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29.67.12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魏学哲 的原始碼
←
魏学哲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魏学哲</big>''' |- |<center><img src=https://pic.huodongjia.com/guest/2017-09-19/1505809200.61.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www.huodongjia.com/guest-077084073119077068085048.html 来自 活动家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魏学哲''',男,[[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ref>[https://www.huodongjia.com/guest-077084073119077068085048.html 魏学哲 ],活动家</ref>,汽车学院副院长<ref>[https://www.jidianwang.com/items/10139519.html 魏学哲 ],技点网</ref>。 ==基本信息== 人物说明----同济大学教授,汽车学院副院长 国 籍 ---- 中国 职 业 ---- 教育科研工作者 学位/学历----博士 毕业院校----同济大学 专业方向----车辆工程 就职院校----同济大学汽车学院 ==研究方向== 车辆工程 ==人物经历== ===学习经历=== 同济大学电信学院自动化专业本科、[[硕士]],同济大学汽车学院车辆工程博士。 ===工作与实践=== 现为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汽车学院副院长,分管科研工作。 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汽车电子及新能源汽车储能电源系统,尤其是车载锂离子电池系统的研究,经过十余年的工作,基本形成了较完整的车用储能电源系统技术体系。 ==主讲课程== 为本科生开设专业基础课“信号与系统”,在汽车电子的专业课“汽车电子学”中担任电源部分的教学。 为全院研究生开设“汽车嵌入式系统”课程。主要包括: 动力电池建模 动力电池系统的安全性评估体系及实现方法,包括电安全、热安全等核心技术; 单体电池、电池模块和电池系统总成的测试方法和评估体系; 动力电池电特性模型; 动力电池热特性模型; 动力电池管理 电池管理系统的体系架构、硬件实现、软件实现; 动力电池动态内阻、SOC、SOH估计等核心算法; 混合动力、PHEV、纯电动及燃料电池汽车中电池系统热管理的技术方法; 热失控模式下的热管理; 基于储能电源的电能变换 车载储能电源系统充电、逆变方法及实现 车载电能变换方法及实现 基于V2G的储能网络 ==学术成果== ===科研项目=== 近年来一致主要研究人员参与国家电动汽车专项课题的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作为课题副组长及主要研究人员参加国家“863”课题十余项。 2022年4月27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题为“Data-driven capacity estimation of commercial lithium-ion batteries from voltage relaxa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魏学哲教授团队完成,团队朱建功副教授为论文第一作者,戴海峰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同济大学为论文第一完成单位,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为第二完成单位。这一研究成果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容量估计的新方法,为多种应用场景下的电源系统技术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论文/著作=== 编著著作1部,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EI收录三十余篇,申请发明专利十余项,实用新型十余项。 ===荣誉奖项=== 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完成的“超越3号”燃料电池轿车入选2006年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2007年”燃料电池轿车动力系统集成与控制技术”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研究成果“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核心技术”获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研究成果“汽车多源动力总成集成控制关键技术与应用”获2013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作为专家组成员,参与电动汽车国家标准工作组研究,主要在电安全、电池管理系统和充电系统方面作出贡献,并作为中国专家参与国际标准的协调。 ==参考来源== [[Category:教授]] [[Category:科学家]]
返回「
魏学哲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