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4.31.1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鲁山花瓷 的原始碼
←
鲁山花瓷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鲁山花瓷</big>''' |- |<center><img src=https://so1.360tres.com/t01fe54fe663df340e6.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697530&sid=738227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鲁山花瓷 外文名称;Lu Shan Decorated Ware 别名;唐钧 属性;河南地区唐代瓷器 出处;《羯鼓录》 |} '''鲁山花瓷'''是河南地区唐代瓷器中一个创新[[品种]],古玩界称"唐钧"。在黑釉、茶叶末釉、酱褐釉或灰白釉等地釉上点缀出蓝色、天蓝色、黄褐色、灰紫色或乳白色彩斑,给人以天然造化、变化莫测之感。唐人南卓《羯鼓录》中就有"鲁山花瓷"的[[记述]]。<ref>[https://m.sohu.com/a/556008825_121124333/ 鲁山花瓷新品种——“鲁钧釉”瓷器研烧成功] , 手机搜狐网,2022年6月10日 </ref> ==基本介绍== 文博界把河南鲁山段店窑、郏县黄道窑、禹县下白峪窑、内乡邓窑及山西交城窑、陕西黄堡窑等处发现的花瓷[[产品]],通称为"鲁山花瓷"。鲁山花瓷创造了二液分相釉的新技巧,为黑釉瓷系的美化装饰开辟了新境界,使黑釉系瓷器出现了绚丽斑斓的窑变效果,开创了驰名中外的钧窑瓷窑变的先河。鲁山花瓷奇妙无比地[[出现]]大片彩斑,有的任意点抹,有的纵情泼洒,天机超逸,没有陈格,表现出大唐盛世的豪迈气魄,在"南青北白"瓷器格局中独树一帜,成为公私藏家的宠儿。 鲁山花瓷又名"唐代钧瓷、黑唐钧",因唐代鲁山所产的黑地、乳白、蓝斑一器三色的花釉瓷器而得名。唐南卓著《羯鼓录》载:唐玄宗与宰相宋璟谈论鼓事时说"不是青州石末,即是鲁山花瓷",自此"花瓷"或"花釉瓷"作为一种专指黑地(也有黄、黄褐、茶叶末色地)乳白蓝斑的[[瓷器]]在古籍中沿用至今,在古陶瓷界一提到花瓷就想到"唐明皇命名的鲁山花瓷"。 历史上的鲁山花瓷曾在中国陶瓷史上留有浓墨重彩的一笔;鲁山花瓷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高温窑变釉瓷器,以色彩[[绚丽]]、富于变化闻名于世,在我国釉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唐代制瓷业的一个伟大成就。 ==发展起源== 一、鲁山花瓷的发源地: 位于今平顶山市西北的鲁山、汝州、郏县和宝丰境内,宝藏着大量的长石、[[石英]](或玛瑙)、方解石、紫砂、铁矿石等制作陶瓷的原料以及用于陶瓷烧制的木材、煤炭等。以宝丰清凉寺为中心南到鲁山、北至汝州、东至郏县形成了庞大的古陶瓷产区,在这面积达3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已探明的古瓷窑址达百余处,生产的陶瓷品种达二十余种,著名的有花瓷和汝瓷。当地曾流传:"清凉寺到段店,一天进万贯"之说。闻名于世的鲁山花瓷和汝瓷被选入宫廷,成为当时的御用瓷,倍受唐玄宗、宋徽宗等历代[[皇帝]]的钟爱,成为一代名瓷。 鲁山段店窑窑址位于河南省鲁山县段店,[[遗址]]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20世纪70年代在鲁山段店古瓷窑址出土了大量的花瓷残片,被古陶瓷研究学者确定为鲁山花瓷窑址,鲁山花瓷,特指鲁山所产的一种黑地、乳白蓝斑的花釉瓷器,唐玄宗时期曾为宫廷御用瓷。鲁山花釉胎如坚石,釉质细润,蓝如宝石,云絮飘动,观之赏心悦目,史称鲁山花瓷,又曰"唐钧",是集观赏性和实用性于一身的珍品。 二、鲁山花瓷的历史地位及成就。 鲁山段店窑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段店这个地方在唐代烧造的花瓷是见于[[文献]]记载的。唐代《羯鼓录》中记载的"青州石末"指青州石末砚,"鲁山花瓷"是指羯鼓。