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52.14.75.16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韦志刚 的原始碼
←
韦志刚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 韦志刚 '''<br><img src=" https://geot.bnu.edu.cn/Public/upload/2018/04/04/5ac4467f4b68e.JPG " width="180"></center><small>[https://geot.bnu.edu.cn/Public/htm/news/5/291.html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small> |} '''韦志刚''',男,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教授。 ==人物履历== === 教育经历 === 1988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气象学专业,获学士学位。 1997年7月在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获得气候学硕士学位。 2004年3月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获气象学专业博士学位。 === 工作经历 === 1988年7月-1999年8月在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先后任研实员、助研、副研究员和硕士生导师。 1999年9月-2012年3月在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先后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观测站站长、室副主任等职 2012年3月调入北京师范大学,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 === 学术兼职 === GEWEX中国委员会秘书长,CLiC&IACS 中国国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气象学会动力气象学委员会和气候变化与 低碳发展委员会委员;[[《高原气象》]]、[[《大气科学》]]、《干旱气象》编委。 ==研究方向== 陆气相互作用和大气边界层、下垫面变异对区域气候的影响、气候动力学和短期气候预测、陆面过程与地球系统模拟。 ==科研项目== *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岭南地区典型再生常绿阔叶林下垫面陆气相互作用特征研究”(编号:41875089,2019.01-2022.12),项目负责人。 * 2)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人才团队引进重大专项“南海和大湾区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及管制研究”(编号:GML2019ZD0601)子课题:“粤港澳大湾区气候和生态环境变化特征分析与预估”(2019.09 -2022.08),子课题负责人。 * 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球变化及应对”重点专项“地球系统模式与综合评估模型的双向耦合及应用”第1课题(编号:2016YFA0602701, 2016-2021),负责专题1项:“陆面模式中地表反照率和地形的次网格参数化改进”。 * 4)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项目“多模式集合气候预测方法和应用研究”第1课题“多模式对气候要素预报的性能评估和不确定性分析”(编号:2017YFC1502301,2018-2022),负责专题1项:“重大气候事件和天气现象的模拟和预报能力评估”。 * 5)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项目“我国西北几类典型裸土下垫面地表反射率和发射率的参数化和比较研究”(编号:41270511,2013.01-2016.12),项目负责人。 *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减少数值模拟不确定性的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编号:41330527,2014.01-2018.12),研究骨干。 * 7)中国民用航空局委托项目“灾害性天气对航空安全影响风险研究和灾害性天气防御规划研究”(2015-2016),负责专题1项:“机场天气灾害特征研究”。 * 8)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方向性项目“基于动力降尺度“一带一路”关键区气候变化数值模拟研究”(2017 -2019),负责人。 ==学术成果== === 著作论文 === 1)Shift of the Arctic polar vortex in recent decades and its simulation by the NCEP CFSv2.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the Earth,115(2020)102823. 2)The effects of the modified mosaic approach method on regional simulations of surface meteorological variables in western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matology, 2019;1-14. 3)Projected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changes on the Tibetan Plateau: results from dynamical downscaling and CCSM4.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Climatology, 2019, 138:861–875. Doi: 3)CFSv2F系统对2015年11月中国一次寒潮过程及其欧亚冷空气活动的预报评估。高原气象, 2019,38(4):673-684.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9.00014. 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 4)Possible influence of Asian polar vertex contraction on rainfall deficits in China in autumn. Dynamics of Atmospheres and Oceans, 2018, 82:64-75. Doi: 5)珠海凤凰山陆气相互作用观测塔通量数据的质量控制与评价。热带气象学报,2018, 34(4):561-569. Doi:10.16032/j.issn.1004-4965.2018.04.014. 通讯作者。 6)复杂地形条件下零平面位移和空气动力学粗糙度的计算—以珠海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区为例。热带气象学报,2016,32(4):524-532. Doi:10.16032/j.issn.1004-4965.2016.04.010. 通讯作者。 7)珠海凤凰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通量贡献区分布的特征分析。热带地理,2016,36(5):840-849. DOI:10.13284/j.cnki.rddl.002876. 通讯作者。 8)1964-2013年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温度和降水时空演变特征。高原气象,2016,35(4):979-988. DOI:10. 7522/j. issn. 1000-0534. 2015. 00079. 通讯作者。 9)珠海凤凰山陆气相互作用与碳通量观测塔的基本观测及晴天主要观测量的日变化特征。大气科学, 2016, 40 (2): 423-436. Doi:10.3878/j.issn.1006-9895.1503.15111. 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 10)Assessment of Simulations of Snow Depth in the Tibetan Plateau Using CMIP5 Multi-Models. Arctic, Antarctic, and Alpine Research, 2015, 47(4): 611-625. 11)Multi-decadal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global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y data shown by observation and CMIP5 mode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matology, 2018(38):1533–1542. 12)Decadal Change of Western North Pacific Tropical Cyclones associated with the Madden-Julian Oscillation.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2016, 22(2): 109-117. 13)中国西北三类典型裸土下垫面地表宽波段发射率变化特征研究。大气科学, 2016, 40 (6): 1227−1241. Doi:10.3878/j.issn.1006-9895.1512.15273. 第二作者。 14)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rface spectral albedo and soil moisture in an arid Gobi area.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Climatology, 2019, 136:1475–1482. 15)Impact of soil moisture and winter wheat height from the Loess Plateau in Northwest China on surface spectral albedo.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Climatology, 2018,131:857-864. doi: 10.1007/s00704-016-2017-1. 通讯作者。 16)A study of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Gobi broadband emissivity based on field observational experiments in northwestern China.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Climatology, 2018,131:1357-1368. doi: 10.1007/s00704-017-2056-2. 通讯作者。 17)Inclusion of solar elevation angle in land surface albedo parameterization over bare soil surface. 2017, Journal of Advances in Modeling Earth Systems, 9, 3069-3081. 18)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soil thermal regime in arid and semi-humid areas. 2017, 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 doi : 10.1007/s12665-016-6354-2. 通讯作者。 19)Testing and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ommon Land Model: A Case Study for the Gobi Landscape. J. Meteor. Res., 2017, 31(3):625–632, doi: 10.1007/s13351-017- 6080-z. 通讯作者。 20)青藏高原[[陆表特征]]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关系研究,冰川冻土,2017,39(4): 741-747. 第2作者。 21)西北干旱区戈壁下垫面陆面过程特征的模拟研究,太阳能学报,2016,37(9):2422-2429. 通讯作者。 22)A comparison of tropopause heights over China between radiosonde and three reanalysis datasets for the period 1979–2012, Theor Appl Climatol, 2016, 125:271–279,doi:10.1007/s00704-015-1513-z . 通讯作者。 ==获奖情况== “青藏高原[[冻土]]积雪对天气气候预测的研究和应用”获2010年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短期气候预测“地气图”方法的创立和应用”获2011年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ref>[https://geo.bnu.edu.cn/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ref>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教授]]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韦志刚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