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7.75.10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鹤顶兰 的原始碼
←
鹤顶兰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鹤顶兰.jpg|缩略图|鹤顶兰 [https://www.xian.com/upload/image/2019-09/09/27ce7_2ca1.jpg 原图连接][https://www.xian.com/huayu/51233.html 图片来源]]] '''鹤顶兰'''(学名:Phaius tankervilleae (Banks ex L'Herit. ) Bl.):植物体高大。假鳞茎圆锥形,长约6厘米或更长。叶2-6枚,互生于假鳞茎的上部,长圆状披针形,两面无毛。花葶从假鳞茎基部或叶腋发出,直立,圆柱形,长达1米,粗约1厘米,疏生数枚大型的鳞片状鞘,无毛;总状花序具多数花;花大,美丽,背面白色,内面暗赭色或棕色,直径7-10厘米;花瓣长圆形,与萼片等长而稍狭,先端稍钝或锐尖,具7条脉,但近边缘的脉分枝,无毛;唇瓣贴生于蕊柱基部,背面白色带茄紫色的前端,内面茄紫色带白色条纹,摊平后整个轮廓为宽菱形或倒卵形,比萼片短,宽3-5厘米,中部以上浅3裂。花期3-6月。 生于海拔700-1800米的林缘、沟谷或溪边阴湿处。广布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以及大洋洲。此花有栽培,具有较高的园艺价值。 ==形态特征== 鹤顶兰植物体高大。假鳞茎圆锥形,长约6厘米或更长,基部粗6厘米,被鞘。叶2-6枚,互生于假鳞茎的上部,长圆状披针形,长达70厘米,宽达10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收狭为长达20厘米的柄,两面无毛。 花葶从假鳞茎基部或叶腋发出,直立,圆柱形,长达1米,粗约1厘米,疏生数枚大型的鳞片状鞘,无毛;总状花序具多数花;花苞片大,膜质,通常早落,舟形,比花梗和子房长,先端急尖,无毛;花梗和子房长3-4厘米;子房稍扩大,无毛;花大,美丽,背面白色,内面暗赭色或棕色,直径7-10厘米;萼片近相似,长圆状披针形,长4-6厘米,宽约1厘米,先端短渐尖,具7条脉,无毛。 花瓣长圆形,与萼片等长而稍狭,先端稍钝或锐尖,具7条脉,但近边缘的脉分枝,无毛;唇瓣贴生于蕊柱基部,背面白色带茄紫色的前端,内面茄紫色带白色条纹,摊平后整个轮廓为宽菱形或倒卵形,比萼片短,宽3-5厘米,中部以上浅3裂;侧裂片短而圆,围抱蕊柱而使唇瓣呈喇叭状;中裂片近圆形或横长圆形,先端截形而微凹或圆形而具短尖头,边缘稍波状;唇盘密被短毛,通常具2条褶片;距细圆柱形,长约1厘米,呈钩状弯曲,末端稍2裂或不裂;蕊柱白色,细长,长约2厘米,上端扩大,正面两侧多少具短柔毛;蕊喙大,近舌形,宽约2.5毫米;药帽前端收狭而呈喙状,外表面具细乳突状毛;花粉团卵形,近等大。花期3-6月。<ref>[http://www.suntenor.com.cn/hhlb/lanke/1642.html 鹤顶兰 花的语言 倪秀丽 2019-10-24 21:53]</ref> ==产地生境== 生于海拔700-1800米的林缘、沟谷或溪边阴湿处。产[[中国台湾]]、[[福建]](平和、漳州)。[[广东]](饶平、翁源、仁化、信宜、蕉岭)、[[香港]]、[[海南]]、[[广西]](宁明、东兰、平南、龙州、蒙山、德保、资源、龙胜、兴安)、[[云南]](富宁、思茅、勐腊、双江、腾冲)和西藏东南部。广布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以及[[大洋洲]]。 ==生长习性== 性喜温暖、湿润、半荫蔽的气候,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微酸性土壤,忌干旱,忌瘠薄,轻耐寒冷,生长适温为18-25℃。冬季相对休眠,保持盆土微潮,不宜浇水太多。越冬温度应在6℃以上比较耐寒,冬季室温10度以上就不会受害。有时叶片受冻后可将叶片剪除,温度适宜时假鳞茎可以正常长出新叶并开花。 ==繁殖方式== 可通过无菌播种和组培法大量繁殖;一般以分株繁殖为多;常在春季新芽萌发前或开花后暂短的休眠期结合换盆进行分株;生长健壮的植株2-3年可以分株一次;将植株从盆中倒出,去掉旧营养土,再将生长密集的假鳞茎丛小心分开,分盆的条件是必须有2个以上的假鳞茎,或使每3个假鳞茎成一丛,并带有新芽,这样不影响开花。