣]]同是位于[[台北]]市东区的“低调 DETAIL Lounge Bar”股东。<br> ==个人经历== <p style="text-indent:2em;"> 陈绍诚于台北市的私立再兴小学以及台北美国学校完成基础教育,大学于美国普度大学,后在[[上海交通大学]]。2005年父亲陈泽宠因感冒不适到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检查,被建议切除肝肿瘤,手术中大量出血,术后病情恶化,[[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却无积极处理,转至武警总医院紧急换肝后仍告不治骤逝于北京,陈绍诚因而回台接手父亲留下的事业,现为父亲留下事业的董事长以及“财团法人立夫医药研究文教基金会”董事兼副执行长。<ref>[https://star.xiziwang.net/mingxingzixun/17485/ 陈绍诚家庭背景 陈绍诚真的是富二代吗]大明星网</ref><br> [[File:43 150629173514 5.jpg|缩略图|右|[https://star.xiziwang.net/mingxingzixun/17485/index_3.html 图片来自大明星网][http://star.xiziwang.net/uploads/allimg/150629/43_150629173514_5.jpg 原图 链接]]] <p style="text-indent:2em;">学生时期,曾拍过统一企业“茶里王”以及[[肯德基]][[蛋塔]]的广告。近来因出席许多时尚派对,电视节目,以及受新闻媒体杂志等报道注目,与[[蓝钧天]],[[高以翔]],[[丁春诚]]四人被台湾媒体封为“社交[[F4]]”。四人为台湾品牌嘉裕西服2008秋冬季产品拍摄目录并走秀。四人并于2009年4月推出四人的第一本书《遇见 * 时尚F4》。现为台湾中华电信MOD 28台Show TV频道“Natural High”电视节目[[制作人]]及[[主持人]]。陈绍诚也以爱下厨及料理好手艺常被平面及电子媒体采访其料理方式及心得。在丁春诚自创品Doris Bella开幕日,时尚F4为其站台并将特别设计的4人头像爱心T恤义卖,义卖所得全数捐出给台湾八八风灾的灾民。<br> ==慈善活动== <p style="text-indent:2em;"> 面对2008年[[四川]]震灾,陈绍诚与[[刘墉]]之子刘轩,偕同喜瑞饭店副总戴毓蓉,宣告将以实际行动协助爱心捐款。3人除了合资20万元捐助红十字会,陈绍诚与好友刘轩并亲自下厨,招待有参加捐款行列的爱心民众一顿晚餐。陈绍诚与刘轩一同参加台湾法鼓山文教基金会在台北市举办“重建希望──从四川震灾谈起座谈会”后,经记者问到有关捐款下厨一事,陈绍诚说:“四川发生大地震,我与刘轩觉得年轻人不该置身事外,除捐钱外,应该要身体力行参与这类的活动。”<br> [[File:43 150629173514 2.jpg|缩略图|左|[https://star.xiziwang.net/mingxingzixun/17485/ 图片来自大明星网][http://star.xiziwang.net/uploads/allimg/150629/43_150629173514_2.jpg 原图链接]]] ==国学的时尚讲者== [[File:U=35829530,3541392317&fm=26&gp=0.jpg|缩略图|左|[http://xcb.wxgyxy.edu.cn/html/xwpd/zhxw/2017/03/21/e5d2dc7b-0e21-4758-8061-9cd58687408b.html 图片来自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网][https://ss1.bdstatic.com/70cFvXSh_Q1YnxGkpoWK1HF6hhy/it/u=35829530,3541392317&fm=26&gp=0.jpg 原图链接]]] <p style="text-indent:2em;">近几年,作为立夫医药研究文教[[基金]]会副执行长,陈绍诚全心投入在中华文化推广中,期盼两岸更多年轻人了解国学。 ===家学渊源是使命=== <p style="text-indent:2em;"> 陈绍诚的祖父是中国国民党元老[[陈立夫]]。晚年,陈立夫先生在台湾致力于中华文化复兴,大力推动[[中医]]药研究。上世纪80年代末,他提出“以中华文化统一中国”论,盼望民族复兴。<br> <p style="text-indent:2em;"> 陈绍诚还有身为国学大师的外祖父林尹。“外祖父在我很小时就去世了,所以对他印象不是很深。”不过,上初中后他很快感受到外祖父的压力。当时,父母把他送到在台北的国际学校读书,同时专门聘请了一位台湾师范大学国学[[博士]]每晚来教他中文课。 ===用现代方式给青年讲国学=== [[File:43 150629173514 4.jpg|缩略图|右|[https://star.xiziwang.net/mingxingzixun/17485/index_2.html 图片来自大明星网][http://star.xiziwang.net/uploads/allimg/150629/43_150629173514_4.jpg 原图链接]]] <p style="text-indent:2em;"> 陈绍诚说,他30岁时发生了一些事情,一度心情低落。想到爷爷50岁时放下一切到美国,白手起家办养鸡场的经历,通过读爷爷的自传,发现他把儒学和中华文化精神融入自己的生活,因而安贫乐道。<br> <p style="text-indent:2em;">“从那时开始我就想,很多年轻人是因为有很多物质[[欲望]],造成压力和不开心。如果你把重点放在精神的提升,知识、内容和内涵的丰富,自然而然就会更多地想怎么帮助其他人、帮助全社会,从中获得满足感。”陈绍诚说。<br> <p style="text-indent:2em;"> 有了这个顿悟,陈绍诚读了很多国学相关的书籍,也身体力行地去做一些事情。他给[[杂志]]撰写国学专栏,2015年开始,又到高校演讲、授课。作为年轻人,陈绍诚认为,用传统方法讲国学,年轻人可能听不进去。“他们更注重[[科学]]层面,坦白说,语文程度也比老一辈差。”他尝试口语化,用现代人习惯的表达方式如管理学、图表甚至方程式,解说老祖宗的思想。 ===对传统文化有更深体认=== <p style="text-indent:2em;"> 陈绍诚坦承,现在的年轻人比较[[浮躁]]。他们学习,通常先想到的是这些对将来就业有什么帮助,没想到可以在个人品德、精神、思想上有什么样的改善,也就不懂得如何提升自己。陈绍诚希望学生们可以把所学内化到生活。他更愿意用系统的方式,告诉他们这些道理是怎么一步步得出的,哪些想法和逻辑与科学有关。 “了解我们的文化,才能对我们文化更有自信。”<ref>[http://culture.workercn.cn/32877/201905/10/190510101719406.shtml 陈绍诚:国学的时尚讲者(人物志)]中工网</ref> ==相关作品== ===广告=== {| class="wikitable" |- ! 年度 !! 品牌 !! 产品!! 内容 |- | 2003年 || 统一 || 茶里王||[[心脏]]很强篇 |- | 2003年|| 肯德基 ||卡布奇诺,蛋塔||爱的抉择篇 |- |} ===主持=== {| class="wikitable" |- ! 年度 !! 频道 !! 电视台!! 节目 |- | 2009年 || -MOD,28台||ShowTV||Natural,High |- |} ===书籍=== {| class="wikitable" |- ! 年度 !! 性质 !! 书名!! 备注 |- | 2009年4月 || 散文||《遇见,*,时尚F4》||作者,蓝钧天,丁春诚,陈绍诚,高以翔 |- |} ===节目=== {| class="wikitable" |- ! 年度 !! 日期 !! 