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22.217.17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陶豆 的原始碼
←
陶豆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Reflist}}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陶豆 </big> ''' |- | [[File:T01c086ebcd59995412.jpg|缩略图|居中|[https://p1.ssl.qhimg.com/t01c086ebcd59995412.jpg 原图链接][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2143786&sid=2268333 来自 360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陶豆为古代陶制食器,形似高足盘,或有盖,用于盛[[食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流行于[[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盛于商周,距今有6000多年。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陶豆 造型; 浅盘、浅钵形,高圈足 相关文献; 《天工开物·陶埏》 流行于; 新石器时代至汉代 ==简介== 陶制食器 流行于新石器时代至汉代,造型多为浅盘、浅钵形,高圈足。豆的器形从陶豆开始,到青铜豆,始终保持它的基本造型,而且始终是祭祀礼器组合中重要的一员。在"礼('礼'繁体)"字的组成中,"豆"也是主角,这充分说明豆器在先民心中的分量之重了。 流传历史 人类掌握了火,就有了烧陶的条件。考古[[证明]],最初的陶器是在篝火中产生的,生活在河流边缘的人类,用泥土混合着贝壳,捏塑一些生活用品,包括一些壶、罐,还有它们崇拜的神明走兽。 宋应星在《天工开物·陶埏》开篇讲道:"百里之内,必产合用土色,供人居室之用。" 陶瓷原料的选取,需"掘地验辨土色"。这说明在中国古代制陶业很广泛,制陶用的泥土也很充足。 工艺形状 陶豆的足呈喇叭形、镂空形等,这是马家浜文化的特色。马家浜文化距今6000年左右,为环太湖流域母系氏族时期的典型文化。当时的先民已普遍使用陶豆,制作标准一致。根据考证,陶豆主要用来盛放"菜"。在古代,陶钵才是个人使用的餐具,与现代饭碗器具相似。陶豆的形状浅而小,不同于盛"饭"的钵,它只能盛放少量"副食",很可能就是瓷盘的前身。主副食有所区别,这是稻作[[农耕]]社会派生出来的生活方式,也是东方饮食文化的传统特点之一。高而稳的陶豆,在使用中,既能突出豆器中"菜"的视觉效果,又与古人席地而坐的生活方式相一致,方便夹"菜",古人的聪明才智在此可见一斑。 卖萌雕刻 6000年前的"越狱兔" 南京博物院一件6000年前的"陶豆"火了。陶豆的足上,雕刻着一对圆眼,[[三瓣嘴]],活脱脱就是动漫里的"越狱兔"!网友"@动脉影"把这一发现,发在微博和网友们分享。就连南京博物院的专家也说,"这么一比,还真像"。 "陶豆,是新石器时期的,距今有6000年了,是古人用来放肉酱的。"南博专家说,这件文物是从邳州大墩子遗址出土的。陶豆的足上雕刻着"工"字形的花纹,两边各有俩小点,连在一起,像极了"越狱兔"。 "当时是母系氏族,说明手工已经挺发达了。"专家说,"兔脸"不是古人故意雕刻出来的,但在此时碰上网友们强大的想象力,就成了一种美好的时光交错的巧合。 ==文物研究== 时代:东汉。 尺寸:高6.7厘米,底径7厘米,口径11.5厘米。 重量:266克 特征:泥质红陶,呈酱色。[[敛口]]、深盘、短柄、[[喇叭]]状圈足。 来源:省博物馆拨交。 陶豆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灯具,在战国的墓葬中,就可以看到一种盘底中央呈*状突起可插灯芯的细把陶质豆,它就是当时的照明器具,也是我国古代灯具的主要形式之一。 春秋战国时,照明用的油灯灯具开始出现,豆灯就是当时照明工具,它是依照当时的食器--豆的形状制成。当时人们是用豆脂作为燃料,将豆脂盛放在陶制的小碗里,放上一根灯芯,[[点燃]]照明。 从追溯豆灯的历史,去理解"灯"字的产生,我们就不能不看到我们的祖先在创造光明的同时,为灯具命名的思维性与创造性。 <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88989270816407793 陶豆 | 传统饮食之文化特点], 品鉴行, 18-01-2411:11</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790 文物考古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陶豆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