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6.90.5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霍韬 的原始碼
←
霍韬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霍韬</big>''' |- |<center><img src=http://p8.itc.cn/q_70/images03/20210105/7001bc16e88647618456e5d23efe368e.jpe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pic.sogou.com/pics?p=77040501&query=%E9%9C%8D%E9%9F%AC 来自搜狗网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中文名:霍韬 |} '''霍韬'''(1487年-1540年),字渭先,号兀崖<ref>[https://www.sogou.com/tx?ie=utf-8&pid=sogou-wsse-7f5a17b792b687fc&query=%E9%9C%8D%E9%9F%AC%EF%BC%881487%E5%B9%B4-1540%E5%B9%B4%EF%BC%89%EF%BC%8C%E5%AD%97%E6%B8%AD%E5%85%88%EF%BC%8C%E5%8F%B7%E5%85%80%E5%B4%96 霍韬(1487年-1540年),字渭先,号兀崖],搜狐, 古诗文网 - https://so.gushiwen.cn/...- 2022-7-27</ref>,霍韬广东广州府南海县石头乡(现属广东省佛山市石湾区澜石镇)霍族人<ref>[https://www.sogou.com/tx?ie=utf-8&pid=sogou-wsse-7f5a17b792b687fc&query=%E9%9C%8D%E9%9F%AC%E5%B9%BF%E4%B8%9C%E5%B9%BF%E5%B7%9E%E5%BA%9C%E5%8D%97%E6%B5%B7%E5%8E%BF%E7%9F%B3%E5%A4%B4%E4%B9%A1%EF%BC%88%E7%8E%B0%E5%B1%9E%E5%B9%BF%E4%B8%9C%E7%9C%81%E4%BD%9B%E5%B1%B1%E5%B8%82%E7%9F%B3%E6%B9%BE%E5%8C%BA%E6%BE%9C%E7%9F%B3%E9%95%87%EF%BC%89%E9%9C%8D%E6%97%8F%E4%BA%BA 霍韬[[广东]][[广州]]府南海县石头乡(现属广东省佛山市石湾区澜石镇)霍族人],养生之道网 - https://www.ys137.com/...- 2022-4-7</ref>。 霍韬平生勤奋上进,广博多学,文人学士多称他为渭崖先生。“大礼朝议”斗争之时,他援引古礼,揆之事体,主张嘉靖帝(明世宗),应尊生父“兴献王”为皇考,不同意群臣同议以兴献王为皇叔考之名称,义正词严,力排众议,并使得嘉靖帝最后他的主张。事后升官,他也因避嫌媚上取宠,三次坚辞不受。嘉靖十五年(1536年)才官至礼部尚书、太子少保。嘉靖十九年(1540年),霍韬在京暴病逝世,享年54岁。明帝追封为太师太保。谥文敏,运葬于广东省增城县境风箱冈对面山上,并在乡内建祠祀奉(祠现存),后人对他和石肯乡梁储,西樵大同乡方献夫,同称为明代南海县的“三老阁”。 霍韬学博才高,著作甚多,有《诗经注解》、《象山学辨》、《程周训释》等。今有《霍文敏公全集》传世。 出生日期:1487年 字号 :字渭先 号兀崖:谥号文敏 代表作品:《诗经解》、《象山学辨》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广东广州府南海县石头乡 逝世日期:1540年 朝代: [[明朝]] 官职: 礼部尚书、太子少保 本名: [[霍韬]] '''目录''' 1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谏言世宗 大礼之争 辞官不受 打击异己 终失宠信 2人物评价 3史书记载 4个人作品 5家族成员 6墓址信息 ==1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霍韬考中正德九年(1514年)会试的第一名后,提名候补,就返回家乡结婚,然后在西樵山刻苦读书,对经史等学问融会贯通。 ===谏言世宗=== 嘉靖元年(1521年),[[明世宗]]继位,任用霍韬做了职方主事。