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4.6.14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陳悅記祖宅 的原始碼
←
陳悅記祖宅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10px"> {| class="wikitable" ! <p style="background: #0088A8; color: #FFFFFF;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陳悅記祖宅 </p><img src="https://00.ifreesite.com/world-i/taiwan_flag.png" width="25" ><small> [[中華民國]]([[臺灣]])文化資產</small> |- |<center><img src="https://pic.pimg.tw/l1689/1501597660-501168775_n.jpg" width="280" > </center> <small>[https://l1689.pixnet.net/blog/post/117489306-%E5%A4%A7%E9%BE%8D%E5%B3%92%E9%99%B3%E6%82%85%E8%A8%98%E5%AE%B6%E6%97%8F 圖片來自痞客邦]</small> |- ! <p style="background: #0088A8; color: #FFFFFF; margin:auto; padding:3px 0;”>基本資料</p> |- |<small> '''等級''' 國定古蹟<br> '''級別''' 宅第<br> '''公告日期''' 2018年8月22日<br> '''地理位置''' 臺灣臺北市大同區延平北路四段231號<br> </small> |} </div> '''陳悅記祖宅''',又稱'''老師府''',建造人為[[陳遜言]]。位於[[台灣]][[台北市]][[大龍峒]]附近,現為當地的陳氏家族[[祠廟]],始建於19世紀初,本為兩座閩式[[四合院]]結合成的民宅。需要而「陳悅記」並非人名,而是陳家[[家譜]]的[[公業統號]]。<ref>[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0826000710-260405?chdtv 陳悅記祖宅成古蹟!鄭麗君讚「國寶住在國寶」],中時電子報,2018/08/26</ref> ==興建背景== *1807年,居大龍峒四十四坎的陳遜言建於大龍峒附近[[淡水河]]河岸邊的[[四合院]]落成。 *陳遜言本籍[[中國]][[福建]][[泉州]][[同安]],因此四合院採[[福建]]盛行的閩南建築。該[[閩南語]]俗稱「伸手」的[[護龍]]式四合院,採閩式建築方式。該擁有飛簷屋頂的四合院大門門面寬約5m,連兩側廂房則正面達10m,縱深則20m。 *此宅與一般四合院大宅相同,大門門面進入為[[公媽廳]],其餘廂房為分配數個家族所共居。1832年,因為陳氏家族人丁衍生,該宅再於右側擴建相同樣式大小的一座四合院。其新興建部分除了門面進入的[[公館廳]]之外,仍於旁建造供族人居住的廂房。 *至此,兩拼四合院組成的該祖宅,成為陳遜言一族的民宅。又因其陳遜言家譜所記載的[[公業統號]]為「陳悅記」,因此一般人都稱此宅為「[[陳悅記祖宅]]」。 ==老師府源由== [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monument/20180909000001 陳悅記祖宅(老師府)]2018-09-09,[[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ref>。 *陳悅記祖宅落成不久的1811年,陳遜言四子[[陳維英]]誕生。陳維英字實之,號迂谷。 *少年曾受業於同家族[[舉人]][[陳維藻]],為台南府學[[生員]]。 *1841年任[[教篆]](教師),於1851年,陳維英被[[台灣道]][[徐宗幹]]舉孝廉方正,1859年[[鄉試]]中[[恩科]][[舉人]],並被授[[內閣中書]]。 *他日後任教於[[明志書院|明志]],[[仰山書院|仰山]],[[學海書院|學海]]等書院,因此被尊稱為「老師」。也因其故,陳悅記祖宅亦被稱為[[老師府]]。 ==舉人旗竿== *陳悅記祖宅因為年代久遠且宅外前埕有其[[舉人]]旗竿,2018年8月22日被[[中華民國文化部]]指定為[[國定古蹟]] *陳悅記祖宅所居陳氏家族,於台灣清治時期共出了三位[[舉人]],除了上述[[陳維英]]與陳維藻之外,尚有[[陳肇興]]。 *根據[[大清律例]],獲鄉試中舉的人,可獲得科舉獎賞,高達數人高的「[[石礎]]」及「[[木旗竿]]」一對,並可將插著木旗竿的石礎旗竿公開陳列於家宅前埕以彰顯功名。因此,陳悅記祖宅本有三對此[[舉人旗竿]]。 *因動亂整修等因素,迄今三對旗竿只留存[[石旗竿]]與其[[石礎]]一對,而該舉人石旗竿也是全台灣現存僅有的一對。 ==建築與特色== *陳悅記祖宅計由[[公媽廳]]與[[公館廳]]兩四合院並排組成。採坐東朝西,兩廳皆面向[[淡水河]]。公媽廳為雙護龍(ㄩ字型)建築,門面連同側廂房達10m,三進連同後來增設的四進縱深為20m。公館廳為單護龍(L字型)建築,除了內部構造與廳數配置與公媽廳不同之外,其規模與面積都與公媽廳相似。 *1853年,[[艋舺]][[下郊]]的[[同安]]人與[[頂郊]]的[[泉州三邑|三邑]]人,發生[[分類械鬥]],史稱[[頂下郊拚]]。老師府亦被破壞。動亂平息後,陳氏家族依其原貌展開重建。之後,雖無大型增建整修,不過仍多增建多處廂房,其中一部份為與主建物結構不盡相同的非閩南式建築。1971年,該宅進行屋脊等建物外觀整修,加上前埕部分面積縮減,該次整建破壞原貌甚多。 *因年代久遠與維護不力,迄今該略顯頹廢的祖宅於經過數次整修增建後,已喪失原有風貌。雖說如此,老師府於外觀仍顯現舊式閩式四合院曲尺狀的護龍之格局。加上祠廟前埕所豎立的舉人旗竿極具代表性,因此[[中華民國政府]]特定於1985年指地該宅為台灣的[[國定第三級古蹟]]。 *2005年,該古蹟並特地予以再度翻修,希能維持最佳狀態,以供留存。惟2007年,文資法未完善,此國定古蹟由陳家自行籌組經費後,由政府指定廠商修復,但過程未完整提供修繕計畫及設計圖即粗糙動工,導致屋頂毀損,並造成部份家族古物損壞、失竊,連同原古厝使用之上等肖楠木棟樑皆在修復過程中遭替換,陳家後代心痛不已,認為[[祭祀公業]]對於祖宅修繕草率不用心,只是以古厝容積率轉移炒房獲利,因而控告[[台北市政府]]核准轉移[[容積率]]不當,展開訴訟,該建築維修停頓至今。 *2017年法院宣判台北市政府敗訴,台北市政府須將容積率返還。又市府敗訴後,需待市府返還容積率,陳家祭祀公業歸還原銷售之容積率所得,重新尋得容積率買主,修復之路還得等待北市府優先處理返還後方可執行<ref>{{cite web | url=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60750 | title=容積轉移就擺爛 古蹟淪為廢墟 | publisher=自由時報 | author1= | date=2015-03-07 | accessdate=}}</ref><ref>{{cite web | url=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303000489-260107 | title=老師府歹戲 市長看不下去 | publisher=中國時報 | author1= | date=2017-03-03 | accessdate=}}</ref>。 ==視頻== <div style="float:left; margin:10px 10px 10px 10px">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qQjfHlaZcU |alignment=center |dimensions=48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2018九合一-陳悅記祖宅修復卡關 姚文智轟北市府「溺職」-民視新聞 }} </div> {{-}}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733 臺灣]] [[Category:684 名勝古蹟]]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陳悅記祖宅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