段店窑烧的花瓷羯鼓,在唐代的礼乐祭祀中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是一等的,上世纪70年代,故宫博物院曾三次派人来鲁山段店,就是要找到《羯鼓录》中记载的鲁山花瓷残片,在第三次终于采集到了羯鼓残片,和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唐代鲁山花瓷腰鼓的胎、釉、装饰都是一致的,从而印证了现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唐代]]黑釉斑瓷羯鼓,即鲁山段店所产,同时也证实了鲁山段店在唐代是一个重要的产瓷区。这里制作的花瓷不仅被当时社会所重视,而且流传后世,故宫博物院的那件花瓷腰鼓被定为国宝级文物。 2006年,鲁山段店古瓷窑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国家文物保护单位。鲁山花瓷已被确定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鲁山花瓷之所以成为花瓷之首,是基于其首先成功运用窑变技术、庄重大气的造型艺术和优良的"瓷"质。鲁山花瓷器物的釉面分为底釉(以黑为多)和面釉(乳白、蓝斑块),其中面釉的蓝色在早期人们认为其呈色与青花瓷的着色剂--钴一样呈色,经过山东硅酸盐研究所和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化验[[分析]],鲁山花瓷的蓝色并不含钴,而是由于在烧制过程中的"窑变"而来,这种"窑变"是什么道理呢?研究人员通过光化学分析,发现唐花瓷蓝色面釉的釉层里有二种相,一种为连续相、另一种为分散在连续相中的无数个小液滴(固化的玻璃态液滴状)的弧立相,小液滴的直径峰值为80[[纳米]],无数个纳米级的小液滴对入射到釉面的可见光产生散射,从而使其呈现蓝色乳光,由此解开了花瓷窑变的妙秘。陶瓷界称这种"窑变"蓝釉为乳光釉。其实乳光釉的出现早在隋、唐就有,不过是窑工在烧窑中无意识烧出的个别瓷器而已,并没有注意他的重要性, "物以反常为妖" 甚至认为是不吉利的征兆,随手碰碎远扔。但有些窑工注意并重视到这种[[特殊]]的"窑变"现象,经试验成功,重复运用到黑釉瓷上,烧制出前所未有的人工创新品种--花瓷。 研究发现,鲁山花瓷的烧成温度在1250~1300℃范围内,其硬度、耐磨度很高,已达到现代瓷的[[标准]],更结实耐用。 三、鲁山花瓷的特点: 鲁山花瓷在釉色的搭配上采用黑地、乳白、蓝斑三色加之型制,使整个器物表现出大气、庄重、坚定和鲜明。 鲁山花瓷(唐钧)的特征大致可用"厚重"来概括,与其他瓷种相比,鲁山花瓷有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以釉层肥厚区别于当时的青瓷、白瓷和黑瓷,常有釉泪、釉痕、釉淌等凹凸现象,以"厚"著称。 其二,造型大多以丰润、圆满、浑实、庄重的风格出现,拒绝小巧、灵动、秀丽、乖巧、轻盈等。 其三,釉感坚实、强硬,有一种力感和动感。 其四,艺术魅力表现着合天地自然之美,无造作矫饰,厚润中张扬着恢弘和[[庄严]]。 四、鲁山花瓷现存藏品: 鲁山花瓷腰鼓存量极少,故宫博物院有清宫旧藏传世的瓷质腰鼓一件,长59厘米、口径22.2厘米,呈长圆筒形、两头粗、中间细。鼓身凸起棱形线玄纹七道,通体黑釉为地、饰以乳白、蓝色斑块,规则排列分布于全器。器物粗狂、凝重、豪放、斑块[[自然]]缥缈。 唐花釉瓷代表了中国北方当时瓷艺术的最高水平。因此鲁山花瓷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开发[[价值]]。然而由于历史的发展和时局的动荡,再加上鲁山县地形以山区居多,水路运输不畅,鲁山县唐朝时期临近都城洛阳得天独厚的人文环境不复存在一代名瓷--鲁山花瓷也渐渐被人遗忘。 恢复复原古老的鲁山花瓷烧制工艺难度极高,唐代花釉瓷器的烧制比较复杂,因为不同的釉料在高温下会有不同的膨胀[[系数]],在冷却时会有不同的收缩系数,因此,一种釉料覆盖在另一种釉料上,必须要求两者之间热胀冷缩的系数一样,才能达到完美的艺术效果。所以好的花釉瓷烧制是比较困难的,而花釉瓷的烧制成功,说明唐代制瓷艺人已掌握了调配釉料和复杂的施釉技术。 == 相关视频 == <center> {{#iDisplay:y0830ij98fl|480|270|qq}} <center>鲁山花瓷博物馆(新)</center> </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790 文物考古總論]]
返回「
鲁山花瓷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