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4.249.6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韩献子 的原始碼
←
韩献子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模板:Infobox 先秦人物 |图像=[[File:韩献子1.jpg|缩略图|居中|[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46347643546&di=025f1ddd4a9de0eaded0712c7f9b2d53&imgtype=0&src=http%3A%2F%2Fcz.sxgov.cn%2Fimage%2Fattachement%2Fjpg%2Fsite2%2F20140804%2Fd43d7e2bc60e154995061c.JPG 原图链接][http://cz.sxgov.cn/content/2014-08/04/content_4824737.htm 来自黄河新闻网的图片]]] |名称=韩厥 |姓=[[姬姓|姬]] |氏=[[韩氏|韩]] |名=厥 |字= |别名=韩献子 |别字= |諡号=献 |官位=[[晋国]][[中军将]] |时代=春秋 |国家=晋国 |身份=卿 |出生= |逝世= |父=[[韩子舆]] |子女=[[韩无忌]]、[[韩起]] }} =='''[[韩献子]]'''== '''[[韩厥]]'''({{bd|?||566年||catIdx=Han韩厥}}),[[姬姓]]、[[韩氏]]、[[讳厥]]、谥号'''[[献]]''',史称'''[[韩献子]]'''。[[韩子舆]]的儿子。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韩国 (战国)|韩氏]]第五任的领袖。 早年丧父,由[[赵盾]]抚养长大,被[[赵盾]]推荐为晋军[[司马]]。前597年,参加[[邲之战]]。前589年,参加[[鞍之战]]。前583年,帮助[[赵武]]使赵氏复兴。前575年,参加[[鄢陵之战]]。前573年,[[韩厥]]继[[栾书]]为正卿。7年后,前566年,因年老让正卿位于[[智罃]]。不久病死后,儿子[[韩宣子]][[韩起]]继位。 =='''人物生平'''== ==='''家族背景'''=== [[韩氏]]本为[[晋国]]公族,出于[[曲沃]]一宗。史载[[曲沃桓叔]]生[[公子万]],封于韩(即[[韩原]],今[[陕西省]][[韩城市]]),立[[韩氏]],故称[[韩万]],是为[[韩武子]]。[[韩万]]是[[曲沃]]代翼的坚决拥护者,其后世子孙也一如既往的支持[[曲沃]]系。[[韩万]]之孙[[韩简]]坚决维护[[献公]]政权,没有加入[[桓庄]]之族的政治集团。后[[晋献公]]纳[[士蒍]]之谋,屠戮[[桓庄]]之族时,[[韩氏]]几乎没有受到波及。 剿灭自己的本家后,[[晋献公]]重组内阁,[[韩氏]]由是显赫。后[[献公]]薨,[[里克]]为乱,至[[惠公]]即位,[[韩简]]又拥护[[惠公]]政权。前645年,[[晋惠公]]与[[秦穆公]]在[[韩氏]]的封地展开了一场激战,史称“[[韩原之战]]”。[[惠公]]在战前咨询[[韩简]]:秦晋交兵谁能胜?[[韩简]]毫不客气:“晋军凶多吉少。”果然[[晋惠公]]被俘虏,成为后世所称作的[[晋国]]三耻之一。 