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6.25.24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领海 的原始碼
←
领海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领海1.jpg|350px|缩略图|右|[http://s10.sinaimg.cn/mw690/001kJX5jgy6EuZaM3m969&690 原图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c67882e20102xjdf.html 来自 新浪博客 的图片]]] '''领海'''又称领水,是一个从[[领海基线]],即沿岸国陆地[[领土]]及其内水以外,或者[[群岛国]][[群岛水域]]以外向[[海洋]]延伸3-12海里的[[海域]]。但各国视实际状况可能另有规定。一国主权及于领海及其上空和底土。 ==缘起== 领海设立的因素有三点:[[国家]]基于安全需要,须独占其[[海岸]],并自离岸的近海保护其海岸;国家须于沿岸[[港湾]]外检查并管制停泊和进出的船舶,以符合其[[商业]]、[[财政]]或[[政治]]的目的;国家必须拥有其沿岸海域内的[[资源]],以维持其居民的生活需要。 领海宽度曾是争论的[[核心]]。16世纪到17世纪的论点都采模糊的概念。最初有人主张以视力为领海范围。后来[[荷兰]]国际法学家格老秀斯等学者则力主以当时的“岸炮射程”(cannon shot)做为控制海域的范围。[[地中海地区]]的国家也采用“岸炮射程”的主张。[[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各国,则以沿岸的固定“岸距”(fixed distance)做为领海的范围。上述主张中,以“岸炮射程”得到普遍的赞同,由于18世纪大炮射程平均不超过3海里(5.6千米),一些国家便规定其领海宽度为3海里。至1945年后,此[[惯例]]逐渐被改为12海里(22千米)甚至200海里(370千米)。最终由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确定为12海里<ref>[https://www.sohu.com/a/36273838_115402 “12海里”是什么距离?] ,搜狐, 2015-10-18</ref>。 ==具体认定标准== 一个[[主权国家]]对其内水有完全之[[司法管辖权]],外国[[船只]]在领海中允许的无害通过权在内水是不允许的。根据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领海从领海基线起划,即所在沿岸国的内水或海岸低潮线的连接。低潮线到永久暴露之岸边裸土的距离并无具体规定,理论上是无限制的。但低潮线到高潮线间规则性暴露于水上的区域不得多于12海里。 ==领海上的无害通过== 外国船只依照海洋法公约有权在某国领海进行“无害通过”<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205/22/10310181_626784316.shtml 专属经济区最大的国家竟然是他?],360doc个人图书馆,2017-02-05</ref>。依据公约,无害通过系指不损害沿海国的和平、安全和良好[[秩序]]的通过,无需事先通知或取得沿海国的许可。反面而言,只要外国[[船舶]]于经过领海时,有损害沿海国和平、良好秩序和安全之情事发生,即为非无害。而当中所谓“通过”,是指为横渡领海但不进入内水、或为驶入内水或自[[内水]]驶往公海而通过领海。这种航行应继续不停地迅速进行。不经许可不得停船和下锚。但通常航行所附带发生的停泊和下锚,或者因不可抗力或遇难目的的停泊和下[[锚]],则是容许的。 ==视频== ===<center> 领海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 沿海国家的领海基线 </center> <center>{{#iDisplay:n0011g1l960|560|390|qq}}</center> <center> 领海宽度为何为十二海里?它刚开始是大炮射程,后来我国说话了 </center> <center>{{#iDisplay:o3032juoa0y|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578 國際關係]]
返回「
领海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