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9.120.5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高玉倩 的原始碼
←
高玉倩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高玉倩 | 圖像 = [[File:Gyq001.jpg|缩略图|center|[http://image.yjcf360.com/20190113/693bbe1f14b44a99961e385a683263ce.png 原图链接][http://yule.yjcf360.com/yulebagua/17521535.htm 原图链接]]] | 圖像說明 = | 出生日期 = 1927年 | 國籍 = 中国 | 别名 = | 職業 = 京剧演员 | 知名原因 = | 知名作品 = 《凤凰二乔》</br>《人面桃花》 }} '''高玉倩''',1927年出生,京剧表演艺术家 ,京剧旦角 ,京剧演员 ,女,生于北京,中国戏曲改进会发起人,工旦。原名高晨。嗓音高亮,富有激情,参演了许多部戏曲和影视剧节目。在现代京剧《红灯记》中扮演李奶奶,非常出色。是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演员之一。 == 人物简介 == 8岁入北平[[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先后师从[[王瑶卿、于连泉]]、韩世昌、[[雪艳琴]]、欧阳予倩、[[程玉菁]]等。 1947年加入[[焦菊隐]]主办的北平艺术馆。 1950年调入中国京剧院,1964年开 始改工[[老旦]]。 1947年9月12日,农历丁亥年七月廿八日:杜月笙六十华诞南北名伶义演第十天,即续演第五天,也即最后一天,演于上海中国大戏院。 演出剧目《[[搜孤救孤]]》(孟小冬饰[[程婴,赵培鑫]]饰[[公孙杵臼,裘盛戎]]饰屠[[岸贾]],[[魏莲芳]]饰程妻) 《四郎探母》(梅兰芳饰铁镜公主,李少春[[[坐宫]]]、[[周信芳]][交令、过关、巡营]、[[谭富英]][见弟、见娘]、马连良[见妻、哭堂、回令]分饰杨四郎,芙蓉草饰萧太后,姜妙香饰杨宗保,[[马富禄]]饰佘太君,马盛龙饰杨六郎,高玉倩饰四夫人,[[刘斌昆]]饰大国舅,韩金奎饰二国舅) 1949年7月28日,农历己丑年七月初三日,中国戏曲改进会发起人大会举行中国戏曲改进会发起人大会在北京饭店举行。 会场悬有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题词:"推陈出新"、"开展平剧改革运动",指示了戏曲界当前的任务。到会者发起人百余人。由欧阳予倩主席,他说明召开这个大会是接受了文代大会的指示,来完成改革戏曲的任务。接着由全国文联主席郭沫若讲话,他说:在中国,旧戏曲的改进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因为戏曲在群众中有广泛的影响,它是土生土长的民族形式,一种综合的艺术,是很重要的社会教育工具之一。在今天这个崭新的人民自己的时代,不仅旧戏曲要改进,一切旧文艺都要改进,连同我们自己也要改造,应该坚决走向彻底为人民服务的方向。改进戏曲,不仅是改进戏曲本身,而是为了改进社会,改造人民的旧思想。戏曲工作者首先要努力进行自我教育,从思想上改造自己,才能帮助教育别人,完成戏曲改革的任务。最后,他并就《霸王别姬》、《三岔口》两戏提出改进的意见。 接着有前延安平剧研究院院长[[杨绍萱]]、全国剧协主席田汉、全国曲艺改进筹委会主任委员赵树理、华北文委会旧剧处主任[[马彦祥]]、北平国剧工会负责人[[叶盛章]]等发言,大家一致认为今后戏曲的改进要在毛主席的文艺方向下,为广大的人民服务。并就"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有组织、有计划、群众性、全国性的进行改革"以及"培养新干部"等问题提出具体的意见。 [[File:Gyq002.jpg|缩略图|右|[http://cul.china.com.cn/images/2018-12/24/cf99b896-d8f1-4370-8e28-f2c83fd3778f.jpg 原图链接][http://cul.china.com.cn/2018-12/24/content_40622826.htm 原图链接]]] 阿英同志报告筹备经过后,推选:王聪文、田汉、白云峰、沙梅、阿英、阿甲、[[李一氓]]、李纶、李少春、吴天宝、周扬、周信芳、袁雪芬、[[夏衍]]、马少波、马彦祥、[[马健翎]]、张庚、高步云、梅兰芳、程砚秋、[[焦菊隐]]、杨绍萱、叶盛章、董天民、赵树理、[[赵子岳、刘芝明]]、韩世昌、[[齐燕铭]]、欧阳予倩等三十一人为筹备委员。随后,周信芳、焦菊隐等多人发言,一致认为解放后旧艺人翻了身,今后应加强团结努力学习,改造自己为人民服务。最后并推出欧阳予倩、杨绍萱、田汉、阿英、马少波五人负责起草宣言。 1963年9月30日,农历癸卯年八月十三日:中国京剧院二团1963年赴沪演出 中国京剧院二团在中国大戏院公演,主要演员有李和曾、[[张云溪]]、张春华、[[江新蓉]]、高玉倩等。 1965年3月12日,农历乙巳年二月初十日:中国京剧院在沪首演《红灯记》 中国京剧院一团在人民大舞台公演《红灯记》。主要演员[[钱浩梁]]、高玉倩、[[刘长瑜]]、袁世海。演出42场,观众11万多人次。 1981年8月25日,农历辛酉年七月廿六日,19时:北京举办纪念梅兰芳逝世二十周年演出第二场 文化部在北京举行梅兰芳逝世二十周年纪念演出,演于人民剧场。 1982年11月3日,农历壬戌年九月十八日:中国京剧院二团1982年赴沪演出。 中国京剧院二团赴沪演出,在劳动剧场公演。主要演员有李和曾、张云溪、[[李世济]]、张春华、景荣庆、高玉倩。张云溪举行告别舞台演出,与张春华合演《三岔口》。 == 主要作品 == 演出剧目有新京剧《桃花扇》、《新蝴蝶梦》、《九件衣》及《[[凤凰二乔]]》、《[[彩楼记]]》、《人面桃花》、《吕布与貂蝉》等。 电视剧《[[西游记]]》演高老太太 小品《周末的烦恼》 表演者:蔡明杨新鸣高玉倩 演出剧目有《红鬃烈马》(《武家坡》:[[沈小梅,梅葆玥]];《进寒窑》:高玉倩,梅葆玥;《算军粮》:高玉倩,梅葆玥,李金泉,石玉明,[[赵永泉]],张元智;《银空山》:陈永玲,[[黄世骧,董维贤]];《大登殿》:[[梅葆玖]],陈永玲,李和曾,李金泉,[[方荣慈]],罗世保)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r 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cor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Image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Navba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TableTool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高玉倩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