总而言之,[[韩氏]]在[[晋武公]]、[[晋献公]]、[[晋惠公]]三朝都很得势,地位较高,且为[[曲沃]]政权的积极追随者。 前636年,[[晋文公]]即位,大力提拔国中各大族以巩固自己的政权。此时[[韩简]]已死,儿子[[韩舆]]又资历不足,在[[晋文公]]集团眼中,[[韩氏]]又是拥护[[惠公]]政权的,存在隔阂。曾经辉煌的[[韩氏]]便在[[晋文公]]时代走向了低谷,更不幸的是[[韩舆]]早丧,儿子[[韩厥]]年幼,[[韩氏]]人丁单薄,家道中衰。 由于史料的匮乏,我们无从得知[[韩厥]]的幼年是如何度过的。应该可信的是[[晋文公]]、[[赵衰]]一行回国后,[[韩氏]]饱受压制,不久[[韩舆]]就在这段时间死去,抛下幼子[[韩厥]],[[韩厥]]便被交由[[赵衰]]抚养,贵胄之后沦落成[[赵氏]]的家臣。 不幸的[[韩厥]]幸运的遇上了仁慈宽厚的[[赵衰]],从[[河曲之战]]便已担任三军司马来看,[[韩氏]]在[[赵家]]的地位极高,就是[[赵衰]]将[[韩厥]]视若己出都不无可能。 ==='''初入政坛'''=== 在史料中能找到的[[韩厥]]第一次上场就出手不凡。前615年,[[秦康公]]因为在[[令狐]]之役中被[[赵盾]]欺骗,要亲自率军攻打[[晋国]],大权在握的[[赵盾]]也率领[[晋国]]的三军六卿悉数出征。 这次[[晋国]]出兵可以看出[[赵盾]]的权势已笼罩住整个[[晋国]]。[[臾骈]]本是[[狐氏]]家臣,[[贾季]]被[[赵盾]]驱逐后,[[臾骈]]深受[[赵盾]]赏识,就这样一个没有像样政治背景的小人物,如此微末之士,竟可以在[[赵盾]]的安排下直接担任上军佐,直接超越朝中世卿[[栾氏]]([[栾盾]])与[[胥氏]]([[胥甲]]),可见这时候的[[赵家]]。同样,[[赵穿]]这样一个小角色,在[[河曲]]之战中横七竖八的捣乱,却没有任何人可以制得住他,大家害怕的自然不是[[赵穿]]而是他的哥哥[[赵盾]]。 [[韩厥]]也不例外,他是[[赵衰]]非常欣赏的家臣,[[赵盾]]的眼光自然不比其父差。此次出征,[[赵盾]]提拔[[韩厥]]为三军司马,统管上中下三军的军法秩序,其地位仅次于六卿。这时刚刚参加工作的[[韩厥]]非常年轻,由[[韩厥]]最后告老时间是49年后的前566年来估测[[韩厥]]的出仕时间,此时的[[韩厥]]最多二十余岁,大约与[[赵同]]、[[赵括]]他们的年龄相差无几。如此年轻,又是[[惠公]]“余孽”之后,成为仅次于六卿的三军司马,没有[[赵盾]]绝不可能。 “新官上任一把火”,[[赵盾]]的御戎驾驶着[[赵盾]]的战车在军阵中乱开,严重扰乱了部队的秩序。[[韩厥]]看见后,“来人!把驾车的给我砍了!”刀斧手立刻将肇事者逮捕,[[韩厥]]言出必行,真就把[[赵盾]]的亲信(主将的御戎多为亲信,且官衔高)给杀了。诸将都在这议论:“[[韩厥]]这小子多半完了,[[赵盾]]早上才提拔他,他晚上就背叛了[[赵盾]]……”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韩厥]]恐怕是难逃此劫了。 [[赵盾]]来了,非但没有去怪罪[[韩厥]],反而对[[韩厥]]的执法公正大加赞赏:“刚才是我故意让他扰乱军队秩序,看看你的反应。我是放心了。小伙子,好好干吧,以后执政[[晋国]]的人,不是你还会是谁呢?” [[韩厥]]公正廉明,执法不畏强权。[[韩厥]]与[[赵氏]]的关系非同一般,[[赵盾]]的亲信相信与[[韩厥]]的交往也不会差。