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91.4.13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骊山老母宫 的原始碼
←
骊山老母宫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骊山老母宫.jpg|缩略图|[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6076153922315636&wfr=spider&for=pc 来自鲜花畅谈历史]]] '''骊山老母宫'''骊山老母宫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骊山西绣岭。骊山老母是中国民间信仰之一。南宋《[[路史]]》之后将骊山老母和女娲混淆,传说女娲也曾在骊山炼石。每年正月二十、四月初八和六月十五为骊山老母会,多有信徒来骊山老母宫朝山祭拜。 == 祭拜活动 == 每年的阴历6月13日,是骊山老母纪念日。为纪念这位伟大的母亲,每年6月11至15日被立为骊山庙会。每至是时,前来朝山拜母的香客游人,千千万万,日以继夜,绎络于途,歌唱于野,颂赞于山,[[祈福求子]],[[声闻绣岭]]。每月的初一、十五前往老母殿烧香求福者,更是人山人海,香火升腾。 == 历史沿革 == 骊山老母宫是陕西省重点文物遗址(唐华清宫遗址)保护场所,临潼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古都西安以东30公里的骊山第二峰西绣岭上。这是一座历史悠久,殿宇恢宏的巨型宫观。供奉着闻名遐尔的人类始祖骊山老母。 骊山老母宫由商朝时期的女娲祠衍化而来。在秦代、唐朝广德元年、明朝万历年间、清朝顺治时期、共和国建国初期曾经先后数次增修或扩建。2001年,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扩建重修后,才成就了如今肃穆庄严、规模宏大的道观群体。 == 建筑格局 == 骊山老母宫坐北面南,占地20余亩,殿堂房舍100多间,三节庭院。依次为[[山门]]、[[三霄殿]]、[[老母殿]]和[[甲子殿]],配以[[东财神殿]]、[[西文昌殿]],[[殿后廊房]],古树名木。 从老母宫停车场拾阶而上,穿过娲圣仙居的门楼,便见宫观山门。半圆形拱状大红门眉上方高悬“老母宫 ”牌匾,为陕西省书法协会副主席张保庆先生墨宝。陕西著名书法家石宪章老先生所书的“天地人寰肇始老母乃先祖,日月星斗生辉大道是本源”的门联牌匾。全面诠释了骊山老母是生化天地万物之母,开启大道教化之始祖。 走进山门,但见金甲灵官正祺威严,青龙、白虎两边护法。 过山门前行数米,来到三霄殿前。三霄殿供奉[[碧霄]]、[[云霄]]、[[琼霄]]三位女仙。三霄殿门眉上方的“母即师也”门匾正向我们讲述着三霄娘娘与骊山老母的师承关系。三霄娘娘是主管人间福、禄、寿的三位最高女仙。道教认为,三霄也代表天、地、人三才。只有天、地、人和谐相处福、禄、寿才会与人终身相伴遂。 三霄殿正北边便是老母大殿。两殿相距20余米,中间筑有巨型焚香炉。老母殿殿基高砌,殿宇仿故宫太和殿全木古建,四周环以汉白玉石护栏,飞檐彩拱,金色屋面,庄严肃穆,大气恢弘。跨进大殿门槛,在金色“ 创世圣母”牌匾下面, 骊山老母巨型金身法像高坐于龙首莲花座上,身披锦袍、面露慈祥,两边为金童、玉女护法。再左右供奉着斗姆、地母、碧霞元君、观音、文殊、普贤真人,以及金、木、水、火、土,风、雨、雷、电、太阴、太阳、经坛土地等各位尊神。 老母大殿外西南角有一株蓊蓊郁郁的老皂荚树。据《华清池史话》记述:斯树是唐玄宗李隆基与杨玉环在长生殿爱情盟誓后,两人于此亲手栽植的笫一棵树。古树历经千年风雨刀霜,依然盘根错节。 从老母殿北侧沿石级而下,穿过草异花香的庭院便来到了甲子殿里,甲子殿正中供奉的是斗姆元君,也称“斗姆”,左右两边依此供奉的是六十甲子神。 <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81677947646474213&wfr=spider&for=pc 任勇智之---骊山老母宫]大侠上官云飞</ref> == 财神殿 == 财神殿神龛上供奉的五路财神。他们分别是中路武财神赵公明、东路财神招宝天尊萧升、西路财神纳珍天尊曹宝、南路财神招财使者陈九公、北路财神姚少司和文财神比干,义财神关公。 财神殿门口有两口巨形铁锅、铁缸,均被列入了国家二级文物保护对象。铁锅、铁缸均是明万历戊子年铸造。铁锅高0,73米,径口1.25米,重750公斤;铁缸高1.29米,径口1.08米,重1500斤,是古代老母宫庙会期间给朝山香客煮粥和盛水之用,也像征着道家水火既济,阴阳和谐之意。 == 相关记载 == 中国道教协会所纂《[[道教大辞典]]》解释说:“相传骊山老母曾在此山 ‘炼石补天,抟黄土做人’。仙逝之后,人们将其葬于骊山之阳,又于骊山西绣岭第二峰上修建了一座女娲祠,以为纪念,后人逐渐改称老母殿”。 明代进士都穆在《[[骊山记]]》一文中写道 :“ 唐代开元年间,少室山道士李筌在骊山与这位老母相遇。见其鬓髻当顶,余发半垂,弊衣扶杖,神状甚异。向他传授了黄帝的《阴符 》 经文以后,施法术令其取得麦饭以解饥饿,尔后则倾刻消弭,不知形影”。 古书中还记载说:骊山老母在远古洪荒时代还曾教人婚姻,制作笙簧。 ==参考文献== {{Reflist}}[[Category:920 建築藝術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骊山老母宫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