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91.93.12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鞋垫里的亲情(史光荣) 的原始碼
←
鞋垫里的亲情(史光荣)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鞋垫里的亲情'''<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12365662/pexels-photo-12365662.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1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exels.com/zh-cn/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small> |} '''《鞋垫里的亲情》'''是[[中国]]当代作家史光荣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鞋垫里的亲情=== 刘大妈是村里公认的善人,菩萨般心肠。心慈,手软,眼眶也浅。见到或听到什么伤心的事,常陪主家掉眼泪,谁家有事她都热心张罗,比亲戚朋友跑得都勤快,天生的一副侠热心肠。 刘大妈心灵手巧,见啥会啥,干啥像啥,满眼里都是活,尤其是那漂亮的针线活,针脚瓷实匀称,完美无暇,那做工简直像工艺品一样,娶妻嫁女的人家常求她帮忙,谁找上门来她都不好意思推托,常常是挑灯熬夜,义务赶活。 刘大妈做了大半辈子针线活,究竟纳了多少双千层鞋底,绣了多少双[[鸳鸯]]鞋垫,做了多少双布鞋,缝制了多少件衣服和被褥,连她自己也记不清了,要是能撂起来的话,肯定比房子要高。 现在已七十多年纪了,刘大妈耳不聋,眼不花,穿的戴的还是自己亲手做的。现在,就是在农村针线活也少了,但每年[[端午节]]时,她还是会做好多好多的特色香囊,馈赠给村里的老人和孩子们。 这几年,村里年轻一些的村民都出去打工了,老的一茬走的走了,随子女的随子女了,留守下来的越来越少了。 刘大妈就是这越来越少的留守族中的一员。 刘大妈的儿子在同龄人中算是有大出息的幸运儿,大学毕业后就留在大城市工作,娶的是城里人,不用漂泊,就把家稳稳当当地安在城市里了。 儿子的工作越来越忙,回家的次数也越来越少,由开始时的每年一次到两年一次,生下孩子后就改成几年一次了。 儿子也曾回来接刘大妈过去一块儿生活,但刘大妈说住不惯城里的高楼,从家里往外看,人像蚂蚁般大小,看着都头晕,还吃不惯液化气做出来的饭菜,也听不习惯一个模子倒出来的“洋腔”话,整夜整夜睡不着,没办法,对凑了几天便又回村了。 见过世面的刘大妈,回来就给一大帮老头老太太们说道,哪也别去,还是咱村里暖和、舒服,赛似神仙日子。 刚工作时,刘大妈还给儿子、儿媳做双手工鞋、手工鞋垫之类的,为了不增添母亲的负担,让她颐养天年,儿子在电话里给她说:妈,别做了,城里不时兴穿这些,就说鞋垫吧,商场里有各种各样的现成的可选,一天工资就能买二三百双呢,您就别做了。 刘大妈听了儿子的话,认为是城里人看不上,不让做也就不做了。更有大把时间晒晒[[太阳]]忙碌街坊邻居之间的琐事了。 [[春节]]时,儿子打电话回来,要和媳妇一块回家过年,不过提前声明,在家只能住一个晚上。 刘大妈听了仍很知足。 刘大妈常给儿子说道,只要你们在外有出息,过得好好的,不用我惦记你们就行了。别管我,那天我真不行了,眼一合,脚一蹬,村里人都会帮忙打个坑什么的,你回来看一眼给埋我的人发根烟就行了。 儿子、儿媳是赶在初一中午开车回家的,一起吃顿饭,年就算过了。 晚上,吩咐儿子、儿媳早点洗涮休息,用余光漂了眼儿子、儿媳脱在一边的鞋,发现鞋垫是光秃秃的硅胶做的,这能不烧脚板? 她默默地回到老屋,翻出多年前攒的剩布头及红绿粉黄紫等五彩线。 在灯下,凭着残存的[[轮廓]]记忆,量布放线,裁样包边,抓紧时间给他们做双鞋垫。 给儿子做的是43码的,一左一右,对称绣两条腾飞的巨龙,取意二龙吸珠。 给儿媳做的是39码的,大红底色,用黄绿丝线绣出两只美丽的凤凰,取意凤凰展翅。 天朦朦亮时,先给儿媳做的[[凤凰]]鞋垫已大功告成了,给儿子做的二龙鞋垫也做出了大致模样,正在一针一线地刺绣着龙爪龙鳞。 儿子、儿媳早早起来,做好早饭,准备叫母亲吃饭时,才发现母亲一夜未睡,正在为他们赶制鞋垫。 刘大妈看见他们进来,用针在头发上抿了一下,笑了笑说道,不行了,过去一夜绣两双鞋垫,跟玩耍似的,现在老了,手也慢了,还得小半晌才能完,要是你们急着走,赶明天我给你们寄过去。 明晃晃的灯光下,看着妈妈[[沧桑]]的脸庞,儿子、儿媳心里酸酸的,不忍心再说什么。 “不急,妈,吃完饭你先睡会,什么时候赶出来了,我们什么时候再动身走。”儿子哽咽地说着。 “真的,妈,我们再多停一天不要紧,大不了我们赶赶夜路。”儿媳也随声附合着说道。 刘大妈听了,心里暖暖的,儿子又可多待一会了。 “不行,路上车多,车必须开慢点。你们先吃,我再赶一赶,干完再吃,再说,你们回去了,我有的是时间睡觉。” 刘大妈说着,尽量避开“离开”、“上路”、“走了”等不吉利的词语,头也不抬地穿针引线,继续忙着手里的活计。 可怜天下父母心。 儿子、儿媳看着继续忙碌着的母亲,喉咙涩涩的,眼睛润润的,什么话也说不出来,泪水偷偷地溢出了眼眶…… <ref>[http://www.360doc.com/userhome/71096453 个人图书馆网]</ref> ==作者简介== 史光荣 ,男,1965年2月出生于山西省垣曲县,毕业于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鞋垫里的亲情(史光荣)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