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52.14.161.7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雅江点地梅 的原始碼
←
雅江点地梅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雅江点地梅</big> ''' |- | <center><img src=http://img1.iplant.cn/gotoimg/236/A4601F521FF4C45B.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www.iplant.cn/info/%E9%9B%85%E6%B1%9F%E7%82%B9%E5%9C%B0%E6%A2%85?t=p 来自 植物智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雅江点地梅 拉丁学名:Androsace yargongensis Petitm.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 纲:合瓣花亚纲 目:报春花目 科:[[报春花科]] 族:报春花族 属:[[点地梅属]] 组:高山组 |} '''雅江点地梅'''(yǎ jiāng diǎn dì méi),学名:Androsace yargongensis Petitm.,异名:Androsace mucronifolia var. typica Androsace mucronifolia var. stenophylla Androsace yargongensis var. stenophylla ,为[[报春花科]][[点地梅属]]下的一个种。产于[[青海]]、[[甘肃]]和[[四川]]西部。 <ref>[http://www.iplant.cn/info/%D1%C5%BD%AD%B5%E3%B5%D8%C3%B7 雅江点地梅], 植物智, 2020-01-18</ref> ==雅江点地梅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主根不明显,多须根。地上部分具多数根出条;根出条稍粗壮,初被极稀疏的柔毛及腺体,渐变无毛,紫褐色,节间长 (5) 10-15毫米,节上有枯老叶丛。 当年生叶丛位于顶端,直径7-13毫米,从中抽出花葶及2-4个新根出条。叶呈不明显的两型,外层叶线形至舌状长圆形,长 (2) 3-5毫米,宽1-1.5毫米,先端钝,早枯,枣红色,质地稍厚两面无毛; 边缘具稀疏短睫毛;内层叶常为匙状倒披针形或长圆状匙形,黄绿色,长5-9毫米,宽约1.5毫米,先端钝圆或微尖,背面上端有时带紫色或紫褐色,无毛或仅沿中肋被稀疏短硬毛,缘毛在先端较密。 花葶单一,高5-25毫米,被卷曲长柔毛和无柄腺体;伞形花序通常5-6花;苞片椭圆形或长圆形,常对折成舟状,有时带紫色,长5-6毫米,宽1.5-2.8毫米,被柔毛和无柄腺体,基部微呈囊状; 花梗短于苞片,长1-3毫米,微弯,毛被同苞片;花萼钟状,长约3毫米,分裂约达中部,裂片卵形或卵状三角形,先端钝,被长柔毛和缘毛;花冠白色或粉红色,直径6-8毫米,裂片阔倒卵形,边缘微呈波状。花期6-7月;果期7-8月。 ==分类文献== Androsace yargongensis Petitm. in Bull. Herb. Boiss. 2. ser. 8: 367. 1908; Hand. -Mazz. in Not. Roy. Bot. Gard. Edinb. 15: 286. 1927, incl. var. stenophylla Hand. -Mazz.; C. M. Hu et Y. C. Yang in Act. Phytotax. Sin. 24: 226. 1986. ——Androsace microphylla auct. non Hook. f.: Maxim. in Mem. Biol. 12: 752. 1888. ——Androsace mucronifolia var. typica R. Knuth in Engl. Pflanzenr. 22 (IV-237): 188. 1905, p. p. Pax et Hoffm. in Fedde, Repert. Sp. Nov. Beih. 12: 460. 1922, p. p.; Hand. -Mazz. in Act. Hort. Gothob. 2: 115. 1926. ==辨析== A. yargongensis var. stenophylla (Hand. -Mazz.)Hand. -Mazz. 的模式标本 (H. Smith 3371)存爱丁堡植物园标本室。经我们研究,其叶长6-7毫米,宽1-1.2毫米,先端钝或稍锐尖,边缘具稀疏短睫毛;花葶高达2.5厘米,直立,被柔毛;苞片椭圆形至长圆形,长4.5-5.5毫米,基部囊状,边缘具睫毛;花萼长约4毫米,分裂达中部,裂片卵形,具长缘毛。以上特征均在雅江点地梅的变异幅度之内,似不宜另成立一变种。 ==雅江点地梅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3600-4800米的高山石砾地、草甸和湿润的河滩上。 ==雅江点地梅分布范围== 产于[[青海]]、[[甘肃]]和[[四川]]西部。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巴塘附近。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雅江点地梅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