当时杨廷和还在执政,霍韬上书说:“内阁大臣的职务是参与机要事务的,现在却只是拟定文书,对 军政大事的裁决权归属于宦官。内阁大臣失去了参与议定的权力,宦官出现了干预政治的苗头。从今以后的奏章,请陛下把大臣召集来当面决定以后施行,讲官、台谏 也排列左右,大家共同商议,或赞成或反对,事情公开办理。这样内阁大臣就有了去恶取善的声望,宦官也避免了别人对他们揽权的批评。”进而说到锦衣卫不应当掌 管刑罚,东厂不应当参与朝廷中的事务讨论,抚按兵备官不应当凭军功晋级、荫封,兴王府的护卫军不应当全部召来京城授予官职。御史谢源、伍希儒以身赴难有功无 罪不应罢免,平定朱宸濠叛乱的功绩除安庆、南昌以外不应当滥评。世宗高兴地听取了他的意见。 ===礼之争=== 嘉靖三年(1524年),关于“大礼”的争论开始。礼部尚书毛澄坚决认为世宗应该称明孝宗为考,霍韬私下写了一篇《大礼议》反驳这种观点。毛澄写信给霍韬质问 他,霍韬多次写信给毛澄,极力论说毛澄的错误。过后,他认识到毛澄的意见无法转变,就在那年十月递上奏章说:“按大臣们议定,认为陛下应当称孝宗为父,兴献 王为叔,另外选崇仁王的一个儿子做献王的后裔。这种观点,根据古礼考较是不适合的,根据圣贤之道来比照是说不通的,根据如今的事实来考虑是名实不相随的。“ 霍韬在奏章中还提道:“我提出以兴献王为帝的原因有三点:一是破除前代故事给人的拘束;二是不忘孝宗的恩德;三是避免迎合陛下心意嫌疑。现在陛下已经把明孝 宗称为考,又把兴献王尊崇为帝,事情就这样算完了吗?我私下认为帝王之间的继承,只是继承王位而已,本来就不必斤斤计较父子的称呼。只有继承王位,才能使孝 宗的谱系不绝,就连明武宗的谱系也不绝。这样陛下对兴献王还可以改正父子之称号,不断绝兴献王天生的大恩;对于国母的欢迎,也能改正为对天子的母亲应有的礼 仪。假如再对昭圣太后、武宗皇后能用正确的方式对待,尽心中的诚意来侍奉,那么尊敬尊贵的人,亲爱亲近的人,这两条就都没有违误了。” ===辞官不受=== 嘉靖七年(1528年)四月,明世宗升用霍韬为礼部右侍郎。霍韬极力辞让,并且推荐康海、王九思、李梦阳、魏校、颜木、王廷陈、何塘替换自己,世宗不允许,他两 次推辞,才得到允准。六月,“大礼”议定,世宗破格任命他为礼部尚书,主管詹事府的事务。霍韬却上书说翰林院编书升官、日讲荫子以及巡抚子弟荫封为武官的不 恰当,然后说自己虽然不能挽救这些错失,但不愿跟随大流。并且言称给事中陈洗受了冤屈,推荐国子监学生陈云章有才干,可以任用做官。世宗颁诏称赞了他,但不 许他推让。霍韬又上书说:“如今持不同政见的人们认为陛下只是想尊崇自己的父王,就拿官职、爵位来诱引自己的臣下,我们两三个人也只是苟且贪图高官显爵,所 以迎合了陛下的心思。我曾经慷慨地对自己发过誓:“如果“大礼”最后议定下来,我决不接受加官,让天下人和后代人看到讨论“大礼”的大臣并不是图谋私利的官 员。如果让人们怀疑讨论“大礼”的大臣是图谋私利的官员,那么由这些人议定的‘大礼’即使正确,大家也还是认为这是不正确的,怎么才能使人信服呢?”因此他 坚持辞让不肯就职,世宗还是不允许,经再三推辞。世宗最后同意了他。 ===打击异己=== 霍韬先后推荐过王守仁、王琼等人,明世宗都采纳了他的意见。他又曾因为灾异的发生上书陈述十多条革除弊政的意见,大多经讨论被实施。张璁、桂萼被免除职务 时,霍韬上书说谏官陆粲等人是受杨一清指使的。他两次上书猛烈攻击一清,结果一清被削职,而张璁、桂萼被召了回来。世宗听取夏言的建议,将分开来祭祀天和 地,修建两座郊祀台,霍韬极力反对。世宗不高兴了,批评他蒙骗君上,自以为是。夏言也上书替自己辩护,猛力抨击霍韬。霍韬一贯注意保持以前的印象,以便自我 施展,但看到世宗生了气,就不敢辩解了,却送给夏言一封信,把他痛痛地抨击了一番,又把那封信抄录一份送交法司。夏言恼了,上书对世宗讲了这件事,并且揭发 了霍韬目无君主的七条罪行,连带霍韬的来信一起交了上去。世宗大为恼火,批评霍韬诽谤、嘲笑君上,心术不正,丑化好人,就把他关进了都察院的监狱。霍韬自己 从狱中上书哀求宽恕,张璁也两次上书救他,世宗都不听。南京御史邓文宪上书说应该看到霍韬的善良愿望,包涵他的戆直,并且说把天和地分开来祭祀等于是把父母 安置在不同的地方,让后妃到郊外亲自养蚕就是废除了男女、内外之间应有的防范。世宗恼了,把他贬官到远方。霍韬在监狱中关了一个多月,最后世宗想到了他当初 议定“大礼”的功劳,就让他捐输资财来赎罪还职。 嘉靖十二年(1533年),霍韬复出,先后做过吏部左、右侍郎。当时吏部的事情大多都由尚书做主,两个侍郎一般无法干预。霍韬向尚书汪鋐争取,侍郎才获得了参议 部事的机会。霍韬一向刚愎自用,多次与汪鋐争斗,汪鋐等人也很惧怕他。