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3.58.40.17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黃竹坑道 的原始碼
←
黃竹坑道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D8D8E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黃竹坑道''' </p> |- |<center><img src="http://had18.huluhk.org/uploadedFile/17351408371520585182.pn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had18.huluhk.org/article-detail.php?id=142&lang=tc 圖片來自huluhk] </small> |} '''黃竹坑道'''(Wong Chuk Hang Road)是一條位於[[香港島]][[南區 (香港)|南區]][[黃竹坑]]的主要幹道,大部份路段為[[香港1號幹線]]的一部份。幹線部份西接[[香港仔海旁道]],東接[[香港仔隧道]]收費廣場及[[南風道]]的交匯處,為三線雙程分隔道路。至於交匯處以東,黃竹坑道在[[壽山村道]]交界接駁[[香島道]]前往淺水灣及赤柱區。<ref>[http://had18.huluhk.org/article-detail.php?id=142&lang=tc 黃竹坑道],huluhk</ref> 黃竹坑道設有一條跨過[[南朗山道]]交界的[[行車天橋]],稱為'''黃竹坑道天橋'''。天橋全長550米,雙程雙線分隔行車,耗資3億580萬港元興建,1998年10月動工,2001年12月通車。 ==歷史== 黃竹坑道歷史上屬於[[群帶路]]的其中一段,早於[[香港開埠]]前便已存在。1848年[[香港殖民地時期#香港政府|香港政府]]根據群帶路的基礎,修建連接[[香港仔]]至赤柱的道路,黃竹坑道即為道路的其中之一部份,屬於舊[[香島道]]的一部份。 1973年[[南風道]]通車後,香港仔一帶的車輛可經黃竹坑道、南風道及[[黃泥涌峽道]]來住港島其他地區,成為繼[[薄扶林道]]後香港仔一帶第二條往港島其他地區的通道。隨著1950年代至70年代黃竹坑發展成工業區、[[鴨脷洲大橋]]來回方向天橋分別在1980年和1994年建設完成以及[[香港仔隧道]]在1982年落成通車,黃竹坑道更見繁忙。直至2001年黃竹坑道天橋落成通車,讓車輛行經天橋而毋須途經地面的交通燈位,全線繁忙程度才略為舒緩。天橋早期只有東行有巴士行駛,2018年開始西行亦有巴士行駛。 ==事件== ===2010年黃竹坑道地底淡水管爆裂=== 2010年2月8日早上9時許,黃竹坑道一條地底淡水管突然爆裂,大量食水夾雜泥沙湧出,香港仔隧道來回線一度全線封閉,交通大擠塞,車龍長達2公里,水管經搶修後路面下午重開。由於該段水管使用只有16年,水管爆裂原因有待[[水務署]]進一步調查。 爆裂的是一條直徑60公分的鋼喉水管,在1994年鋪設,主要將淡水由[[銅鑼灣]][[掃桿埔]]送往黃竹坑[[配水庫]],全長600米,由於並非食水管,故未有住戶受影響。現場為黃竹坑道向香港仔隧道方向的休憩公園,公園內一截地底水管爆裂,大量淡水湧出,將依山坡而建的梯級沖毀,大量黃泥水流入黃竹坑道。 由於該段路面為低窪點,瞬間已水深1米,路面頓成澤國,來往香港仔隧道的車輛未能駛過,紛紛停下。警員到場封路,通知水務署派員前來關水掣及進行清理。受事件影響,區內交通嚴重擠塞,駛往香港仔隧道行車線大排長龍,超過20條巴士線及10條小巴線改道。經水務署職員搶修,在下午4時暫時重開慢線。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730 亞洲史地總論 ]]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黃竹坑道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