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88.227.19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静电 的原始碼
←
静电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静电.jpg|350px|缩略图|右|<big>静电</big>[https://txt15.book118.com/2016/1209/book70242/70241321.jpg 原图链接][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6/1209/70241321.shtm 来自 原创力文档 的图片]]] '''静电'''是[[电荷]]在物质系统中的不平衡分布产生的现象。用毛皮摩擦[[琥珀]]、[[丝绸]]摩擦玻璃棒等方法均能使物体带电。物体带电后,电荷会保持在物体上,除非被其他物体移走,所以称之为“静电”。静电与[[电流]]不同,后者是电荷在[[导体]]中的定向移动产生的电学现象。带电物体往往具有吸引轻小物体(比如纸屑)的性质。 ==起电== 使物体带上电荷叫做“起电”。组成[[物质]]的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正常情况下,物体中正负电荷电量相等,对外不显示出电性,即不带电。在一定的外部作用下(比如摩擦),物体得到或失去一定数量的电子,使物体内部正负电荷电量不相等,物体就会对外呈现电性,即带电。物体带电后,可以使用静电验电器检验电荷的种类和多少。 ==摩擦起电==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两种不同物质相互摩擦时,电子在物体之间发生转移,是摩擦起电的实质。两种物质接触时,由于两者的电子逸出功不同,电子会从低逸出功的物质流向高逸出功的物质。这是由于两物体接触点电势相同,高逸出功的物质对应电子能量更低。失去电子的物质逐渐带上正电,得到电子的物质逐渐带上[[负电]],最终正负电荷建立的反向电场与使电子流动的效应抵消,电子的转移停止。 正负电荷的定义是由摩擦起电产生的。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所带的电荷是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是负电荷。这种命名法由[[本杰明·富兰克林]]首先提出<ref>[http://news.mydrivers.com/1/448/448307.htm 富兰克林放风筝发现电?完全是假的!],快科技,2015-09-24 </ref>,一直沿用到现在。至于摩擦起电过程中电子的流向,仍没有很好的[[理论]]能够给予合理的解释。 ==放电== 静电积累之后,由于不同物体电势不同,电荷通过瞬间电流发生转移的过程称为[[放电]]。[[冬季]]手和[[金属]]之间的火花、闪电等现象都属于放电。 物体由于积累静电而携带的能量取决于电荷量大小、物体的大小、物体的[[电容]]以及周围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为了估算放电对精密仪器的影响,人体通常由一个电容为100pF,电压4000到35000伏特的电容器代替,以此进行研究。当人们触摸物体时,这些能量在不到1毫秒的时间内释放出来。虽然释放的能量很小(大约为0.001焦耳的数量级),但仍能对敏感的仪器造成损害。更大的物体能储存更多的能量,甚至能对人体造成直接危害,或者产生足以点燃[[可燃气体]]或粉尘的[[电火花]]。 ==静电的消除和预防== 消除静电的最简单方法就是使用空气[[加湿器]],提高空气的相对[[湿度]]可以增强空气的[[导电性]]<ref>[http://www.safehoo.com/Tech/Burst/201011/158231.shtml 消除静电的方法有哪些?],安全管理网,2010-11-21 </ref>,有利于物体上的静电经过空气被导走。使用离子发生器也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对静电放电敏感的物体可以使用[[抗静电剂]],使它们的表面变得容易导电,从而防止静电积累。 许多[[半导体]]设备对静电很敏感,这些[[电路元件]]通常需要用防静电包装(例如由金属网制成)来进行保护。在对含有敏感元件的[[电路]]进行操作时,人们也会穿戴防静电装置。 ==视频== ===<center> 静电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 TED:静电的科学 </center> <center>{{#iDisplay:z0375xslvbi|560|390|qq}}</center> <center> 3个生活中静电的魅力,你知道嘛</center> <center>{{#iDisplay:z0365sbk16k|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337 電學;電子學]]
返回「
静电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