总之,[[韩厥]]在历史上的第一次亮相,就如此高调,他不仅是一位严格执法的司马,一位能力优异的战将,更是一位忠公正直的大臣,对于日后的[[晋国]]居功至伟。 ==='''外战建勋'''=== ===='''晋楚邲之战'''==== 在[[赵盾]]权倾朝野的20年间,[[韩厥]]一直稳居三军司马一职,其执法刚正不阿,受到了[[赵盾]]、[[郤缺]]、[[荀林父]]、[[士会]]、[[郤克]]历任正卿的尊重,这样的人物担任[[晋国]]的军事法官再适合不过了。[[韩厥]]对[[晋国]]的贡献大家都是有目共睹。 前597年,正卿[[郤缺]]寿终,中军佐[[荀林父]]执政。[[晋国]]进行了人员的大面积调整以准备与[[楚庄王]]的决战,[[韩厥]]与[[荀林父]]、[[士会]]、[[郤克]]等贤臣一致,对[[晋国]]的内讧忧心忡忡,建议元帅[[荀林父]]退兵。后中军佐[[先榖]]擅自带兵过河,[[韩厥]]作为三军司马急忙向[[荀林父]]要求率全军紧追先榖,[[晋国]]全军陷入被动。 [[荀林父]]率全军渡河,成为了邲之战中大败的起点。但是[[韩厥]]没有责任,作为一个司马,管理全军的秩序。当遇到[[先榖]]这样连中军元帅都敢不顾的混小子,[[韩厥]]自然是没有办法的。 他能够做的就是向元帅报告,[[先榖]]违纪。这一点他及时的做到了。 在这场[[晋国]]人的耻辱之战中,[[韩厥]]同[[晋国]]三军及其霸业一同沉默了…… ==='''齐晋鞌之战'''=== 晋楚争霸,[[楚庄王]]问鼎[[中原]],[[晋国]]人则回到了[[汾河谷]]地,作深刻的反省自查。 [[晋国]]霸业中衰,给了年轻的[[齐顷公]]注射了一针强心剂,他乐观的认为[[齐桓公]]的霸业又有希望了。 [[齐顷公]]在[[齐鲁]]大地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使得[[鲁国]]、[[卫国]]都不堪重负。[[齐顷公]]青年气盛,目空一切,前591年,[[晋国]][[郤克]]、[[鲁国]][[季孙行父]]、[[卫国]][[孙良夫]]前往朝见[[齐顷公]],[[齐顷公]]竟然戏弄三位外臣,尤其是[[晋国]]的[[郤克]],回去后无时无刻不在思量着报仇。半年后,[[晋国]]的正卿[[士会]]告老,[[郤克]]执政,伐齐提上日程。 前589年,[[齐顷公]]再次向[[卫国]]、[[鲁国]]发动攻势,[[季孙行父]]与[[孙良夫]]向[[晋景公]]求救,经过了长达8年的修整,[[晋国]]已经回复了些许元气。[[郤克]]率领晋军800乘出师伐齐,大军横跨[[黄河]]扎营,这时候元帅[[郤克]]手下的一名将官违反法纪,[[韩厥]]依然是执法如山,下令将其问斩,[[郤克]]听说后,立刻前往想救下那名将官,结果来的时候[[韩厥]]已经行刑了,[[郤克]]只能叹息。这个时候[[郤克]]作为一个老道的政治家,出面为[[韩厥]]分担压力,将这名将官的首级传示众人。 这只是鞌之战前的一个小插曲。15年过去了,执政从[[赵盾]]换成了[[郤克]],[[韩厥]]仍然坚持严格执法,即便是执政大臣在军法面前也是唯[[韩厥]]是从。 鞌之战中,[[齐顷公]]不知天高地厚,心浮气躁,被晋军击败,便想逃跑。[[司马韩厥]]窥见此景,便奋不顾身的单车冲向[[齐顷公]],[[齐顷公]]被[[韩厥]]追逐,连放几箭射死了[[韩厥]]的御戎与车右,[[韩厥]]依然不退缩,最终俘获了[[齐顷公]]的战车,将[[齐顷公]]一行全部俘虏。爱耍小聪明的[[齐顷公]]与车右[[逢丑父]]交换身份,才将[[韩厥]]忽悠,得以仓皇逃回[[临淄]]。 