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0.196.6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骑都尉 的原始碼
←
骑都尉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骑都尉''' [[File:T018054a76fb952a8ac.jpg|缩略图|右|[https://image.so.com/view?q=%E9%AA%91%E9%83%BD%E5%B0%89&src=tab_baike&correct=%E9%AA%91%E9%83%BD%E5%B0%89&ancestor=list&cmsid=daaa9cdca371f578441c6ccfc5f3f176&cmras=5&cn=0&gn=0&kn=0&crn=0&bxn=0&fsn=60&cuben=0&pornn=0&manun=0&adstar=0&clw=265#id=d88696ee074220b440e6d60bf4198eb4&currsn=0&ps=53&pc=53 原图链接]]] 骑都尉,古代官名。[[汉武帝]]始置。晋以后历代沿置,唐为勋官十二转之第五转,相当于从五品。两汉均置,属光禄勋,秩比二千石,掌监羽林骑,无定员。宋、金沿置。[[元]]、是从四品。明文官别为赞治少尹。清为世爵名。[[乾隆]]元年(1736)改拜他喇布勒哈番汉名骑都尉,在轻车都尉下,云骑尉上。 另为英雄[[三国]]段位,在校尉以上中郎将以下,又分四小段位。 == 基本信息 == {| class="wikitable" |- | 名称 || 骑都尉 ||朝代 || 汉朝 |- | 性质 || 古代官名 || 外文 || Riding Duowei |} == 英雄三国段位 == 分:兵长、校尉、骑都尉、中郎将、骠骑将军、神威将军、除神威稳定为前10名的排位值外,其他均又有四等小段位。如:四等兵长、三等兵长、二等兵长、一等兵长,后续段位依此类推。晋级需满足满100点当前小段位排位值,可三局两胜晋级下一小段位,大段位晋级需到一等段位后满100点排位值五局三胜即可晋级。 神威将军的排位值是累计无上限的,虽然一等骠骑将军满100排位值五局三胜后可晋级神威将军,但当后续骠骑将军晋级后排位值比第十名的神威将军高,那么即可替换第十名,比第九名高即替换第九名,依次类推。因此神威将军竞争无比激烈。 == 古代军队职务 == [[曹操]]传: 光和末,黄巾起。拜骑都尉,讨颍川贼。 [[公孙瓒]]传: 瓒将所领,追讨纯等有功,迁骑都尉。 [[吕布]]传: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也。以骁武给并州。刺史丁原为骑都尉,屯河内,以布为主簿,大见亲待。 [[鲍信]]传:大将军何进辟拜骑都尉,遣归募兵,得千馀人 [[董卓]]传: 先是,(何)进遣骑都尉太山鲍信所在募兵 [[张邈]]传: 辟公府,以高第拜骑都尉,迁陈留太守。 [[献帝]]传:沮授,广平人,少有大志,多权略。仕州别驾,举茂才,历二县令,又为韩馥别驾,表拜骑都尉。 [[崔琰]]传: 大将军袁绍闻而辟之。 ······绍以为骑都尉。 [[董昭]]传:因(张)杨上还印绶,拜骑都尉。 [[董卓]]传:(吕)布使同郡骑都尉李肃等将亲兵十馀人,伪著卫士服守掖门。 [[徐晃]]传: 徐晃字公明,河东杨人也。为郡吏,从车骑将军杨奉讨贼有功,拜骑都尉。 [[夏侯敦]]传: 韩浩者,······袁术闻而壮之,以为骑都尉。 [[程昱]]传: (刘)岱表昱为骑都尉,昱辞以疾。 [[臧霸]]传: 黄巾起,霸从陶谦击破之,拜骑都尉。 [[吕虔]]传: 举茂才,加骑都尉,典郡如故。 [[谯周]]传: 以疾不起,就拜骑都尉,··· [[刘繇]]传:骑都尉虞翻醉酒犯忤,权欲杀之,··· [[严畯]]传: 权以为骑都尉、从事中郎。 [[曹休]]传: 刘备遣将吴兰屯下辩,太祖遣曹洪征之,以休为骑都尉,参洪军事。 [[夏侯渊]]传:太祖起兵,以别部司马、骑都尉从,迁陈留、颍川太守。 [[司马朗]]传:父(司马)防,······少仕州郡,历官洛阳令、京兆尹,以年老转拜骑都尉。 [[诸葛恪]]传: 弱冠拜骑都尉 大将军 [[战国]]时始置,是将军的最高封号,东汉时多由贵戚充任。具体名号有建威大将军、骠骑大将军、中军大将军、镇东大将军、抚军大将军等等,除骠骑大将军之位稍低于三公之外,其余均在三公之上。三国时夏侯惇、姜维等人皆为大将军。 [[大司马]] [[[汉武帝]](刘彻)废太尉设大司马,光武帝(刘秀)又废大司马为太尉,故大司马即太尉,为掌管军政和军赋的最高官职,即全国最高军事长官。东汉时与司徒、司空并称三公。 大司农 秦时称治粟内史,景帝改称太农令,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更名为大司农。 魏初设大农,文帝(曹丕)黄初二年(221年)改称大司农,蜀、吴亦各有大司农。 两汉时大司农掌管租税、钱谷、盐铁和国家财政收支,而到了三国时期,由于权力的分散则只能负责这些物资的保管工作了。九卿之一。 大鸿胪 秦时称典客,汉初称大行令,汉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为大鸿胪,掌管接待宾客之事。九卿之一。 卫尉 秦时始置,汉景帝(刘启)初更名为中大夫令,不久即恢复原名,掌管宫门警卫。九卿之一。 太尉 同大司马。曹丕即位后任贾诩为太尉。 少府 秦和两汉均设少府,王莽称共工,与大司农一同掌管财货。不过大司农掌管国家财货,而少府则管供养皇帝。其属官有掌管御用纸、墨、笔等物的守宫令、掌管刀剑弩机等物的尚方令掌管衣物的御府令、为宫廷治病的太医令。九卿之一。 丞相 战国时始置,为百官之长。东汉不设丞相,建安十三年(208)复置,曹操自任丞相。"丞"与"承"相通,"丞相"就是承君主的旨意来处理国家事务的人。 更多 中常侍:秦时始置,东汉时由宦官担任,掌管文书和传达诏令,权力极大。 中书监令:曹操为魏王时,设置秘书令以处理尚书章奏。 [[曹丕]]于黄初初年改秘书令为中书令并特置中书监,使之排在中书令之前。 中领军:曹操为丞相后置领军,不久改为中领军,掌管禁卫军。 中护军:曹操为丞相后置护军,不久改为中护军,掌管禁卫军,地位略低于中领军。 长史:秦时始置,西汉时丞相下有两长史,其职务相当于秘书长,即最高国务机关中事务主管。 将军幕府中亦有长史,为幕僚之长;可分令部队出战的称为将兵长史。东汉的太尉、司空、司徒三公府亦设长史,职任颇重。三国沿置不改。 从事:刺史的佐官如别驾、治中、主簿、功曹等都称为从事。 司空:西周始置,东汉时掌管水土及营建工程,三公之一。 司隶校尉:汉武帝始置,负责督率京城徒隶,从事查捕奸邪和罪犯,简称司隶。 仓曹掾属:主管仓谷之事的官员,正者称掾,副者称属。 司徒:西周始置,东汉时掌管教化,三公之一。 刘备在蜀称帝时以张飞为司隶校尉。 司金中郎将:曹操于建安十年(205)置,掌管冶铁、钱币和农具的铸造的官员。 主簿:汉始置,掌管文书簿笈,司空、丞相府及刺史的佐官中都设有主簿。 功曹:刺史的佐官,掌管考查记录功劳。 东西曹掾属:曹操为丞相后下设东、西曹掌管人事工作,东曹主管二千石官员的任免,西曹主观丞相府官员的任免。其负责人员正者称掾,副者称属。 太傅:辅弼国君之官,作为重臣参与朝政,掌管全国的军政大权。曹睿即位后任钟繇为太傅。 太常:秦时称奉常,汉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更名为太常,掌管礼乐社稷、宗庙礼仪。 其属官有太史、太祝、太宰、太乐、太医(为百官治病)、太卜六令及博士祭酒。九卿之一。 太仆:秦和两汉均设太仆,王莽一度更名为太御,掌管舆马及牧畜之事。九卿之一。 太守:秦时设郡守,汉景帝更名为太守,为一郡之最高长官,除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外,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史。 丞相理曹掾:丞相府中掌管司法的官员。 光禄勋:秦时称郎中令,汉武帝更名为光禄勋。王莽称司中,东汉又称光禄勋。 曹操为魏公后设郎中令,黄初元年(220年)又称光禄勋,掌管宿卫宫殿门户。 其属官有掌管宾赞受事的谒者、掌管御乘舆车的奉车都尉、掌管副车马匹的附马都尉、掌管羽林骑的骑都尉,而大夫、中郎将等官是否是光禄勋的属官尚有争议。九卿之一。 执金吾:秦时称中尉,汉武帝更名为执金吾。王莽称奋武,东汉复称执金吾。