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7.70.10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青史 的原始碼
←
青史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青史</big>''' |- |<center><img src=https://p3.ssl.qhimgs1.com/sdr/400__/t01be71992d9e9d5d29.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www.163.com/dy/article/CSED5PJB051495LO.html 来自 网易网 的图片]</small> |} '''<big>青史<big>''' 指的是竹简,"史"是指历史或[[史书]]。因为在还没有发明纸张的古代,一般的书籍大都使用竹简所制成。竹简也就是串起来的竹片,古人将其编联成形状像「册」字的书,是古代人用作书写的工具,亦用来记载历史,所以后世即以青史作为史书的[[代称]]。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青史 <ref>[https://www.chazidian.com/r_ci_413a25607eff1be07fc918eb7b6b4804/ 青史的意思|青史是什么意思]</ref> 拼音 qīng shǐ 释义 古代在竹简上记事 别名 史书 ==拼音== qīng shǐ ==引证详解== 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而称史书为" 青史"。①南朝 梁 江淹 《诣建平王上书》:"俱启丹册,并图青史。"②杜甫《赠郑十八贲》:"古人日以远,青史字不泯。"③唐 温庭筠 《过陈琳墓》诗:"曾於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④宋 苏轼 《题永叔会老堂》诗:"嘉谋定国垂青史,盛事传家有[[素风]]。"⑤宋刘克庄《鹧鸪天·腹疾困睡和朱希真》词:"幸然无事污青史,省得教人奏赤章。" ⑥于谦《收麦诗》:"更有青史播清名。"⑦清 洪升 《长生殿·传概》:"感金石,回天地。昭白日,垂青史。" ⑧徐迟 《牡丹》:"我又看到她演出的喜剧《柜中缘》……是对爱国主义名将,永垂青史的千秋忠臣的一首赞歌。" 见" 青史氏"。 ==相关链接== 成语「名垂青史」便是指在历史上留下功名,永垂不朽。 另外有"汗青"一词亦指史书而言,因为竹子表面有一层竹青,含水份,不易刻字,所以古人将竹简放到火上炙烤。经火烤处理的竹简刻字方便且防虫蛀。当时人们把这火烤的程序叫做"杀青",也叫"[[汗青]]"。所以汗青一词亦被后世引申比喻为史书。如文天祥的《过伶仃洋》里有:「…皇恐滩头说皇恐,[[伶仃]]洋里叹伶仃。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清 袁一相《睢阳袁氏家谱序》:"八世节寰(袁可立)伯以异才成进士,历官大司马,功业烂照,著书青史。" ==參考來源== {{Reflist}}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青史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