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7.13.19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零陵郡 的原始碼
←
零陵郡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零陵郡.jpeg|有框|右|<big>零陵郡</big>[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0421279003/641 原图链接][https://xw.qq.com/cmsid/20190930A0J9YV00 来自 腾讯网 的图片]]] '''零陵郡''',中国古郡名。[[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分桂阳郡<ref>[https://www.doc88.com/p-3408472119012.html 西汉武陵、桂阳两郡沿革],道客巴巴, 2018-5-2</ref>而置。其地大致相当于今[[广西|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湖南省[[永州市]]及邵阳市、衡阳市的一部分。治所在零陵县(今广西兴安县北)。东汉移治泉陵县。唐废。 ==简概== 西汉[[汉武帝]]征服南越以后,为了加强对[[南越]]地区的统治,随即在这一带建立起西汉中央政府领导的地方政权。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汉武帝置零陵郡,郡治首先设在零陵县([[秦始皇]]二十六年即公元前221年始设零陵县,汉武帝元鼎六即前111年设为郡治,隋文帝开皇九年即589年撤消此零陵县)。治所在今广西区[[全州县]]咸水乡老拱桥边或凤凰乡的建安司。 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零陵郡治迁至泉陵侯国(汉武帝元朔五年即公元前124年封长沙王刘发之子[[刘贤]]为泉陵侯,置县级泉陵侯国),并改泉陵侯国为泉陵县(隋文帝开皇九年即589年改泉陵县改为零陵县)。治所在今永州市零陵区城区<ref>[https://www.sohu.com/a/155834399_741645 【历史全州】古零陵最早的县、郡治所应在现全州凤凰建安司自然村后] ,搜狐,2017-7-10</ref>。 零陵郡辖域最大时包括今湘中到湘西南到桂东北的永州、桂林、邵阳、[[衡阳]]、[[湘潭]]、娄底等地区。 ==建置沿革== 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发兵灭南越国,桂阳郡地界向南扩展,并增置数县。于是分泠道以西诸县置零陵郡。宣帝元康元年(前65年),长沙王子侯国锺武别属零陵郡。其后锺武侯国迁往江夏郡,但零陵郡仍保留锺武县,故[[汉书]]地理志有两锺武。成帝绥和元年(前8年),零陵郡领七县、三侯国:零陵县、泉陵侯国、泠道县、营道县、营浦县、锺武县、夫夷侯国、都梁侯国、洮阳县、始安县。郡治在零陵县。有21092户,139378人。平帝元始五年(5年),长沙王子侯国湘乡、昭阳、承阳别属零陵郡。[[东汉]]时零陵郡移治泉陵。[[王莽]]改零陵为九疑。顺帝永建三年,改锺武为重安侯国。献帝时,荆州刺史刘表增置观阳县(一作灌阳县)。 [[西晋]]太康三年(282年),零陵郡领泉陵、祁阳、零陵、营浦、洮阳、永昌、观阳、营道、舂陵、泠道、应阳十一县。[[隋开皇]]九年(589年)灭陈,废零陵郡,置永州总管府,改泉陵县为零陵县。大业三年(607年)复置零陵郡,领零陵、湘源、永阳、营道、冯乘五县。唐武德四年(621年)平萧铣,复置永州。天宝元年(742年),改永州为零陵郡,领零陵、湘源、祁阳、灌阳四县。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永州。 ==视频== ===<center> 零陵郡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锦绣潇湘古郡零陵</center> <center>{{#iDisplay:h09267xqzxk|560|390|qq}}</center> <center>刘备攻打零陵郡,三国第一战将邢道荣登场</center> <center>{{#iDisplay:u091209n6ha|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680 中國地理類志]]
返回「
零陵郡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