尽管没有捉住真的[[顷公]],但仍然是大功一件,[[韩厥]]因为这次破齐,几俘[[齐侯]]使他跨越了职业生涯的最大鸿沟。 ==='''升任为卿'''=== 前588年,[[齐顷公]]来到[[晋国]]绛都朝见[[晋景公]],席间,[[齐顷公]]盯着[[韩厥]]看。[[韩厥]]:“您还记得我?”[[顷公]]:“当然,别看你把衣服换了。”[[韩厥]]:“我在战斗中不怕牺牲,就是为了今天两国君主在这个殿堂上开怀畅饮啊!来,我敬您一杯!” 在会盟中,[[齐顷公]]又耍起小孩子脾气,要尊[[晋景公]]为王,[[景公]]虽然婉言拒绝了,但心里的虚荣心着实满足了一番。 [[景公]]虽然没有称王,却决定要扩大[[晋国]]的军队编制,将原本的三军六卿扩编为六军十二卿,美其名曰奖励鞌之战中立下战功之臣。实际上是[[晋国]]卿族实力的膨胀,以及[[晋景公]]强烈的虚荣心。 ==='''议定新都'''=== [[晋景公]]在位时期,[[晋国]]的卿族日益做大,已初现尾大不掉之时,[[晋景公]]前期霸业被[[楚国]]截取就是六卿相互倾轧的效果。随着[[晋景公]]政治资历的增长,对强族的信赖大打折扣,尤其是朝中最显赫的[[赵氏]]。[[赵氏]]为[[嬴姓]],属[[东夷]][[殷商]]之族的后裔,在[[晋国]]诸姬君臣看来“非我族类”,本就存在民族隔阂。[[赵盾]]当政,压制姬姓,这一矛盾在其威焰下得以掩盖。[[赵盾]]死后,矛盾迅速暴露。当[[赵朔]]死后,[[赵同]]、[[赵括]]当家,二人强梁霸道,使得[[嬴姓]]与[[姬姓]]的矛盾大大激化。[[栾书]]执政后,为了发展[[栾氏]],[[栾书]]利用职务之便,打压政敌。[[韩厥]]始终如同世外高人,对权臣的专横不屑一顾。[[景公]]对从不参与卿族内讧的[[韩厥]]欣赏有加。 前585年春,[[晋景公]]号召群臣,决定迁都,远离这个已被[[赵氏]]势力盘根错节的绛城,新的都城安置在何处,引起了一次争论,多数臣僚提议迁都[[郇瑕氏]]([[荀氏]]的封地,“郇”通“荀”),大家都在为灭亡[[赵氏]]做着物质准备。 [[韩厥]]当时任新中军主将,同时掌管宫中的事(且为仆大夫)。虽不参与世卿斗争,却洞察出诸姬大臣的意图,其醉翁之意不在酒,坚决反对迁都[[郇瑕氏]]。他对[[晋景公]]说道:土薄水浅,垃圾容易聚集而不好流散。那样,居民生活必定愁苦,生活愁苦则身体衰弱,很容易发生风湿脚肿的疾病。不如迁都到[[新田]](在今[[山西省]][[侯马市]]),那里土厚水深,居住不容易生病,还有汾、浍两条河水可以及时流散污染物。并且,那里的居民顺从国家政令教导,迁到那里,子孙十代都可以安享其利。那种认为郇瑕氏物产丰富的观点是不可取的,因为山、泽、林是国家的宝贵资源,如果国都过于富饶,人民生活就会变得骄佚。接近矿产,众多百姓就会纷纷设法开采获利,这样国家反而失去了专营权,朝廷财政就会紧张,[[晋国]]何以安定? 此时的[[韩厥]]依然念及[[赵氏]]的恩情,对迁都的分析也入木三分,深得[[晋景公]]赞赏,[[晋景公]]同意迁都[[新田]]。 ==='''栾书执政'''=== 前587年,执政大夫[[郤克]]猝死,临终前超拔[[栾书]]为正卿,执掌朝政与中军,[[栾氏]]一夜暴富,其后[[二荀]]([[智庄子]][[荀首]]与[[中行宣子]][[荀庚]])辅佐,与[[楚国]]又展开了新一轮对诸侯的争夺战争。 [[栾书]]初登执政,怀揣着复兴国家霸业的理想,对下属臣僚从善如流。为了巩固自[[郤克]]以来诸卿和睦的基础,[[栾书]]经常与朝中的贤良之士交流治国心得。