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2.182.14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韓國國軍 的原始碼
←
韓國國軍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韓國國軍'''<br><img src="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2544/d2544309.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70624/952215.htm 圖片來自ettoday]</small> |} '''韓國國軍'''(한국 국군)(英語: Republic of Korea Armed Forces),簡稱'''韓軍''',是[[大韓民國|韓國]]的[[國家]][[武裝部隊]],由[[韓國陸軍|陸軍]]、[[韓國海軍|海軍]]、[[韓國海軍陸戰隊|海軍陸戰隊]]、[[韓國空軍|空軍]]所构成,該國亦設有[[韓國預備軍|預備軍]]。 韓國國軍现役总兵力为69万,在世界上[[各國武裝部隊列表]],其中陆军56万、海军6.7万(含海軍陸戰隊的2.8萬)、空军6.3万,另外尚有[[韓國預備軍|預備軍]]304万人,而[[美軍]]在韩国亦有约2.8万之[[驻韩美军|驻軍]]。軍隊的指揮系統分為平時與戰時兩種體制。平時的指揮架構是由[[韩国总统]]擔任最高統帥,[[韓國國防部|國防部]]部長為文官,執掌軍事相關事項,[[韩国联合参谋本部|聯合參謀本部]]議長與陸海空三軍參謀總長(軍種司令)為將官,擔當部隊指揮、監督任務。在戰時與駐韓美軍並肩作戰,美軍與韓軍均由「[[韓美聯合軍司令部]]」負責指揮。1953年5月16日簽定停戰協定後,[[韓戰]]結束,南北隔著38度線分治,三八線以南的韓國隨即在[[美國]]協助下重建,在1980年代後經濟獲得高度的發展。面對[[朝鲜人民軍]]威脅,韓國也投注龐大資源發展軍備。 韓國國軍的主要任務是國土防衛和特別是防禦朝鲜人民軍威脅,但[[人道救援]]<ref>[http://www.icdf.org.tw/lp.asp?ctNode=29683&CtUnit=136&BaseDSD=100&mp=1 人道救援],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ref> 和災害救濟亦是其任務之一。近年來積極參加[[聯合國]]事務,曾在1993年派遣一批工兵部隊參加[[索馬利亞]]的聯合國維和任務,此外,[[非洲]]、[[東帝汶]]、[[伊拉克]]和[[阿富汗]]等地亦曾派駐兵力執行聯合國維和任務。 == 組織 == === 陸軍 === [[大韓民國陸軍]] 陸軍是韓國三軍中規模最大者,2006年時兵力總數為56萬人,其中14萬為義務役士兵。由於[[朝鮮人民軍陸軍|朝鲜陸軍]]在[[南北韓非軍事區|非軍事區]]沿線採攻勢部署,因此三分之二以上的韓國陸軍部隊部署於前緣陣地,並維持相當高的戰備程度。整個陸軍共擁有3個[[野戰軍|野戰軍級單位]]、11個[[軍 (軍隊)|軍級單位]]、39個[[師 (軍隊)|師]]和19個[[旅]],4,850輛戰車/裝甲車、10,774件砲兵武器、7,032枚各式飛彈與13,000件[[機員操作武器]]。 根据1998年发表的《国防改革研究案》,沿着停战线布防的第1野戰軍,和负责首都防卫的第3野戰軍,将合并为“地面作战司令部”;而负责后方防务的第2野战军,将改组为“后方作战司令部”,总部分别设在汉城(今首爾)和釜山。 目前的[[大韓民國首都防衛司令部]]负责首爾及[[仁川]]登陆场的防务任务,下辖1个[[大韓民國海軍陸戰隊|海軍陸戰旅]]、1个步兵师和2个国土防御师。[[大韓民國陸軍特戰司令部|特战司令部]]设在京畿道[[城南]]基地,下辖7个特战旅和3个独立特战营。 主力戰車方面,擁有國產[[K1主戰坦克|K1主力戰車]]和[[K1主戰坦克|K1A1主力戰車]]、[[K2主戰坦克|K2黑豹式主力戰車]]等三型,共計2,350輛。