节目名称 |- |2008年|| 2.03|| 沈春华,Life,Show |- |2008年||2.19|| 三只小猪 |- |2008年|| 5.29|| 三只小猪 |- |2008年|| 6.1 ||[[康熙来了]] |- |2008年 ||7.09|| [[大学生了没]] |- |2008年|| 8.04|| 马上大搜寻 |- |2009年|| 4.1|| [[时尚]]讲义 |- |2009年 ||4.2|| [[女人我最大]] |- |2009年 ||4.23 ||东风Fun音乐 |- |2009年 ||4.24 ||国光,帮帮忙 |- |2009年|| 5.02 ||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 |2009年|| 5.03|| 周日大精采 |- |2009年|| 5.08 ||挑战101 |- |2009年|| 5.16|| 就是爱玩美 |- |2009年|| 6.13 ||明周时尚 |- |2009年 ||9.24 ||发现,新台币 |- |2010年|| 8.17|| 国民大会 |- |} ===电台=== {| class="wikitable" |- ! 年度 !! 日期 !! 电台!! 节目名称 |- | 2009年 || 4.19||亚洲电台FM,92,7 ||流行,急诊室 |- | 2009年|| 5.04||中广|| [[人来疯]] |- |} ==家庭成员== ===其父=== <p style="text-indent:2em;"> 在陈林颖曾看来,公公陈立夫晚年的生活简单而有规律:早晨5点起床,然后是写毛笔字、看书;他很保守,如果有10元钱,往往只做七八元钱的事情;他担任了台湾中国医药学院30年的[[董事长]],为这所学校募款,一直做到过世……“公公组织了一个‘老人会’,原本80岁的老人才能入会,后来老人都走得差不多了,公公就将‘入会标准’降低到60岁。只要有走的老人,公公都亲自到[[殡仪馆]]去送行。” 夫人孙禄卿的离去显然对陈立夫的影响最大。“婆婆毕业于上海美专,喜欢理家,是标准贤妻良母。他们夫妻的感情很好,公公常讲,‘爱其所好,敬其所异’。”陈林颖曾说。 陈林颖曾透露,公公陈立夫并未留下多少遗产。“公公更像一位读书人,很受晚辈尊重,他教导子女们要[[自食其力]],陈家的生活方式跟台湾的普通民众并无两样。公公在台湾天母曾有座房子,是早年[[蒋经国]]先生陪他去看的。但买地和造房子的钱由他的4个子女通过每月分期付款支付,婆婆过世后,在1992年,公公将房子卖掉,并把卖房的钱归还给孩子们。”<br> <p style="text-indent:2em;"> “我们一家都没有再从政。陈立夫先生没有明说不让后代从政,但他主张让孩子的兴趣自由发展。我先生回台湾时,蒋经国先生曾找过他,问他是否有兴趣为民航局服务,担任高阶职务,我先生表示自己对环境不熟悉——实际上,陈家并非认为为官就是荣耀。”陈林颖曾认为嫁入陈家的她并未看见所谓的豪门的[[奢侈]]与[[浮华]],先生陈泽宠从来不事张扬,“总是等他做到某个程度时,人家才发现他原来是陈家的儿子。” 陈家第三代孙辈目前共12人,分别在[[金融]]机构、医疗工程机构和高校任职,“他们都很杰出,都是哈佛、MIT、普林斯顿、斯坦福等名校毕业。”陈林颖曾说。陈林颖曾的长子陈绍诚(Victor)今年27岁,次子陈绍仁(Stanford)今年25岁,兄弟俩在台湾念完高中后到父亲的母校[[普林斯顿大学]]学习工商管理。 去年7月,陈泽宠带妻儿到[[北京]]旅游,其间身感疼痛,8月初陈泽宠住院体检并接受[[肿瘤]]切除手术,术后病情恶化,最后不治身亡。先生陈泽宠的突然辞世,让54岁的陈林颖曾难掩忧伤,面对记者时甚至几次泪水盈眶。“我先生在我们家是全能的百科书,他本来想两年之后退休,现在却突然离去,事情发生得太突然,恍然一梦。Victor(陈绍诚)还未毕业,只好先休学一年,帮助打理父亲的企业。”失去主心骨的家庭弥漫着酸楚气息,小儿子Stanford(陈绍仁)几次跟母亲说,妈妈,我打电话给爸爸,他没有回我电话……后来Stanford(陈绍仁)突然醒悟,原来爸爸已经过世了。<br> <p style="text-indent:2em;"> 他们一家四口的最后一次团圆饭选择在北京饭店,此后来北京,陈林颖曾常愿意去北京饭店,还坐以前的那个位子。“它是绝望的伤心地,也让我有回忆,我在哪里摔倒,就要在哪里爬起来。” 有很多的事情让她必须坚强以对,仿佛迟来的责任。比如,第二次国共和谈时,[[周恩来]]曾经写了一封信给陈立夫,原件还在陈家。鉴于此,陈林颖曾期望像[[宋子文]]的外孙MichaelFeng一样,找寻一个权威的机构来保存陈立夫资料。 ===其母=== <p style="text-indent:2em;"> 1993年,陈林颖曾向“国有财产局”承购陈立夫宿舍后,遭到台湾银行以无权占有及必须拆屋还地起诉,经过14年缠讼后,法院判决她败诉,虽然陈林颖曾一再恳求期望将陈立夫台北宿舍改成文物纪念馆,但陈立夫在台北市的故居还是被强行拆除,无奈的陈林颖曾只有在拆迁现场为故居拍照留影。即便如此,她仍希望通过司法途径继续她的抗争,她认为台湾银行送交法院的证据,至少有超过两份以上与“国有财产”和家属原始资料不同版本,“我们维护自己权益的行为跟一般公民相同,没想到政府出现伪造文书的嫌疑。在李登辉时代,他们都是用这种手法拿回了政府配给国民党后代的房子,民进党时期,这样的事情仍在延续,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都有迹可循。”曾有人劝陈林颖曾放弃,但她显然并不准备这样做。服输——这个字眼有违她的本性。<br> <p style="text-indent:2em;"> 陈林颖曾还在为购买《中央日报》事宜到处奔走,陈立夫曾担任 《中央日报》第一任董事长,一手创立了《中央日报》,但在今年6月1日,已有69年历史的《中央日报》因入不敷出而停刊。 “我跟[[马英九]]先生讲过想购买《中央日报》,马英九也表示乐见其成。拿到财务报表我们才能相机购买,但我却看不见《中央日报》在操作上的透明化,国民党的财务报表迟迟出不来,我们买家也无法了解《中央日报》内部的运营状况。”虽然碰到了一些实际困难,陈林颖曾仍告诉记者,基于陈家对《中央日报》相当深厚的渊源和感情,她决心让《中央日报》继续存在和运转。 陈林颖曾第一次见到[[宋美龄]]是在她的100岁生日宴会上,站在公公陈立夫身侧。看到两位老人相对,她顿时感觉历史扑面而来,那种感觉如此汹涌,无以形容。“现在我们跟孔、蒋、宋家还会偶尔联系,在不同的地方我们会碰到,那时我们会想——我们原来是有渊源的,我们都是历史的见证人。”她这样描述自己的感受。 ==家庭情感== ===回忆=== <p style="text-indent:2em;"> 陈林颖曾说:“现在我们跟孔、蒋、宋家还会偶尔联系,在不同的地方我们会碰到,那时我们会想——我们原来是有渊源的,我们都是历史的见证人。”,“蒋、宋、孔、陈,他们也是凡人,都有过错,如今功过均交由历史评说。他们的沉默里蕴涵着无奈,他们的沉寂亦是对历史的交代。”陈立夫的三儿媳妇陈林颖曾平静讲述昔日家族历史。<br> <p style="text-indent:2em;"> 国民党元老陈立夫,[[浙江]]省吴兴县人,历任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组织部长、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等职,2001年2月8日在台中逝世,享年101岁。而早在1951年,陈立夫的兄长陈果夫就因[[肺癌]]过世,终年60岁。<br> <p style="text-indent:2em;"> 陈林颖曾生在台北,祖籍浙江,是台湾著名国学大师林尹的女儿,也曾是陈立夫的“干女儿”。初中以后陈林颖曾赴西班牙留学11年,直至取得[[马德里大学]]文哲学硕士学位,让她拥有了外向性格和[[直爽]]脾气。陈林颖曾现任财团法人立夫医药研究文教基金会董事长兼执行长,这个基金会致力于两岸的医药交流和文化教育交流,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都已展开交流合作,陈立夫、陈泽宠生前都曾担任基金会董事长。 ==家庭结构== <p style="text-indent:2em;"> 陈立夫有三子一女,长子陈泽安由台湾大学农学系毕业,由于陈果夫没有子嗣,陈泽安被过继给陈果夫,陈泽安后赴美国求学,成为普林斯顿大学的知名植物病理学家,今年80岁;次子陈泽宁由[[台湾大学]]电机系毕业后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后在一家公司担任研发工作,如今已79岁;女儿陈泽容16岁时就赴美学习音乐,如今也已72岁。陈林颖曾的先生陈泽宠是陈立夫最小的儿子,是普林斯顿大学航空工程系和工业设计系的双科硕士,毕业后在洛杉矶工作。<br> <p style="text-indent:2em;"> 1950年,9岁的陈泽宠跟随父亲陈立夫赴美。当时的陈立夫已退出政坛,在美国新泽西经营一家养鸡场。