这时[[栾书]]联合[[荀首]]、[[范燮]]、[[韩厥]],四个势力代表齐聚一堂,形成一个新兴智囊团。[[栾书]]党于[[郤氏]]([[郤锜]]);[[荀首]]亲于[[中行氏]]([[荀庚]]);[[范燮]]与[[士氏]]、[[巩氏]]([[范氏]]是[[士氏]]的旁支)同宗,[[韩厥]]又与[[赵氏]]([[赵同]]、[[赵括]])肝胆相照。 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栾书]]的确具备着极强的把握全局的嗅觉与能力。其中拉拢[[韩厥]]一招,有着真知灼见。然而,[[赵同]]、[[赵括]]却没有[[韩厥]]这样的涵养,他们自以为不可一世,不仅仅无视[[栾书]],就连[[韩厥]]的面子都不给。 前585年,[[楚国]]令尹[[子重]]攻打[[郑国]]。入冬后,[[栾书]]带领晋军救援[[郑国]],在绕角与楚军相遇,[[子重]]一看对方来势汹汹,主动退却,晋军顺便进攻[[楚国]]另一个盟友[[蔡国]]。[[楚国]][[公子申]]、[[公子成]]率领申、息两个县的楚军救[[蔡国]],在桑隧抵御晋军。当时晋军内部发生了一次争论。 好战派[[赵同]]、[[赵括]]主张与敌人开战,并积极向[[栾书]]请战,[[栾书]]本打算同意。但[[荀首]]、[[范燮]]、[[韩厥]]三人反对,理由是:我们这次出兵是来救[[郑国]]的,楚军避开了我们,我们才进一步前来进攻[[蔡国]],这叫做“[[迁戮]]”。这样得寸进尺不但疲惫,而且必然激怒[[楚国]],即便是真刀真枪地干一场,我们不一定就能获胜,我们以一国之力和[[楚国]]两个县作战,打赢了也胜之不武;一旦战败,反而丢脸!不如见好就收,回去算了。[[栾书]]一揣摩,觉得很有道理,下令班师。 前583年春,[[栾书]]率军进攻[[蔡国]],进犯[[楚国]]本土,作战中俘虏了[[楚国]]大夫[[申骊]]。楚军撤退,[[晋国]]这次乘胜追击,进攻[[楚国]]的附庸[[沈国]],俘获了[[沈国]]国君揖初。[[郑国]]军队也趁机攻打[[许国]],围攻其都城东门,俘获颇多。当时[[晋国]]舆论认为,这次胜利是因为[[栾书]]在前年采纳了[[荀首]]、[[范燮]]、[[韩厥]]三人的良言。 自此,[[韩厥]]已成为[[晋国]]一位举足轻重的卿士,甚至其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国策的制定、战争的攻防。 ==='''下宫之难'''=== [[赵盾]]死后,[[赵氏]]家族迅速分裂。宗主[[赵朔]]审时度势,要与当权的[[栾氏]]、[[荀氏]]靠拢;[[赵盾]]的两个异母弟[[赵同]]、[[赵括]]却要坚持[[赵盾]]的政治主张,拉拢[[先氏]]、[[郤氏]],钳制[[栾氏]]、[[荀氏]]。 后先氏覆灭,[[赵氏]]缺少了一个重要的盟友。好在执政的[[郤克]]与[[赵氏]]关系很铁。前590年前后,[[郤克]]执政,[[赵朔]]位居中军佐。无奈年轻的[[赵朔]]实在是命薄,不久就英年早逝了,这对[[赵氏]]家族的前途蒙上了阴影。前588年,[[晋景公]]扩军,[[赵同]]、[[赵括]]、[[赵旃]]都进入卿士行列——家族的最后回光。 [[郤克]]死后,[[栾书]]执政,[[赵同]][[赵括]]依然坚持对[[抗栾]]氏与[[荀氏]],缺少了[[赵朔]]的[[赵家]]与当权派势同水火,危机四伏。 前587年,[[赵婴齐]]与[[赵朔]]的遗孀[[赵庄姬]]通奸东窗事发。