另外於2012年開始量產的K2黑豹式主力戰車已取代[[M48巴頓式主力戰車]],這型戰車將配有1,500匹馬力水冷式柴油引擎、120公釐L55滑膛砲和先進反應裝甲,其射控系統類似[[美國陸軍]]的[[M1艾布蘭|M1A2艾布蘭式主力戰車]]和[[法國陸軍]]的[[勒克萊爾主戰坦克|雷克勒主力戰車]]。 在裝甲車輛和砲兵武器方面,[[K-9雷鳴式自走砲|K-9雷鳴(Thunder)式自走砲]]已進入生產階段並曾外銷[[土耳其]]。[[K-200步兵戰鬥車]](KIFV)系列大量進入部隊服役,並被派赴海外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KAFV裝甲戰鬥車]]計畫換裝90公釐火砲、[[大宇K4自動榴彈發射器|40公釐榴彈槍]]、[[M230鏈炮|M230-1]] 30公釐鏈砲或Mk 30 30公釐鏈砲以增強火力。 雖然陸基防空砲兵係由韓國陸軍指揮,但防空飛彈系統則由[[韓國空軍]]負責管制。防砲系統除[[歐瑞康GDF雙管高射炮|35公釐GDF-003防空快砲]]外,尚有40公釐和20公釐防空機砲,近來還採購一批K-30(飛虎 Biho,韓文:비호)雙聯裝30公釐自走防空砲車加強低空防禦能力。飛彈系統除了[[美國]]部署的[[愛國者飛彈]]系統外,目前還配備MIM-23B[[鷹式飛彈]]和三種肩射防空飛彈,分別是美國的[[刺針飛彈]]式、法國的[[西北風便攜式防空飛彈|西北風]]式和英國的[[标枪防空导弹|標槍式系統]]。最新的可機動K-SAM[[飛馬防空飛彈]]和勝利女神改裝的[[玄武三型彈道飛彈]]也將開始服役。 韓國陸軍的裝備以往多靠美國供應,但透過自製、技術轉移和授權生產,也自行生產[[K1主戰坦克|K1主力戰車]]、[[K-200步兵戰鬥車]]、[[K-9雷鳴式自走砲]]等裝甲車輛和火砲。此外,還向俄羅斯採購[[T-80|T-80U戰車]]、[[BMP-3步兵戰鬥車]]、[[AT-7反戰車飛彈]]和[[SA-16|SA-16肩射防空飛彈]],這批武器裝備多供實驗用途,據信發展中的[[XK2黑豹式主力戰車]]其爆炸式反應裝甲技術即來自於此。 === 海軍及海軍陸戰隊 === [[大韓民國海軍]] 相對於陸軍和空軍,韓國海軍以往較不受重視,這或許與[[朝鮮人民軍海軍]]實力不強,且[[駐日美軍]]的[[第七艦隊]]分遣隊可隨時馳援有關。韓國海軍的主要任務是海岸防衛,次要任務是為韓國海軍陸戰隊的[[兩棲作戰]]提供支援。但是隨著韓國[[造船業]]增強,21世紀後多艘新型艦下水且船艦性能參數有和[[日本海上自衛隊]]明顯較勁意味,近年來也經常派遣船艦參與聯合國海外維和行動。 2006年時,韓國海軍的總兵力為78,870人,其中有28,000名海軍陸戰隊,共有178艘艦艇服役中,總噸位約為34.1萬噸,包括22艘潛艦、95艘救生艦艇110艘輔助艦艇。[[海軍航空兵|海軍航空隊]]擁有10架定翼機50架旋翼機和直昇機航母[[独岛号两栖攻击舰|独岛号]]。近年高科技驅逐艦為KDX系列三級;有[[廣開土大王級驅逐艦|廣開土大王級]]、[[忠武公李舜臣級驅逐艦|忠武公李舜臣級]]、第三級[[世宗大王级驱逐舰|世宗大王級]]甚至是超越日本[[愛宕型護衛艦|愛宕級]]的[[神盾艦]]。 === 空軍 === [[大韓民國空軍]] 韓國空軍是一支擁有600架以上先進戰機的現代化空軍,其主要任務是防衛[[領空]],次要任務是支援地面部隊作戰,包括提供密接空中支援和空中運輸。 1980年代末期由於冷戰趨緩,美國開始縮減部署在各前沿戰區的兵力以減輕經濟負擔,為因應新的戰略局勢,韓國國軍一改過去偏重陸軍的傳統做法,著力於海、空軍建設,韓國空軍也一改著重防空攔截的任務重點,開始注重對地攻擊與戰術偵察能力的強化。1997年開始執行的[[F-X先進戰機專案]],是最重要的裝備更新計畫,經過激烈競標後,最後由[[波音]]公司[[F-15E打擊鷹式戰鬥轟炸機|F-15K猛擊鷲式打擊戰機]]勝出。 ==历史==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后,进驻韩国的美军为维护社会秩序成立了“[[南朝鮮國防警備隊|国防警备队]]”和“海岸警备队”,以及培养军事人才的军校。1948年8月15日大韩民国成立时,国防警备队兵力已达5万人,有5个[[旅]]、15个[[團 (軍隊)|团]]。同年9月5日,国防警备队和海岸警备队分別改制为韩国国军下的[[大韓民國陸軍|陆军]]和[[大韓民國海軍|海军]]。同年12月15日,陆军和海军本部成立,韩国國军基本组建完成。