曹魏先称中尉,黄初元年更名为执金吾,掌管宫外巡卫。卫尉巡行宫中,执金吾则徼偱京师。天子出行,执金吾为先导。"吾"当御讲。 别驾:刺史的佐吏,刺史以巡行视察为职,别驾则另乘传车,辅助刺史出巡,故称别驾。 廷尉:秦时始置,汉景帝更名为大理,自后或称廷尉,或称大理。廷尉掌管刑法狱讼,是各地上诉的最高司法机关。"廷"字系直、平之义,治狱贵直而平,故以为号。廷尉的属官有大理正、大理平、大理监,成为廷尉三官。九卿之一。 县令长:春秋战国时始置,一县的行政长官,人口在万户以上的县的长官称为令,万户以下的称为长。县令长的佐官有掌管军事、治安的县尉和掌管文书、仓狱的县丞,一般每县有丞、尉各一人,大县有尉两人或更多。 尚书:"尚"就是执掌的意思。秦汉时,尚书只是少府的属官,掌管殿内文书,地位很低。 汉武帝时,设尚书五人,开始分曹治事,因在皇帝周围办事,地位逐渐重要。曹魏有吏部、左民、客曹、五兵、度支共五曹尚书。吏部又称选部,掌管选用官吏;左民掌管缮修功作、盐池园苑;客曹掌管少数民族和外国事务;五兵掌管中兵、外兵、骑兵、别兵、都兵;度支掌管军国支计。 其中以吏部尚书最为重要。 尚书令 秦时始置,为尚书台首长,是直接对皇帝负责、掌管一切政令的首脑。 尚书令的副手为尚书仆射,曹魏置尚书仆射一或二人,二人并置时称左右仆射。若尚书令缺,由左仆射代行令事。曹魏时以五曹尚书、二仆射、一令为八座。 尚书郎:尚书台内负责起草文书的官员。东汉选孝廉中有才能者入尚书台,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 侍中:秦时始置,为丞相的属官,掌管拾遗补缺、赞导、陪乘、出而负玺以及照料皇帝日常生活等事。 宗正:秦时始置,王莽称宗伯,东汉复称宗正,掌管皇族与外戚事务。两汉皆以刘姓宗室充任。九卿之一。 征东将军:统领青、兖、徐、扬四州,屯驻扬州。 刺史:秦时始置,掌管一州的军政大权。刺,检举不法;史,皇帝所使。 征南将军:统领荆、豫二州,屯驻新野。 征西将军:统领雍、凉二州,屯驻长安。 征北将军:统领幽、冀、并三州,屯驻蓟州。 治中:刺史的佐吏。古代簿籍文书之类称为"中","治中"即为管理文书档案之意,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固定的官职。 参军:东汉末曹操以丞相总揽军政,其僚属往往以参丞相军事为名,即参谋军务,简称"参军"。 河南尹:东汉建都于河南郡洛阳县,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官不称太守而称尹,掌管洛阳附近的二十一县。 典农中郎将:汉末曹操置典农中郎将和典农校尉,均掌管农业生产、民政和田租,仅有所治郡国大小之别,职权相当于太守。 城门校尉:西汉始置,掌管京师城门的屯兵。 相国:即丞相。 将作大臣:秦时称将作少府,汉景帝更名为将作大臣,掌管宫室、宗庙、路寝、陵园地土木营建。 给事中:秦时始置,西汉沿置,东汉省,魏复置。为将军、列侯、九卿,以及黄门郎、谒者等的加官。 [[都督]]:三国始置都督和大都督,为领兵官,其中大都督为最高军事统帅。 [[校事]]:曹操临时设置的小吏,负责伺察群臣的微过小罪。 [[监冶谒者]]:三国时魏置,掌管冶铁的专官。 御史大夫:掌管弹劾、纠察的官员,其位仅次于丞相。 [[御史中丞]]:御史大夫的副手。 [[督邮]]:汉代各郡置督邮官,掌管督察纠举所领县乡违法之事,兼管宣达教令、讼狱捕亡等事。 [[黄门侍郎]]:秦汉时,宫门皆黄色,故号黄门。黄门侍郎因在黄门内供职而得名。 [[散骑常侍]]:三国魏置,即汉代散骑(皇帝的骑从)和中常侍的合称,在[[皇帝]]左右规谏过失,以备顾问。 督军:高级统兵长官,位在相国、太尉、御史大夫之下。 == 参考资料 == <ref>[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180152737368136019.html?fr=iks&word=%C6%EF%B6%BC%CE%BE&ie=gbk 骑都尉是干什么的]</ref> [[Category:570 政治學總論]] [[Category:802 漢語]]
返回「
骑都尉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