[[赵同]]、[[赵括]]于第二年发配[[赵婴齐]]至[[齐国]],已经被内乱稀释的[[赵家]]外强中干。前583年,[[赵庄姬]]突然向哥哥[[晋景公]]诬告[[赵同]]、[[赵括]]将要谋反。[[栾书]]、[[郤锜]]作伪证,[[晋景公]]号召诸卿出兵攻打[[赵氏]]于下宫,诸卿都想吃掉[[赵氏]]这一块肥肉,纷纷落井下石,惟独[[韩厥]]思念[[赵衰]]的养育之恩、[[赵盾]]的知遇之恩、怀念与[[赵同]]、[[赵括]]、[[赵穿]]等[[赵家]]人共度幼年,强顶住国君的压力,不惜与诸卿反目,坚持不出兵。这就是[[韩厥]]的做人原则——“[[饮水思源]]”。 ==='''力保赵孤'''=== 下宫之难,[[赵家]]遭到了毁灭性打击,所有大宗族人被屠杀殆尽,数代以来沉积的雄厚家底玉石俱焚,其封地也被[[晋景公]]全部剥夺,交予[[公族]][[羊舌氏]]统领。 目睹了惨案后的[[韩厥]],再也无法低调下去了,向[[晋景公]]强谏:以[[赵衰]]的功勋、以[[赵盾]]的忠诚,在[[晋国]]竟然没有继承他们爵位的后人,今后为国家做好事的人谁不害怕?三代时期的贤明君王,他们的家族都能享受几百年天赐的俸禄和爵位,难道他们的后代中就没有邪恶的人?不是的,是他们依靠着先代的功德避免了祸患。 《[[周书]]》说:不敢欺负鳏夫寡妇。就是用这种方式来发扬道德啊! [[晋景公]]沉默一会,认为确实愧对[[赵氏]]先辈,想想寡妇妹妹长期住在娘家,不成体统,好在[[赵庄姬]]还为[[赵朔]]留有一子——[[赵武]]。[[晋景公]]决定以[[赵武]]为[[赵氏]]继承人,续[[嬴姓]]之嗣,并将[[赵氏]]的封邑还于[[赵武]]。[[赵武]]尚年幼,[[韩厥]]更是对[[赵武]]关怀备至,呵护有加。 [[栾书]]为拉拢[[中行氏]],安排资历尚浅的[[中行]]偃佐上军,职位直接凌驾于[[韩厥]]之上。[[郤锜]]毫不示弱,又安排自己叔父[[郤犨]]将新军,形成三郤集团。而像[[韩厥]]、[[荀罃]]这样的公正派既不招惹[[栾书]],也不会去巴结[[郤锜]],地位难以得到提升。 前574年,中军佐[[士燮]]面临内乱将至,心中绝望,忧愤而亡。八卿将佐以此向前提升,[[士燮]]的儿子[[士匄]]继其父之位,为新军佐。 由于[[鄢陵]]之战后,[[晋国]]的外部压力大减,大家都有着瓜分国内权益的冲动:首先,[[晋厉公]]宠幸奸逆,这些近侍大夫,都对卿士看红了眼,跃跃欲试;其次,[[士燮]]身亡,矛盾最大的[[栾书]]、[[郤锜]]都在最权威的中军任职,矛盾凸显时没有任何缓冲;再者,[[三郤]]的权势到达了鼎盛,不可一世,[[晋厉公]]又想灭掉强族以巩固自己的统治。整个[[晋国]]高层的和谐都处在近乎崩溃的边缘,君权与卿权以及卿权之间的血腥斗争一触即发。 ==='''怒斥乱臣'''=== 终于,暴风雨来临了。[[晋厉公]]以[[胥童]]、[[长鱼娇]]为首讨伐[[三郤]],[[三郤]]被杀,[[郤氏]]凋零。[[胥童]]又将[[栾书]]、[[中行]]偃逮捕,但[[晋厉公]]竟然释放栾、[[中行]]二卿,并命其官复原职。[[晋厉公]]大赏近侍,以[[胥童]]等人为卿。不久[[厉公]]游匠[[丽氏]],[[栾书]]、[[中行]]偃发动政变,将[[厉公]]囚禁。 栾、荀二人深恐遭到世人唾骂,想向天下人证明是“[[厉公]]不仁,所以[[栾某]]不义”,就派人向[[韩厥]]与[[士匄]]传话:大家一起把国君给弑了。[[栾书]]意在使诸强卿共担弑君之名。[[士匄]]初涉政坛,动作不便过大,只是婉言拒绝。