为加强登陆作战力量,1949年4月15日,隶屬於海军的海军陆战队成立。同年10月1日,原隶属于陆军的航空队从陆军分离出来正式成立空军。至此,韩国國军的陆海空三军體-{}-制-{}-得到确立。至[[朝鲜战争]]爆发前,韩国國军总兵力有10万余人,其中陆军有97,000人,海军6,956人,空军1,897人。 [[朝鲜战争]]期间,由于美军的援助,韩军在装备上得到大幅提高。战争结束时,韩国陆军已由单一的步兵,发展成为拥有[[步兵]]、[[炮兵]]和坦克兵的联合兵种,拥有3个[[軍 (軍隊)|军]],18个[[師 (軍隊)|师]],总兵力55万,是战前的5倍;海军兵力由战前的6,956人增加到14,863人,拥有各类舰船60余艘;海军陆战队也在与美军的联合作战中取得飞跃式的发展,人数从战前的1,166人猛增加到22,174人;空军不仅扩张为2个[[聯隊 (軍事航空)|聯隊]],而且拥有了通信、气象等地面保障部队,兵力由1,897人增加到11,451人。 [[朝鲜战争]]结束后,韩国國军在美国的援助下得到大幅的提升。1953年,韩美签署《[[韩美共同防御条约]]》,正式缔结军事同盟。1954-1960年间,美国为韩国提供了17.7亿美元的无偿经济援助和21.5亿美元的无偿军事援助。1952年起,韩国陆续开始了步兵学院、炮兵学校、通讯学校、参谋学校,将原来的警备官校扩充为正规的陆军官校,之后又开设了海军官校和空军官校。20世纪60年代,韩国应美国要求参加了越南战争。战争期间,韩军获得了美国15.96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大幅度提高了韩军的现代化水平,同时也有效提高了韩军的实战能力。20世纪70年代初,韩国國軍总兵力达到63.3万人,其中陆军56万人,分为29个师、2个装甲旅、80个炮兵营、1个地对地导弹营、3个地对空导弹营;海军1.6万人,各种舰船63艘;海军陆战队5个旅,3.3万人;空军2.4万人,各式飞机230多架。此外,1968年2月,韩国还成立了拥有250万人的预备役部队。 1969年7月,时任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尼克松]]访问[[关岛]],发表“[[尼克松主义]]”后,时任[[韩国总统]][[朴正熙]]于1970年正式推出为期8年的“自主国防”建设计划,大力发展韩国国防工业。20世纪80年代,韩国基本建成门类较为齐全的国防工业体系,常规武器不仅可以自给自足,还可以批量出口。90年代末,韩国已能开发和生产技术部分先进的、高精度武器。为增强國軍战斗力,韩国分别于1974至1981年和1982至1986年实施了第一、第二期栗谷计划,对陆、海、空三军装备进行升级。1996年,韩国又继续推行名为“防御力量改善计划”的战斗力增强计划,重点是增强对朝遏制战斗力和确保拥有从长期国家安保战略角度出发的自主防卫能力等核心战斗力。 [[金大中]]总统执政后,韩国开始推进军事变革和军事转型。从2001年开始,韩国先后制定了《国防改革基本计划2006~2020》和《国防改革基本计划2009~2020》。为顺应世界新军事变革趋势和朝鲜半岛安全局势的变化,韩国国防部对《国防改革基本计划2011~2030》进行了修改完善,并于2012年8月29日公布了《国防改革基本计划2012~2030》。修订后基本计划以突出积极遏制战略,调整部队上层结构,强化陆、海、空三军的“联动性”,精简部队数量,提高国防运行效率为核心,对韩国国防进行全方位的调整改革。此外,韩军还不断提高信息化作战尤其是网络中心战能力,通过建设数字化战场和数字化部队,研制信息化武器装备,发展信息战能力和精确打击能力来构建陆海空一体化的精锐军事力量,以确保在未来战场的主动权。2014年3月,时任韩国总统[[朴槿惠]]批准了韩国防部提交的《国防改革基本计划2014~2030》。为遏制朝鲜半岛发生全面战争,该规划将韩军的核心军事战略从“积极遏制”转变为“灵活遏制”。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590 軍事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韓國國軍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