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6.17.21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香港海員大罷工 的原始碼
←
香港海員大罷工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D8D8E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香港海員大罷工''' </p> |- |<center><img src="https://www.easyatm.com.tw/img/d/7a3/wZwpmL2YTO1MjM0kjN2Yz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5YzL4Y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easyatm.com.tw/wiki/%E9%A6%99%E6%B8%AF%E6%B5%B7%E5%93%A1%E7%BD%B7%E5%B7%A5 圖片來自easyatm] </small> |} '''香港海員大罷工'''是[[香港歷史]]中其中一件主要罷工事件,發生於1922年。此次罷工與[[孫中山]]及[[國民黨]]關係密切。這次事件被部份人士用作如何處理勞資關係及[[公共行政]]的參考個案。[[香港]]親共方面,視之為「反英抗暴」的[[集體回憶|紅色記憶]],體現[[團結]]、[[和平]]、[[談判]]的重要性。 ==背景== 在192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通貨膨脹]],很多[[工人]]生活困苦,每況愈下,希望能夠上調薪資。 1920年初,香港的[[船塢]]工人要求增薪,僱主拒絕,勞資雙方成對立。4月[[清明節]],華籍工人不約而同集體請假回鄉掃墓。[[清明]]過後,大多工人因工資不合理不打算回[[香港]]上班。因為清明罷工事件,香港公共交通完全停頓,使香港工商業蕭條。 ==孫中山與海員工會== 1920年底,[[孫中山]]策動粵軍與[[陳炯明]]驅逐[[舊桂系]][[莫榮新]]等人,光復廣州。孫中山籌組廣東[[護法政府]],實踐[[三民主義]],學習歐洲的社會主義與工人運動,開始訂立勞工法案、工會條例。孫中山鼓勵早前參與或支持[[中華革命黨]]的香港海員加入國民黨。革命政府保障工人利益、支持工人,鼓舞了海員要成立工會,並得孫中山命名「中華海員工業聯合總會」,親筆提書工會招牌。海員工會於1921年3月6日在香港德輔道中137號3樓成立,分別在廣州和香港登記註冊。會長[[陳炳生]]、副會長[[蔡文修]]等領導層全是國民黨員。 雖然孫中山與廣東護法政府支持海員罷工,但不是發動者與領導者。孫中山此時正在桂林忙於[[護法運動|護法]]北伐,害怕港英報復、阻礙軍用物資運上廣州,多次向媒體與港英伸明是支持工人改善生活。 ==經過== ===開始=== 1921年底,香港兩大[[英資]]公司[[渣甸]]和[[太古集團|太古]]船務的公司[[海員]]向資方要求加薪又被拒。直至1922年1月22日,由中華海員工業聯合總會領導的大罷工開始,工會向罷工海員派發每人每日4毫5仙到1元的生活費,短短一周內參加罷工的海員多達6,000多人。至1月底,其他公司的海員以至碼頭起貨工人和煤炭工人也相繼嚮應,人數達三萬多。當時[[香港]]海運癱瘓,150多艘船滯留[[維多利亞港]]內,但資方仍堅拒加薪。 ===升級=== 為解決罷工,當時[[港督]][[司徒拔]]採取強硬手段,通過[[戒嚴令]],於2月1日武力封閉位於[[德輔道中]]的香港海員工會,並強行拆去招牌。但引發香港其他行業同情海員工人的遭遇,發動總罷工十多萬人。2月中,海員代表[[蘇兆徵]]等與港府官員、船公司代表、[[東華醫院]]紳董談判破裂。同時港府派人到外地招募新工人,由英軍派人駕駛因罷工而停航之[[天星小輪]]。罷工海員封鎖香港,禁止廣東各地糧食運港,並得到廣東等華界嚮應,引起[[香港殖民地時期#香港政府|香港政府]]等恐慌。 ===沙田慘案=== 總罷工期間,不少工人離開香港,北上返回華界。英政府於是在2月28日制訂《[[緊急情況規例條例]]》,並下令[[九廣鐵路]]停駛。在1922年3月3日,約2000人的罷工工人步行返回[[廣州]],當隊伍途經[[沙田 (香港)|沙田]]時遭副警司[[經亨利]]下令[[香港]][[軍]][[警方|警]]開槍阻止,造成三死八傷。在香港歷史上稱沙田慘案。於是引起香港華人更大憤怒與恐慌。 ===結果=== 事後勞資對立不斷,香港政府也參與調停卻未果。最終英國駐廣州總領事代表出面調停<ref name="麥勁生李金強2013">{{cite book|author1=麥勁生|author2=李金強|title=共和維新: 辛亥革命百年紀念論文集|url=http://books.google.com/books?id=SFMlAwAAQBAJ&pg=PA245|date=1 May 2013|publisher=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isbn=978-962-937-212-5|pages=245–}}</ref>,勞資及香港政府達成協議,資方同意加薪15至30%,港府解封工會、釋放被捕人員,並發放撫恤金予以[[沙田慘案]]受害者,大罷工歷時56天,至3月8日結束。 ==影響== 海員罷工成為中國工人運動在20年代形成的第一次罷工高潮的起點。此後,上海、武漢和開灤煤礦、[[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安源煤礦]]、[[二七大罷工|京漢鐵路]]等處,都為了加薪或成立工會而激發罷工。 海員罷工完結之後,港督[[司徒拔]]向英國殖民地部報告:「海員罷工不單純是一場經濟運動,而是一場政治運動。」「孫中山領導下的國民黨是此次罷工的幕後組織者。廣州政府已完全處於這一具有布爾什維克主義性質的組織控制下。」自此,香港政府、英國政府甚至粵港富商開始懷疑孫中山會傾向蘇俄,部份粵港商人與英商甚至傾向推翻孫中山、支持陳炯明。 是次罷工,[[中國共產黨]]參與、支援,但不是領導者。不過,[[共產國際]]代表[[马林 (共产国际)|馬林]]看到孫中山與海員罷工,大力讚賞,並建議共產國際以[[國共合作]]促進中國革命。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730 亞洲史地總論 ]]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book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香港海員大罷工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