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91.168.6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鞭笞 的原始碼
←
鞭笞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鞭笞</big> ''' |- | [[File:鞭笞.jpg|缩略图|居中|[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a8773912b31bb0515c24dec1387adab44bede0d3?x-bce-process=image/watermark,image_d2F0ZXIvYmFpa2UxNTA=,g_7,xp_5,yp_5/format,f_auto 原图链接][https://baike.baidu.com/pic/%E9%9E%AD%E7%AC%9E/3456607/1/a8773912b31bb0515c24dec1387adab44bede0d3?fr=lemma&ct=single#aid=1&pic=a8773912b31bb0515c24dec1387adab44bede0d3 来自 百度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鞭笞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biān chī,一指用鞭子抽或板子打某人某物,二指古代的一种刑法,指用鞭子抽打犯人。三指[[谴责]],批判。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中文名''':鞭笞 '''外文名''':书 flog ; lash '''拼音''':biān chī '''词性''':动词 '''近义词''':鞭挞 '''释义''':用鞭子或板子打某人某物 '''网络外文名''':Caning;Lash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引证详解'''== '''1、鞭打;杖击。''' ①《[[韩非子]]·外储说右下》:“使[[王良]]操左革而叱咤之,使 [[造父]] 操右革而鞭笞之,马不能行十里,共故也。” ②唐 [[元稹]] 《唐故朝议郎侍御史内供奉盐铁转运河阴留后河南元君墓志铭》:“教诸子无鞭笞之责,而亦不至于不令。” ③《[[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七回:“狱卒鞭笞乱下,将牙齿打折。(范)雎血流[[被面]],痛极难忍,号呼称冤。” ④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吾在冥府,大受鞭笞。” ⑤冰心 《最后的安息》:“她脑中所充满的只有悲苦恐怖,躯壳上所感受的也只有鞭笞冻饿。” ⑥桌游“[[三国杀]]"黄盖人物台词:“请鞭笞我吧,[[公瑾]]”“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⑦《明史·宦官传二·陈奉》:“每托巡历,[[鞭笞]]官吏,剽劫[[行旅]]。” '''2、古刑罚名。''' ①晋 [[葛洪]] 《抱朴子·用刑》:“昔周用肉刑,积祀七百,汉氏废之,年代不如。至于改以鞭笞,大多死者外有[[轻刑]]之名,内有杀人之实也。” ②宋 [[张耒]] 《喜雪走笔呈李宣城》诗之二:“[[聒聒]]庭中争曲直,纷纷笔下判鞭笞。” '''3、拷打用的鞭子、竹板等物。''' ①唐 [[元稹]] 《夏阳县令陆翰妻河南元氏[[墓志铭]]》:“我太夫人圣善[[六姻]],训子妇以[[悯默]],罚婢仆佣保以庄励为鞭笞。” ②宋 [[苏轼]] 《论积欠六事并乞检会应诏所论四事一处行下状》:“监司督守令,守令督吏卒,[[文符]]日至其门,鞭笞日加其身。” ③清 [[黄钧宰]] 《金壶浪墨·淮关》:“少年怒,嗾[[从者]]诘之,鞭笞交下。” '''4、比喻谴责;批判。''' ①[[瞿秋白]] 《乱弹·谈谈“[[三人行]]”》:“《三人行》的全篇对于‘[[愚蒙]]顽固’的市侩主义,并不加以鞭笞的。” ② [[茅盾]] 《萧红序》四:“她不留情地鞭笞他们,可是她又同情他们。” '''5、比喻以暴力征服控制。''' ①汉 [[贾谊]] 《[[过秦论上]]》:“执敲扑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②宋 [[苏轼]] 《谢馆职启》:“理则训兵,有鞭笞戎狄之志。” ③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一》:“﹝我太祖﹞命将出师,鞭笞羣雄。” ④清 [[邹容]] 《[[革命军]]》第一章:“自秦始统一宇宙,[[悍然]]尊大,鞭笞宇内,私其国,奴其民。” =='''鞭笞刑罚现状'''== 由于笞刑普遍被国际组织认为是对受刑人不人道及侵犯其人权,此刑罚在世界上多数地区已经废除。 今日世界上约有16个国家实施类似笞刑,大部份在亚洲及非洲(多数也实行[[沙里亚法]]),例如[[阿富汗]]、伊朗、[[文莱]]、马来西亚、坦桑尼亚、博茨瓦纳、[[尼日利亚]]、新加坡等。<ref>[https://dict.baidu.com/s?wd=%E9%9E%AD%E7%AC%9E&ab=12 鞭笞],百度,引用日期2016-02-20</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鞭笞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