不多久汪鋐罢官,世宗长期不另外任命尚书,就让霍韬主持吏部的事务。内阁大臣李时有一 次传达世宗的意思,要任用鸿胪卿王道中为顺天府丞。霍韬说:“内阁大臣得到过皇上指示,这本没什么可疑的,但是我们还是应当再行奏请,以便杜绝弄虚作假。” 于是按照惯例,开列道中和应天府丞郭登庸两个人的名字,让世宗审定。世宗喜欢他办事照规矩来,就任用了登庸,把道中改任大理少卿。过了很久,世宗让霍韬出任 [[南京]]礼部尚书去了。 霍韬此前已经和夏言结了怨,等夏言掌权以后,霍韬常常想找些事来陷害他。一次他上书说:“不久前吏部打算推举刘文光等人做给事中,没几天忽然又宣布作废了, 大家都说是内阁大臣压了他们。给事中李鹤鸣在考核时被贬了官,没有几天又官复原职,大家都说是经过行贿得来的。陛下应该告诫吏部官员,叫他们不要受执政暗中 指使,好让天下人看到恩惠和刑罚都在朝廷掌握中,大臣中间即使有李林甫、秦桧那样的人,也不能够在皇上身边随意捣鬼。”他的话是针对夏言而说的。于是鹤鸣上 书自我表白,并列举了霍韬居住在家乡时干下的许多违法事件。世宗把两边都搁下不问。没过多久,霍韬弹劾南京御史龚湜、郭本。龚湜等为自己辩解的同时也上书弹 劾霍韬,世宗又一次搁下,对双方都不追究。 ===终失宠信=== 嘉靖十八年(1539年),朝廷选拔东宫官员时,任命霍韬以太子少保、礼部尚书的官衔掌管詹事府的事务。霍韬上书辞谢给自己的晋升,并且批评说有些大臣接受俸禄 不肯谦让,晋升官职也不推辞,其中难免有拉帮结派祸国殃民的奸人,暗中巩固自己的权威。百姓的怨气引来天灾,在人事方面实际上是有原由的。他的意思还是针对 夏言而发的。他自己屡次攻击夏言不能取胜,最后见郭勋与夏言有矛盾,就暗中勾结郭勋,和他一道谄害夏言。当时朝廷内外风言四起说明世宗又要南巡,霍韬借此上 书明显地赞颂郭勋,说:“上次陛下南巡时,跟随的大臣大多都收受贿赂、不守法度。文官只有袁宗儒,武官只有郭勋没有接受馈赠。现在谣言又兴起来,应该采取一 定办法加以制止。”世宗在颁布诏书稳定人心以后,才责问霍韬说:“我前次南巡你又没跟着,别人受贿的事你从哪儿听说的?如实给我奏上来。”霍韬回答时请世宗 向郭勋询问此事。世宗批评他支吾其辞,务必要他切实指出来。霍韬走投无路了,只好说:“随从大臣们无不接收馈赠,这事只要问夏言就可以了。至于各人收取贿赂 的实际情况,郭勋都整个知道,应该不是骗人。如果一定要我说,请让我担任都察院的职务,顺藤摸瓜进行追查,我一定详细地列出来奏上。”他的奏章被下发给有关 部门。霍韬怕自己的奏议不合世宗的意思,很快就赶到了北京,上书述说进贡鲜货的船上宦官贪婪、横暴的事情,世宗也不加查问。嘉靖十九年(1540年)十月,霍韬 死在任上,终年五十四岁。朝廷追赠他为太子太保,谥文敏。 ==2人物评价== 张廷玉《明史》:“韬学博才高,量褊隘,所至与人竞。” ==3史书记载== 《明史·列传八十五》 ==4个人作品== 《诗经解》、《象山学辨》、《程朱训释》、《渭涯集》、《西汉笔评》、《渭涯家训》等。[3] ==5家族成员== 祖父:霍厚一 父亲:霍华 子:霍与瑕 子:霍与樱 子:霍与瑺 ==6墓址信息== 增城霍韬墓位于增城市永和镇九如乡后龙山(又称南香山)。墓南向。坟面用山石外包灰沙三合土板筑。依山而建,由上而下共分五级,逐级降低,分级扩展。最上为坟头,由3米的板筑墙绕成圆筒形。正中靠后有一座3米高的碑塔,用红色砂岩石砌成,八角五层,以上逐层收分,到第五层为一整石凿成的宝珠,直径0.24米。碑塔正面嵌“奉天诰命”大碑,是嘉靖皇帝御撰嘉奖霍韬及其夫人的祭文。第二级平台左右两墓手(挂榜)及墙上各嵌一石碑,左边的已毁,右边的为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方献夫所撰《明礼部尚书谥文敏渭厓霍公墓表》,碑文1258字。第三级平台左右壁上各嵌一祭文碑。第四级平台前边及左右两侧都用望柱和栏板围绕成池座。第五级平台设台阶8级,下接陡斜的山坡。此墓规模大,但板筑欠精。 参考资料: 1. 仇江.岭南历代文选.广州市.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04. 2. 明史列传八十五 南京博物院[引用日期2014-08-22] 3. 仇江.岭南历代文选.广州市.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 词条标签: 文学家人物 ==视频== ==参考来源== [[Category:明朝文学家]] [[Category:明朝军政人物]] [[Category:诗人]] [[Category:作家]]
返回「
霍韬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