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7.164.22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静静的白桦山庄(呢喃) 的原始碼
←
静静的白桦山庄(呢喃)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静静的白桦山庄'''<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13935763/pexels-photo-13935763.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4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exels.com/zh-cn/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small> |} '''《静静的白桦山庄》'''是[[中国]]当代作家呢喃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静静的白桦山庄=== 旅行中,总有一些人和事让你难以忘怀…… 落叶归根,魂归故里。在上上个世纪的1894年,一艘游轮在波罗地海航行,当东方破晓,晨曦微露,一个身材瘦削,气质儒雅的男子站在游轮甲板,眺望着离他越来越近的祖国~瑞典。他就是瑞典著名科学家、发明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 诺贝尔1833年10月21日,出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此时已经61岁的他,也许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便结束了多年海外漂泊生涯,带着疾病的身躯,耀眼的[[荣誉]]和[[财富]],孤独回到了他的故土斯德哥尔摩。不久,他因淡泊名利,远离喧嚣,居住在离斯德哥尔摩200公里处的卡尔斯库加市,一片幽静的白桦林中,在《白桦山庄》度过了他生命最后两年中的大部分时光,这也是他生前唯一的故居。 白桦山庄,由一座乳白色的两层小楼房和遥相对望的一排诺贝尔实验室组成。在中间[[空旷]]的花园草坪上,雕塑着诺贝尔的半身头像,凝视着远方。楼房前后的绿草坪和四周的白桦林交相辉映,一条小河在远处静静流淌。诺贝尔的休闲时光,或傍晚时分,会在草坪和白桦林中散步,整理他纷繁的思绪,放松他疲惫的身体。望着在夕阳余晖下静谧的白桦山庄,只有风的[[声音]]和远处的鸟鸣,一种莫名的感伤油然而生。 我对诺贝尔生平的了解,也是从白桦山庄开始。在他居住的一楼,我们看到诺贝尔曾经的工作室,约20多个平方,非常简单的一桌一椅,很难想象,一个享誉世界的科学家和发明家,就在这样[[简洁]]的工作室,对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让人肃然起敬。 诺贝尔卧室陈设也十分简单,小小的房间,摆放着一张窄窄的木质雕花单人床,床头放着一张很[[平常]]的木椅,墙角摆放着一个木质衣柜,只有几件生活必需的家俱。诺贝尔一生未婚,没有子女,在他的生命中曾有过三段感情经历。 1851年,18岁的诺贝尔在法国巴黎,邂逅自己特别喜欢的姑娘,两个人很快就坠入爱河。但爱情故事都不是美好的童话,不幸这位让诺贝尔深爱的姑娘,早早就离开了人世。这次美好而短暂的[[感情]]经历,给诺贝尔带来巨大的打击,从此,他开始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科学研究上。 在诺贝尔43岁时,他对新聘的女秘书伯莎一见倾心,并且表达了自己的爱意,但伯莎早已心有所属,这段感情也无疾而终。但俩人还是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她也是诺贝尔最心仪的女人,现在白桦山庄故居还挂着伯莎的照片,他们俩人三观一致,却有缘无份。 诺贝尔最后一段感情,是在1876年秋,诺贝尔去奥地利时,在维也纳一家花店,与卖花女索菲相遇。当时诺贝尔有心与她成为终身伴侣,奈何女方没有任何的知识文化素养,并且挥霍无度,最后还移情别恋,拿诺贝尔的信件进行要挟。三观不同,不必强融,无奈的诺贝尔,最终还是果断放弃了这段感情。 诺贝尔的爱情是悲剧,心爱的姑娘早逝,心仪的秘书无缘,有缘的又无知而负心。他曾经说过“我在哪里工作,哪里就是我的家”,言语之中,饱含着洒脱和不羁,也有心酸和无奈。 诺贝尔的书房,较工作室和卧室要稍大一些,墙边是巨大的书柜,整齐[[陈列]]着各种书籍。诺贝尔从小体弱多病,但学习勤奋,意志顽强,在家庭教师的教育和父亲的影响下,能流利地说英、法、德、俄、瑞典等国语言,16岁就成为化学工程师。他兴趣广泛,也是一个诗人和文学[[爱好]]者。喜欢阅读瑞典、英、法、德、俄文的各种文学名著。特别喜欢英国诗人雪莱的诗,在他写的一篇英文抒情诗中,曾写“我只知道专心读书探索自然,吸取渊博而浩瀚的知识宝泉”。他还写过《兄弟与姐妹》、《最快乐的非洲》等小说,科学与文学是诺贝尔的两大精神支柱,伴他走过了漫漫孤独的人生路。 进入诺贝尔的实验室,犹如走进迷宫,各种仪器和设备,琳琅满目,这里曾给他带来失败的痛苦和成功的欢乐。诺贝尔生前曾做过上千次试验,在最初研制炸药时,他的实验工厂曾被炸为灰烬,正在上大学的弟弟和4个助手被当场炸死,他母亲得知噩耗后悲痛欲绝,年迈的父亲因受太大刺激而引发脑溢血,从此瘫痪在床,人们对他,纷纷像躲避瘟神,没人愿意出租土地让他做此实验。 在巨大的失败和痛苦面前,诺贝尔没有退缩,他租了一艘巨大的驳船,拉着各种试验设备,在远离市区的马拉仑湖上,继续他的实验工作,终于经反复试验后,取得了巨大成功,发明了雷管,这是科学史上的重大突破。 诺贝尔生前生活俭朴,大部分时间忍受着疾病的折磨。他淡泊名利,生前有两句名言:“我更关心生者的肚皮,而不是以纪念碑的形式对死者的缅怀”,“我看不出我应得到任何荣誉,我对此也没有兴趣”。质朴无华的语言,折射出他不慕功利与虚名的高尚境界和无私情怀。 诺贝尔一生致力于炸药的研究,并取得重大成就。他不仅从事理论研究,而且进行工业实践。他一生共获得技术专利355项,并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购置了大面积的油田,积累了大笔财富。 诺贝尔于1896年12月10日因病逝世,终年63岁。遵照他在逝世前夕立下的遗嘱,将他的部分遗产,约920万美元作为基金,以其利息分设物理、化学、生物和医学、文学、和平5种奖金,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学者,每年在他逝世日颁发一次,即为诺贝尔奖金。 时光荏苒,岁月变迁。三年前的北欧之行,影响着我的生活态度和观念。参观诺贝尔故居《白桦山庄》是我此行重要的收获之一。诺贝尔给人类留下的宝贵精神和物质财富,将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代代相传。<ref>[http://www.360doc.com/userhome/71096453 个人图书馆网]</ref> ==作者简介== 呢喃,[[四川]]成都人。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静静的白桦山庄(呢喃)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