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9.126.2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雄雌 的原始碼
←
雄雌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雄雌</big>''' |- |<center><img src=https://p3.ssl.qhimgs1.com/sdr/400__/t011a37a04c7991f1dd.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991963267706872227.html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big>雄雌<big>''' 比喻[[胜败]]、[[高下]]、[[强弱]]。《史记·孟尝君列传》:"此雄雌之国也,势不两立为雄,雄者得天下矣。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雄雌 <ref>[https://www.chazidian.com/r_ci_f4fd4e3d28147f54031e8f20d1b5d8d5/ 雄雌的意思|雄雌是什么意思]</ref> 出处 《墨子·辞过》 读音 xiónɡ cí 释义 [[雄性]]和[[雌性]] ==释义== 1.雄性和雌性。 《墨子·辞过》:"人情也,则曰男女。禽兽也,则曰牡牝雄雌也。"古乐府《木兰诗》:"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唐 李绅 《南梁行》:"乔木幽溪上下同,雄雌不惑飞栖处。" 2" 唐 王维 《夷门歌》:"七雄雄雌犹未分,攻城杀将何纷纷。" 宋 苏轼 《贾谊论》:" 灌婴 连兵数十万,以决 刘 吕 之雄雌。" 郭沫若 《黄山之歌》:"人力解放非昔比,要与天工决雄雌。" 3.借指日月。 汉 杨雄 《太玄·太玄告》:"圣人察乎朓朒侧匿之变,而律乎日月雄雌之序,经之於无已也。" 范望 注:"日雄月为雌,圣人观其变会之次序,经於天而无已也。" =="雄雌"为什么不写成"雌雄"== 北朝著名的叙事诗《木兰诗》中以"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一句作喻,赞叹木兰的机智勇敢。篇末以双兔比喻,奇妙之至,给读者留下了无穷余味,但仔细一想,作者为何要把"雄"写在前而把"雌"写在后?为何不写成"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不是也很通顺?其实这里的"雄雌"顺序问题并不是用简单的语序可以回答的,而应用复杂的社会语言学这门科学中的语言的性别歧视来回答了。 中国的语言文字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形成了许多有趣的语言现象,比如许多四字短语一般都是平声在前仄声在后,如高高兴兴、千头万绪、心惊胆战、兴高采烈、忠心耿耿等,这种现象不是巧合,这与古人讲究平仄声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样语言的性别歧视所形成的语言现象也屡见不鲜,在长期的语言习惯中,对男女两性的语序大都遵循男先女后的原则,如汉语中的"男女、夫妻、夫妇、子女、公婆、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外祖父母、伯父伯母、叔父叔母、岳父岳母、夫唱妇随、男尊女卑,男男女女、男耕女织、男欢女爱,男婚女嫁、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由于这种语言习惯的影响,以至于一些贬义词语也沿用这种语序,如"男不男女不女,男盗女娼",同样也影响到与动物有关的语序排列,如"雄雌",再如"公母、[[鸳鸯]],龙凤、[[龙飞凤舞]]"等。 ==參考來源== {{Reflist}}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雄雌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