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8.101.9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陈莲舫 的原始碼
←
陈莲舫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陈莲舫医案秘钞 | 图像 = [[File:22640361-1 u 1.jpg|缩略图|center|[http://img31.ddimg.cn/51/24/22640361-1_u_1.jpg 原图链接][http://product.dangdang.com/22640361.html 来自当当图书网]]] | 图像说明 = 陈莲舫 |center | 出生日期 = 1840年 | 出生地点 = 中国上海 | 逝世日期 = 1914年 | 国籍 = 中国 | 名 = 秉钧 | 职业 = 医生 | 知名作品 = 《陈莲舫先生医案秘钞》<br> 《十二经分寸歌》 <br> 《御医请脉详志》 <br> 《莲舫秘旨》 }} <p style="text-indent:2em;"><big>'''陈莲舫'''</big> (1840年 - 1914年) 名'''秉钧''',清末[[上海]]名医,我国近代著名的中医学家。生于1840年,由于秘制丹药,他必须亲手修合,以致积年药毒感染,于1914年不幸去世,享年74岁。</p><p style="text-indent:2em;">陈家世代业医,至莲舫已第十九代,所以他治印谓“十九世医陈”。陈莲舫少年习儒,业至廪生、补生员,据黄寿称“莲舫亦诸生,曾入龙门书院读书。”后“纳赀为官”,入京任刑部主事。因仕途坎坷,遂归故里,潜心医学。由于他有一个医学世家的便利条件,自幼在习儒的同时,随他的祖父陈焘学习医学。“随诊左右.尽得家传”,加之他学习刻苦,博采并蓄,所以医道大有长进。当他中年时期,其医疗水平日见精湛,精通内、外、妇、儿各科。光绪中叶悬壶于清浦珠溪镇(今[[上海市]][[朱家角镇]]),因医术高超,四方求治者甚众。在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德宗患虚劳病,屡药不效,经由盛杏荪推荐,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保举,陈莲舫入京应诊视疾。由于陈氏处方用药平实允当,采用养阴通滞之法,因而比较符合皇帝的心意,甚得[[光绪]]的赏识和敬重,所以在10年之内5次进京。并被敕封为三品刑部荣禄大夫,民间有“国手”之誉!</p><p style="text-indent:2em;">自光绪三十年(1908年)后,陈莲舫行医于上海。历任上海[[广仁堂]]医务总裁及各善堂施诊所董事,从其学者甚众。在他晚年时期西洋医学传入盛极时,在短短的几十年间,西医诊所、医院、医学学堂遍及全国,中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所以在光绪壬寅年(1902年),陈氏和[[余伯陶]]等人刨办了“上海医会”这一中医界早的学术团体并且编写了中医教材,开办中医学校,致力于中医教育事业,对中医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p> ==临床经验== <p style="text-indent:2em;">陈莲舫擅长治疗内、外、妇、儿各科及各种疑难杂症。治病以辨证明理,审病详细,用药轻灵著称。治疗时,考虑周到全面,细致入微,往往“煎方”、“膏方”同用,“轻方”、“重方”搭配,“汤剂”、“丸剂”同服。此外,还有大方、小方、轻方、重方、祛病方、调理方、先服方、后服方、备急方、发病方等种种不同。他使用大方,能一剂兼治数症。陈氏用药不拘一格,常常能出奇制胜,用药轻灵是他一贯的原则。擅用人参,对风湿、痰浊、冬温、嗳症、 呃逆、眩晕、不寐、腹痛、癣疾、足肿、疝气、痰饮、痰湿、咳嗽、心悸、肝厥、多怒、腰痛、调经、积聚等多种疾病,都选用人参治疗。所用人参,包括吉林参、西洋参,也使用党参。其祖父治病“专于内而精于外”,以疡科著称。陈莲舫秉承家学,对外证、急症治疗尤具特色。如他对瘟疫外证的治疗甚为详细,仅于咽喉部位的外证就列有4种治法。此外,对于妇科强调养血和血。特别在治疗产后病时,更重视血的调养。如他认为,新产恶露,属养胎余血、杂浊浆水。胎儿娩出,如气血旺者,恶露可随之而下。如气血弱者,则阻碍小腹为病,上攻则血晕闷绝,蓄淤则头痛、心腹痛,在治疗方面强调理气活血。</p> ==生平著作== <p style="text-indent:2em;">著有《陈莲舫先生医案秘钞》、《十二经分寸歌》、《御医请脉详志》、《莲舫秘旨》、《医案拾遗》、《女科秘诀大全》、《加批时病论》、《加批校正金匮心典》等。</p> ==后世影响== <p style="text-indent:2em;">陈莲舫晚年致力于中医教育事业,堪称后世中医教育的典范。其门人弟子众多,北至黑龙江,南到两广,影响遍及全国。其弟子陈蓉舫悬壶上海三家园(今凤阳路),其子陈山农(字承睿)、箓箓(字承奇),孙陈范我,皆承家业,亦有医名。</p> ==参考文献== [https://baike.so.com/doc/4095589-4294538.html 陈莲舫医案秘钞] [[Category:醫學家]][[Category:中醫]]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r 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cor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Image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Navba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TableTool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陈莲舫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