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7.74.4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馬公第二漁港 的原始碼
←
馬公第二漁港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D6A4A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馬公第二漁港''' </p> |- |<center><img src="https://travelimg.yamedia.tw/20180811/20180810155552459.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travel.yam.com/article/47215 圖片來自travel] </small> |} '''馬公第二漁港''',又稱'''漁人碼頭''',位於台灣[[澎湖縣]][[馬公市]]重慶里、光復里(媽宮東甲、埔仔尾),主管單位為[[澎湖縣政府]],位處[[澎湖本島]]馬公半島東側,西南側為[[馬公第一漁港]]、北傍[[馬公第三漁港]],防波堤呈「E」字型之港口。<ref name=":4">{{Cite web|title=〈馬公市 重慶里〉|url=https://www.penghu.gov.tw/Tmakun/ch/home.jsp?id=98&act=view&dataserno=201706300063|accessdate=|author=|date=2017-06-30|format=|publisher=馬公市公所|language=zh-tw|archiveurl=https://www.penghu.gov.tw/Tmakun/ch/home.jsp?id=98&act=view&dataserno=201706300063|archivedate=2021-01-05}}</ref><ref name=":0">{{Cite book|title=《續修澎湖縣志.卷10.財政志》|last=賴|first=惠敏|publisher=澎湖縣政府|year=2005|isbn=9860015171|location=澎湖縣|pages=|language=zh-tw}}</ref><ref>{{Cite web|title=〈第三漁港〉|url=https://fly-book.synology.me/third-fishing-port/|accessdate=|author=|date=|format=|publisher=澎湖 - FLYBOOK 飛去不可 // 非去不可|language=zh-tw|doi=|archiveurl=https://fly-book.synology.me/third-fishing-port/|archivedate=2021-01-09}}</ref> == 介紹 == 澎湖縣馬公市區的馬公漁港,原位於今[[馬公商港]]處,今址肇建於[[台灣日治時期]][[昭和]]13年(1938年),並於昭和15年(1940年)落成。當時[[澎湖廳 (日治時期)|澎湖廳]]為在媽宮三甲地區闢建漁港,特拆除[[澎湖廳城|媽宮城]]<ref name=":5">{{Cite web|title=〈媽宮古城〉|url=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19850819000086|accessdate=|author=文化部文化資產局|date=|format=|publisher=國家文化資產網|language=zh-tw}}</ref>,將原為海崖的海尾地區悉數填平造陸,新增「築地町」,其[[海埔新生地]]南半部便為「馬公第一漁港」所在處。 [[昭和]]20年(1945年),澎湖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戰]],蒙受[[澎湖大空襲|空襲]]戰火波及,馬公第一漁港毀損嚴重。戰爭該年結束後,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初時並無財源修繕漁港,漁港區的作業機能直到民國44年(1955年)才逐漸恢復,後為整飭漁業產值,便於民國48年(1959年)間在馬公第一漁港堤岸北側,以今「興港南街」為隔港分界,興築「馬公第二漁港」,而馬公第二漁港工程的澎湖縣負責人,為時任澎湖縣政府建設科科長[[呂安德]](任期:1950年-1960年,1961年建設科升建設局,續任局長迄於1965年)。 民國50年(1961年),馬公第二漁港完工,其腹地約莫為媽宮東甲、埔仔尾(今馬公市重慶里、光復里)的行政區域,港內水深約3.5公尺,總長度約390公尺。第二漁港腹地較大,可提供500艘漁船停泊,較之第一漁港地點更近內灣,港內風浪較小,可停靠漁船處達四面,漁獲裝卸期間得以縮短,對漁汛期間漁獲量的收穫有正面的效益。根據2005年賴惠敏主編《續修澎湖縣志.財政志》記載,民國39年至70年(1950年-1981年)間使用於馬公漁港的經費為[[新台幣]]3100萬元整。 民國40年代至70年代(約1950年代至1980年代),馬公第一漁港、馬公第二漁港盛極一時,但因漁業資源自民國70年代(約1980年代)日益萎靡<ref name=":3">{{Cite book|title=《1624-2015:台灣漁會大事年表》|last=胡|first=忠一|publisher=中華民國農民團體幹部聯合訓練協會|year=2016|isbn=9789868606357|location=台北市|pages=|language=zh-tw|last2=范|first2=雅鈞|trans-title=The Chronology of Taiwan Fishermen's Association}}</ref>,[[澎湖縣政府]]及[[臺灣省政府|台灣省政府]]仍決定於民國69年(1980年)推動「臺灣漁港建設方案」,澎湖縣地區工程便包括「[[馬公第三漁港]]」增建案。自民國69年(1980年)起,經歷四期「臺灣漁港建設方案」工程案,在民國91年(2002年)告一段落之後,馬公地區的漁港作業中心也從第一和第二漁港轉移至馬公第三漁港。 == 轉型 == 今馬公第二漁港轉型觀光發展,[[澎湖縣政府]]於港畔處鋪設木棧道、座椅,供訪客散步、休憩和遊覽碼頭風光使用,故另起雅稱「漁人碼頭」,而[[澎湖區漁會]]大船造型的賣場部建築亦座落於此。 == 交通 == 馬公第二漁港亦是前往離島[[虎井嶼]]、[[桶盤嶼]]往來之交通船之候船碼頭,登船地點則與「馬公第三漁港」比鄰。<ref>{{Cite web|title=〈交通船時間表〉|url=https://www.penghu.gov.tw/Tmakun/ch/home.jsp?id=247|accessdate=|author=|date=2020-12-18|format=|publisher=馬公市公所|language=zh-tw|archiveurl=https://www.penghu.gov.tw/Tmakun/ch/home.jsp?id=247|archivedate=2021-01-09}}</ref>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733 臺灣 ]]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book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馬公第二漁港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