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7.183.17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陶艺 的原始碼
←
陶艺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陶艺.jpg|350px|缩略图|右|<big>陶艺</big>[http://img1.gtimg.com/xian/pics/hv1/96/173/2211/143814486.jpg 原图链接][https://xian.qq.com/a/20170522/033287.htm 来自 腾讯网 的图片]]] '''陶艺'''('''英語: pottery''' ),即[[陶瓷艺术]],属于人类的传统工艺,涉及制造、上色及修补工艺技巧,可追溯至[[石器时代]]。最早的[[陶器]]仅用于民生器皿,但随着技术和制造工具发达,制陶逐渐变成了一种艺术。现代陶艺有原始、古典、民间、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几种艺术风格,与[[绘画]]、[[雕塑]]等并列为造型艺术。 ==历史== 原始陶器通常用手工捏制、泥条盘筑法成型,多为细泥红陶,用篝火烧制,烧成温度低,烧结程度差。[[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常用泥条盘筑法成型,有黑色的几何图案作装饰,晚期出现了以人物为主体的图案。[[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彩陶使用了慢轮成型的工艺。陶轮的发明,为制陶技术带来了革命。[[龙山文化]]出土了黑陶、灰陶、红陶、白陶等多种陶器,其中[[黑陶]]使用快轮成型技术以及刻花、镂空等装饰手法。 商周时期,手工制陶脱离农业成为独立发展,产品多为[[灰陶]],还有[[青铜器]]造型的白陶。西周陶器常用几何纹、弦纹、兽面纹和回纹装饰,并且开始运用灰釉,制作原始[[青瓷]]。春秋时期的陶器多是印文硬陶,造型多样,表面采用磨光、暗花、划花、施漆衣和彩绘等技法,普遍使用[[云雷纹]]和[[兽面纹]]。 秦汉时期的陶器主要为硬陶,出现了陶砖、陶瓦和瓦当,制作工艺精美,故后人有“[[秦砖汉瓦]]”之说<ref>[https://www.y5000.com/whjc/42429.html 秦砖汉瓦的由来 秦砖汉瓦纹样有哪些特征?],中国历史网,2019-04-25</ref>。汉代大量使用绿、黄、褐等低温色釉,同时[[彩绘陶]]也较普遍。唐代出现了三彩陶器。 宋代的瓷器艺术空前发展,有官、哥、汝、定、钧五大名窑及磁州窑、耀州窑和景德镇窑,其陶器的制作技巧、器型美感、釉色效果、装饰手法(粘贴、刻花、笔绘、化妆土)等都堪称完美。辽金时期的陶瓷以[[鸡冠壶]]、[[马蹬壶]]为代表,体现了民族的生活特性。元代的代表瓷器是青花、釉里红、釉下彩瓷。明代的[[景德镇]]成为全国的瓷业中心,青花瓷成为主流。匠人们在颜色釉、釉下彩的基础上创造出“斗彩”、“五彩”、“新彩”等品种。清代的陶瓷工艺发展到了顶峰,色釉达到了十几种,如古彩、粉彩、[[珐琅彩]]等。近代以来,中国陶瓷技术开始退化,渐渐落后于发达国家。 ==制作工艺== 1、练泥 从矿区采取瓷石,先以人工用铁锤敲碎至鸡蛋大小的块状,再利用水碓舂打成粉状,然后再用水调和泥块,去掉渣质,用双手搓揉,或用脚踩踏,把泥团中的空气挤压出来,并使泥中的水分均匀<ref>[http://www.sohu.com/a/303261175_389578 陶瓷中练泥的知识介绍!],搜狐网,2019-3-23</ref>。 2、拉坯 将泥团摔掷在辘轳车的转盘中心,随手法的屈伸收放拉制出坯体的大致模样。拉坯是成型的第一道工序。拉坯成型首先要熟悉泥料的收缩率。 3、印坯 印模的外形是按坯体内形弧线旋削而成的,将晾至半干的坯覆在模种上,均匀按拍坯体外壁,然后脱模。 4、利坯 将坯覆放于辘轳车的利桶上,转动车盘,用刀旋削,使坯体厚度适当,表里光洁,这是一道技术要求很高的工序。 5、晒坯 将加工成型后的坯摆放在木架上晾晒。 6、刻花 用竹、骨或铁制的刀具在已干的坯体上刻画出花纹。 7、施釉 普通圆器采用醮釉或荡釉。琢器或大型圆器用吹[[釉]]。大部分陶瓷制品均需经施釉后才能进窑烧造。 8、烧窑 首先把陶瓷制品装入匣钵,[[匣]]是陶瓷制品焙烧的容器,以耐火材料制成,作用是防止瓷坯与窑火直接接触,避免污染,尤其对[[白瓷]]烧造最为有利。烧窑时间过程约一昼夜,温度在1300度左右。先砌窑门,点火烧窑,燃料是松柴,把椿工技术指导,测看火候,掌握窑温变化,决定停火时间。 9、彩绘 釉上彩如五彩、粉彩等,是在已烧成瓷的釉面上描绘纹样、填彩,再入红炉以低温烧烘,温度约700—800度。 烧窑前即在坯体素胎上绘画,如青花、釉里红等,则称为釉下彩,其特点是彩在高温釉下,永不退色。 瓷器的彩绘与一般绘画不同。因为画工在坯体素胎上施釉和作画时所见的颜料色,在经过高温烧制和烘烤后会发生很大变化。看到一件件颜色暗淡、貌不惊人的半成品,经过炉火的烧炼竟会呈现出如此绚丽夺目的色彩,这本身是奇妙的;而与此同时也便可以得知,为瓷器作画是需要怎样的特殊经验和想象力了。 ==视频== ===<center> 陶艺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 陶艺节宣传片 </center> <center>{{#iDisplay:x0556w16j4b|560|390|qq}}</center> <center> 陶艺纪录片 </center> <center>{{#iDisplay:h0318wtx304|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930 雕塑總論]] [[Category:938 陶瓷雕塑;雕漆]] [[Category:900 藝術總論]]
返回「
陶艺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