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2.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馬丁·海德格 的原始碼
←
馬丁·海德格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馬丁·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1889年9月26日—1976年5月26日), 享年87歲,[[德國]]哲學家, 存在主義哲學的創始人。他是繼[[弗里德里希·尼采]]之後,德國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哲學家,地位與康德、叔本華、黑格爾等並列。他在多方面學說,有很重要影響如……在現象學、存在主義、解構主義、詮釋學、後現代主義、政治理論、心理學及神學。出生於德國西南巴登邦(Baden)弗賴堡附近的梅斯基爾希(Messkirch)的天主教家庭,逝世於德國梅斯基爾希。<ref>{{cite web|title=海德格爾,這隻狐狸|url=http://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1486|accessdate=2019-02-20|website=想想論壇 }}</ref> [[File:馬丁·海德格.jpg|200px|缩略图|右|存在主義哲學的創始人 <br/> [http://www.sohu.com/a/257043351_690754 來源出處]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930/3b2cda25f3e84232b99d1d3fdabb827d.jpeg 原圖連結]]] ==個人簡介== 馬丁·海德格爾出身於一個[[天主教]]家庭,早年在教會學校讀書。 17歲時,從[[布倫坦諾]]的《亞里士多德所說的存在的多重意義》一書,產生興趣在存在意義。他在大學先學神學二年,後轉入哲學。 1913年在弗萊堡大學在李凱爾特的指導下完成博士學位論文《心理主義的判斷學說》。他的講師資格論文題目是《鄧·司各脫關於範疇的學說和意義的理論》。1922-1926年,在馬堡大學任副教授,講授[[亞里士多德]]、[[柏拉圖]]、[[笛卡爾]]、[[康德]]等人的著作,把他們的問題轉變為關於存在的問題。 1927年,為晉升教授職稱,發表未完手稿《存在與時間》。教育部審查這書“不合格”。後來,這判定不合格的書成為20世紀最重要的哲學著作之一。 1928年,他任弗萊堡哲學講座教授。 1933年4月-1934年2月任弗萊堡大學校長。因他與納粹有牽連,於1945-1951年,[[法國]]占領軍當局禁止他授課。海德格爾對於他與納粹的關係,沒有反省。他在1952年出版的《形而上學導論》一書中還說,國家社會主義“這個運動的內在真理與偉大之處”。他與納粹的聯繫,在西方哲學界和新聞界多次成為熱門話題。儘管他參與納粹運動是他的歷史污點,但他的哲學不能代表納粹思想。後來反納粹的存在主義者,也能從他的著作中受到啟發和鼓舞。事實表明,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往往要比政治觀點有更遠的意義。後期他講授赫拉克利特、巴門尼德及萊布尼茨、尼采等人的著作,研究語言、藝術(詩)以及技術等問題。 ==成就== 海德格的代表作《存有與時間》(Being and Time)開首不單承接傳統「存有是甚麼?」這問題,更進而將之重新理解成「存有的意思是甚麼?」。海德格指出傳統形上學研究的是實際存在著的存有者(beings 或 entities)。我們日常的經驗習慣於描述存有者,我們每天談論金錢、商品、身邊珍愛的工具與裝飾品,這些都是存有者,若要探問存有自身到底是甚麼,就要另一種哲思了。存有與存有者兩者的區分,海德格稱之為存有論差異(ontological difference),這個問題的發現與探究,是海德格在哲學史上最重要的貢獻之一。 ==著作== *《什么是形而上学》(1929年) *《现象学基本问题》(1923年) *《存在与时间》(1927年) *《什么是形而上学》(1929年) *《真理的本质》(1943年) *《林中路》(1953年) *《演讲与论文集》(1954年) *《走向语言之途》(1959年) *《技术与转向》(1962年) *《林中路》 *《形而上学导论》 *《尼采(上下)》 *《荷尔德林诗的阐释》 *《路标》 *《面向思的事情》 *《演讲与论文集》 *《海德格尔选集(上下)》 ==視頻== {{#ev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CRdsZG23T8 |alignment=inline |dimensions=36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 第1171期 王金林:海德格尔与马克思}} ==參考來源== {{Reflist}} ==外部連結== *[https://www.hk01.com/%E5%93%B2%E5%AD%B8/45063/%E6%B5%B7%E5%BE%B7%E6%A0%BC-%E4%BA%BA%E6%98%AF%E5%90%91%E6%AD%BB%E8%80%8C%E5%AD%98%E6%9C%89%E7%9A%84-09-26 海德格 人是向死而存有的 (09/26) (香港01)] *[https://philomedium.com/blog/80048 你今天存有了嗎?評《海德格《存有與時間》闡釋》 (哲學新媒體) ] [[Category:哲學家]] [[Category:德國人]] [[Category:160 形上學總論]] [[Category:110 思想、學術概說]] [[Category:210 宗教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馬丁·海德格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