“公公的鸡场开了好几年,被烧掉过两次,还遭遇[[鸡瘟]]。当时李敖质疑,陈立夫先生怎么可能打着领带去喂鸡?我先生跟[[李敖]]说,你实在不了解我的父亲,他相当注重礼仪,又常有人去农场拜访他,他总不能衣衫不整接待客人,所以他才经常打着领带做农活。的确,当时[[孔祥熙]]、宋子文等很多人都曾去看望他。姐姐泽容订婚时,爸爸妈妈亲手用鸡蛋做了3个月蛋糕,招待了150多位客人,还有很多人喜欢我婆婆做的辣椒酱,真材实料、价廉物美。”陈林颖曾用“解甲归田”来形容公公陈立夫当时的状态。 ==相关事业== <p style="text-indent:2em;"> 在陈林颖曾的印象中,陈立夫在美国的鸡场经营得并不好,先生陈泽宠念的是美国公立学校,直到在普林斯顿大学求学时都是半工半读,并依靠哥嫂援助才完成学业;而她与陈泽宠的相识冥冥之中仿佛已有定数。“我们之前并不相识,可能是公公婆婆的有意安排,1976年年初我刚好从[[西班牙]]回台北,才见到陈泽宠,大家讲西班牙的舞蹈和音乐,我们聊了很多,他兴趣很广,对美国很了解,但完全是传统中国人的思维。那时我23岁,我觉得大我12岁的他成熟稳重、书卷气十足,让我很有安全感。”1977年,陈泽宠与陈林颖曾结婚;1982年,他们回到台湾定居,陈泽宠开始创业,开办自己的电器工程代理公司。<br> <p style="text-indent:2em;"> 在陈林颖曾看来,公公陈立夫是儒家的推崇者,1969年,陈立夫回台。“蒋介石先生发电报请公公回台湾做中华文化复兴委员会副会长,蒋介石先生任会长。陈立夫先生有本书叫《从根做起》,他认为虽然经济发展了,但中国文化的根仍需守护。就像他常讲的,政治是短暂的,文化的根是永远的。”<br> <p style="text-indent:2em;"> 1988年1月31日,蒋经国病逝,陈立夫找到蒋纬国、[[赵耀东]]等30多名国民党元老联署,提出一个“以中国文化统一中国”的方案,在岛内引发强烈震撼。在陈林颖曾的印象中,上世纪90年代初公公陈立夫对两岸交流的态度很积极,陈立夫认为政治可以用柔性方式处理,用文化的根来加强接触,但[[李登辉]]却予以敷衍和阻挠。陈林颖曾说,陈立夫先生最早就发现李登辉是最不爱中国的,公公曾在便条上写过“最不愿意见到中国统一的就是‘李总统’”,“这个便条大约是1992年写给‘总统府’资政陶百川先生的,还在我家里,陶百川当时对两岸交流还有希望,期望能组织两岸交流小组。”<br> <p style="text-indent:2em;"> 陈家豪门只在传说中 陈家第三代孙辈目前共12人,分别在金融机构、医疗工程机构和高校任职,“他们都很杰出,都是哈佛、MIT、普度、斯坦福等名校毕业。”陈林颖曾说。陈林颖曾的长子(Victor)今年27岁,次子陈绍仁(Stanford)今年25岁,兄弟俩在台湾念完高中后到父亲的母校普度大学学习[[工商管理]]。陈泽宠为立夫医药研究文教基金会董事长,毕业于美国普渡大学,先后获得航空工程专业的学士学位、工业艺术和工商管理硕士学位。陈泽宠和林颖曾夫妇共生育有陈绍诚和陈绍仁两子。 ==视频== '''<康熙来了>时尚F4【高以翔,丁春诚,蓝钧天,陈绍诚】'''<br> {{#iDisplay://player.bilibili.com/player.html?aid=78651265&cid=134573740&page=1|800|600|tt}} ==参考文献== [[category:台湾企业管理人物]]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r 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cor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Image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Navba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TableTool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陈绍诚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