[[韩厥]]出于忠臣的良知,将[[栾书]]一行的罪恶行径毫不隐晦的说出来:“靠杀死国君来树立权威,这种事情我可做不出来。把权威凌驾在国君头上是不仁,事情万一失败了,就是不明智;即使得手,享受一利也必然要承担一害的,这种事情不能干。从前我被[[赵家]]抚养,[[赵庄姬]]陷害[[赵家]],我都能顶住不出兵。俗话说:杀头老牛没人敢做主,何况你们要杀害国君呢?你们不能侍奉国君是你们的事,找我做什么呢?”这一番话将栾、荀二人回的无言以对,年轻气盛的[[中行]]偃甚至愤怒到要讨伐[[韩氏]],幸亏[[栾书]]及时制止。 ==='''[[悼公]]拔擢'''=== 尽管[[韩厥]]反对,但[[栾书]]、[[中行偃]]终究还是弑杀了[[晋厉公]],并拥立[[公孙周]]为君,是为[[晋悼公]]。[[悼公]]上台后,就要撤除原[[厉公]]时代的诸多弊政,将[[晋厉公]]所任用的诸多近侍大夫尽行驱逐,表现出不与奸党同流合污的决心。 [[晋悼公]]早已立下鸿鹄大志,就是要匡扶[[晋国]]霸业。要建立盖世功业,就必须有一套完全归自己统御且办事能力强、效率高的干部集团。像[[栾书]]这种才能出类拔萃却又习惯在朝中拉帮结派的阴险政客,[[晋悼公]]是肯定不愿意当他的君主。相反一心为国,又资历丰富的韩厥成为[[悼公]]政权的首选。果然,短短几个月,[[栾书]]就消失了,是死是活都不知道。 从[[三郤]]被害,经[[厉公]]被弑,到[[悼公]]坐朝,[[栾书]]蒸发,长达近一年的[[晋国]]人自编自导自演的故事剧结束了。 前573年11月,[[晋悼公]]重组四军八卿,[[晋悼公]]破格提拔铁面无私的[[韩厥]]为执政大夫兼中军元帅。 [[韩厥]]迎来了人生事业的巅峰,成为了[[晋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正卿,在政坛混迹近40年之久的[[韩厥]]印证[[赵盾]]昔日的预言——“他日执晋政者,必此人也!”[[韩氏]]家族也因为[[韩厥]]的这次飞跃而再度升华。 ==='''晚年去世'''=== [[晋悼公]]即位后,已年入黄昏的[[韩厥]]为报答悼公的知遇之恩,拼尽全力为[[晋国]]的复兴做着最后的冲刺。 [[晋悼公]]七年(前566年),[[韩厥]]告老致仕,退出政坛,其子[[韩起]]([[韩宣子]])继位为卿。此后[[韩氏]]在[[晋国]]的显赫地位始终没有衰落。 =='''人物评价'''== [[韩厥]]一生历[[晋国]]五朝,公忠体国,作战勇猛有智;政治上头脑清醒,多远见;待人以宽,知恩图报;拒不下石,关怀遗孤;可谓一代贤臣良将。[[韩氏]]终三分[[晋国]]而有其一,厥之遗惠矣。 =='''文献记载'''== 《[[国语·晋语]]》 《[[史记·韩世家]]》 =='''后世子孙'''== 前566年,[[韩厥]]深感[[荀罃]]的雄才大略,宣布告老,便不再过问朝政。其长子[[韩无忌]]([[韩穆子]])当立为卿,[[韩无忌]]自称有疾,便将卿位让予其弟[[韩起]]。 [[韩起]]未有任何光辉建树,却高居上军佐一职,亦是[[韩厥]]之功,[[晋悼公]]感于[[韩无忌]]让贤之贤,授命[[韩无忌]]为首席[[公族]]大夫。[[韩氏]]的地位自此显赫。 前560年,经[[晋悼公]]默许,[[韩起]]谦让,[[赵武]]跃居为上军将,位居[[韩起]]之上。 前548年,[[士匄]]崩逝,[[赵武]]执政,[[韩起]]为副,共同维护[[晋国]]乃至天下和平。若[[韩厥]]尚在,视二子([[赵武]]、[[韩起]]。[[赵武]],[[韩厥]]视如己出)皆成大器,也当老怀为安了。 