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134.3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骆肇尧 的原始碼
←
骆肇尧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骆肇尧</big>''' |- |<center><img src=https://p1.ssl.qhimg.com/t018b0ff1e9136e118f.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baike.so.com/doc/2117410-2240285.html 来自 网络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骆肇尧'''(1913.12-2011.12),又名骆肇荛,[[四川]][[万县]](现[[重庆]]万州)人,[[中共党员]],水产品加工学[[教授]],1991年起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ref>[https://spxy.shou.edu.cn/2017/1003/c9475a212386/page.htm 骆肇尧:耕耘科教园地 ],上海海洋大学, 2017-06-01</ref>。[[上海]]水产学院(现[[上海海洋大学]])原副院长<ref>[http://www.xazjw.com/memorial/tt499046609 原上海市水产学院副院长骆肇荛纪念馆 ],孝爱网, 2012-01-10</ref>。2011年12月26日上午10时18分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99岁<ref>[https://baike.sogou.com/v56912530.htm?fromTitle=%E9%AA%86%E8%82%87%E5%B0%A7 骆肇尧 ],搜狗</ref>。 ==基本信息== 人物说明----上海水产学院(现上海海洋大学)原副院长 出生日期----1913年12月 出生地点----四川万县(现重庆万州)人 国 籍 ---- 中国 职 业 ---- 教育科研工作者 逝世日期----2011年12月26日 毕业院校----[[浙江省]]水产职业学校 ==人物简介== 骆肇尧,水产加工专家。四川万县人。196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4年毕业于浙江省水产职业学校制造科。 1938年毕业于日本[[东京]]第一高等学校。[[日本]][[京都帝国大学]]肄业。曾任国民党政府军政部粮秣厂总[[工程师]]。 建国后,历任上海水产学院教授、水产加工系副主任、副院长,上海水产大学教授,西太平洋渔业研究委员会中国专家,中国水产学会水产品加工和综合利用委员会第一、二届主任委员。六七十年代在水产品中,以抗菌素和化学方法保鲜、保质,以及利用低值鱼类提取鱼蛋白发泡剂等方面成效显著。合著有《水产食品工艺学》、《水产品简易加工》。2011年12月26日因病去世,享年99岁。 ==主要成果== 六七十年代在水产品中,以抗菌素和化学方法保鲜、保质,以及利用低值鱼类提取鱼蛋白发泡剂等方面成效显著。 在食品冷冻、冷藏过程中发现食品的冰结晶变化;发表了食品学中的《冰结晶理论》这一世界性的新发现,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著作== 1959年参加了中国科学院水生所组编的《中国淡水鱼类养殖学》第一版淡水鱼类加工利用部分的编写及以后各版的修订工作。 1981-1986年,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卷》水产学科副主编,在主编朱元鼎指导下,具体负责组稿、审稿与编撰工作。 1985-1990年,担任《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水产卷》编委常委及加工综合利用学科主编。 历任《辞海》1989年、1999年版和2005年后《大辞海》的编委和水产学科主编。 在 1988年离休后,他担任研究生导师继续工作到1993年。退休后,多次参加食品科学研讨会,发表《21 世纪有关水产食品的发展方向目标》、《Summary of the studies on some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eared Freshwater Fish》等论文。 合著有《水产食品工艺学》、《水产品简易加工》 。 ==骆肇尧基金== 2008年 4月2日,由骆肇尧先生及其学生捐资16万元创立的上海水产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正式启动。 该项基金旨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资助大学生开展创新研究和科技学术活动,推进该校科技创新"英创计划"的开展,培养一批科技创新意识强、组织协调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 基金主要用于资助在校大学生研究、竞赛和学术活动项目的开展,鼓励学子参与国际、国内各类学术科技竞赛,对大学生参加跨国、跨区、跨校学术科研活动给予资助。 ==与江泽民友谊== 江泽民与骆肇尧保持了六十多年的友谊。 2006年受到江泽民的亲切慰问并合影。 ==参考来源== [[Category:教授]] [[Category:科学家]]
返回「
骆肇尧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