<ref>[https://www.xian.com/huayu/51233.html 鹤顶兰的繁殖方式以及作用用途 鲜家网]</ref> ==栽培技术== ===栽种=== 盆栽基质可用4份腐殖土、1份河沙或直接用[[碎苔藓]]或[[泥炭土]]3份、沙或碎苔藓1份;于春季新芽萌发之前换盆或换土;盆栽时盆下部1/4-1/3填充粗颗粒状的碎砖块、碎瓦片,以利盆土排水和透气;盆栽也可用园土、砂和腐叶土各1份混合使用,并施粪干或豆饼作基肥。把有新芽的假鳞茎一面向着盆沿,并留出生长2-3年的位置,栽种深度以使假鳞茎的下部1厘米左右埋入土中为宜。 ===施肥=== 由于该植物枝叶茂盛,生长势较强,需肥量比较多,除在培养土中添加部分基肥外,在生长旺盛期,应每2-3周追施一次液体肥料,秋末气温降低后停止施肥。 ===浇水=== 对环境湿度要求较高,夏季除保持盆土湿润外,还要经常周围喷水,以提高空气湿度。花后,植株有一个休眠阶段,此时,要适当控水,不要太潮。 ==多图==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180"> File:鹤顶兰10.jpg|鹤顶兰 [http://www.huamu.cn/upload/yuanyi/2017062921090317144.jpg 原图连接] File:鹤顶兰2.jpg|鹤顶兰 [http://img18.3lian.com/d/file/201709/15/4735deda0ba598465f40198246bd73b5.jpg 原图连接] File:鹤顶兰3.jpg|鹤顶兰 [http://pic.baike.soso.com/p/20090516/20090516185819-271347882.jpg 原图连接] </gallery> ===光温=== 温光调控。春夏秋之季可遮光50%左右;冬季不遮光或少遮光;在家庭室内可放在靠近向阳的窗子附近,最好每日有2-3小时的直射光;露地栽植射阳光有害,因其叶片较薄,会因日灼而变成褐色;夏天应盖遮阳网适当遮光;通常在中温或高温温室越冬,夜间最低温度在12℃以上;但据介绍栽培最普及的大花鹤顶兰抗寒能力较强,可短期忍受4℃左右的低温。休眠后,新芽萌发,可每月施2-3次15%的饼肥水。10月下旬入室后,要保持5℃以上的温度和较好的光照,温室内温度保持12℃左右,则2-3月开花。<ref>[http://www.cila.cn/tags/tag3410.html 鹤顶兰栽培技术景观网]</ref> ==园艺观赏== 鹤顶兰花期长,具芳香,是极好的室内盆栽花卉。这个属大约有50个物种,大多为地生兰,株型较大,有的株高可达1米,叶片也很大,有的种类叶片长达50厘米。鹤顶兰喜光,在亚热带地区,可以在直射阳光下生长,但气温不要太高。鹤顶兰的花序也很大,有时从假鳞茎中抽出的花葶就长达90厘米,每个花葶上生长着十几朵花。植株大,花朵中等大小,其呈管状的唇瓣非常有特色,极具观赏价值。鹤顶兰还具有令人愉快的芳香气息,是人们喜爱的盆栽花卉。 ==病虫防治== ===鞘锈菌=== 通常在叶的上下表面,较少在茎上出现凸起的小疱,内含黄色、橙色、锈色或甚至紫黑色的粉状[[孢子]]。锈病并不致命,叶亦不至死亡,但使植株生长衰弱。防治方法除剪去病叶外,可用65%代森锌粉剂500-600倍液或含铜杀菌剂喷洒。 ===白绢病=== 多发生于霉雨季节。初发病时、叶基布满白色茵丝.导致根茎腐烂。防治方法:去掉带菌盆土,撒上[[五氯硝基苯粉剂]]或石灰。根治方法:注意通风透光,盆土排水良好。严重的病株要烧毁。 ===炭疽病=== 终年都有,高温多雨季节更为猖撅,而以建兰感染尤多。病斑先从叶尖向根茎处延伸,初为褐色,然后逐渐扩大增多,出现许多干黑点,严重时导致整株死亡。防治方法:除积极改菩环境条件外,在发病期内,可先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500倍液喷治,每7-10天一次;然后再辅以1%等量式波尔多液,每半月一次,连续喷3-5次。介壳虫俗称“兰虱”。在高温多湿、空气流动不畅的情况下,繁殖最快。可于孵化期内用1%氧化乐果或1500倍50%马拉硫磺喷治。如盆数不多,亦可人工刷除。 <ref>[https://www.zjtcn.com/baike/hdlbcfz 鹤顶兰病虫防治 造价通网]</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鹤顶兰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