前541年,[[赵武]]仙逝,[[韩起]]执政。[[韩起]]利用手中职权,超拔[[赵武]]之子[[赵成]]为中军佐。[[韩氏]]、[[赵氏]]共创大业。[[韩起]]执政27年,始终以国家稳定、诸侯和睦为己任。[[韩起]]用职务之便,权分[[晋国]],令[[韩氏]]的势力大大提升,与[[范氏]]一并成为[[晋国]]的最强的世卿大族。吴鄢陵季子、[[晋叔]]向皆预测:[[晋国]]之政必归于韩、赵、魏三家。 前525年,[[赵成]]早亡,其子[[赵鞅]]继立,韩、赵联盟后继有人。 前514年,[[韩起]]寿终正寝,其孙[[韩不信]]([[韩简子]])继之,年轻的[[赵鞅]]扛起了[[韩赵]]联盟的大旗。 前497年,[[赵鞅]]与[[范氏]]、[[中行氏]]相攻,[[韩不信]]与[[魏侈]]共为[[赵氏]]请,[[晋定公]]赦[[赵鞅]]之罪。 前493年,[[赵鞅]]执政,[[赵氏]]、[[韩氏]]、[[魏氏]]三家共压[[智氏]]。 前455年,[[荀瑶]]劫持[[韩虎]]、[[魏驹]]攻伐[[赵无恤]],三家兵围[[晋阳]]两年有余而不下,[[韩氏]]、[[魏氏]]合谋[[赵氏]]反攻[[智氏]],[[荀瑶]]战死。三家灭智。 前425年,[[韩康子]][[韩虎]]逝世,其子[[韩启章]]立,时[[三晋]]强盛,[[晋侯]]反朝于三家。同年,[[赵无恤]]卒,[[魏斯]]继之为执政。 前413年,[[魏斯]]领[[三晋]]攻伐天下,拓地千里。 前403年,[[周威烈王]]册封[[魏斯]]、[[韩虔]]、[[赵籍]]为诸侯,三家分晋,[[韩氏]]化家为国,史称[[韩国]]。 =='''后世纪念'''== [[邯郸市]][[丛台公园]]境内的七贤祠中有一塑[[韩厥]]的塑像,供后人纪念。 =='''影视形象'''== 1996年电视剧《[[东周列国·春秋篇]]》:[[张福元]]饰演[[韩厥]]; 1999年电视剧《[[庄姬公主]]》:[[张承好]]饰演[[韩厥]]; 2010年电影《[[赵氏孤儿]]》:[[黄晓明]]饰演[[韩厥]]。<ref>[http://ent.163.com/10/1126/21/6MEP8L4400032DGD.html 《赵氏孤儿》角色简介:黄晓明饰韩厥],网易娱乐</ref> ==参考资料== [[Category:东周軍政人物]] [[Category:春秋战国时期人物]] [[Category:晋国军政人物]]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D/isYea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Bd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Date.isMD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先秦人物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先秦人物信息框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Navbar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韩献子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