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9.229.20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黄杨球 的原始碼
←
黄杨球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s://p0.ssl.qhimgs1.com/sdr/400__/t019c932867921798b6.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image.so.com/view?src=360pic_normal&z=1&i=0&cmg=15484592.3014786224688900000.1638960545802.823&q=%E9%BB%84%E6%9D%A8%E7%90%83&correct=%E9%BB%84%E6%9D%A8%E7%90%83&ancestor=list&cmsid=ab79d6ce2b9fafabc91c65c0f77863d6&cmras=6&cn=0&gn=0&kn=0&crn=0&bxn=20&fsn=80&cuben=0&pornn=0&manun=29&adstar=0&clw=249#id=ea9a80b80827d111aef9f7d0ba8270f3&currsn=0&ps=83&pc=83 来自网络 的图片]</small> |} '''黄杨球'''(拉丁学名:Buxus sinica (Rehder & E. H. Wilson) )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 小枝略为四棱形,枝叶密生,树冠球形。单叶对生, 倒卵形或椭圆形,边缘具钝齿,表面深绿色,有光泽。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黄杨球 拉丁学名:Buxus sinica (Rehder & E. H. Wilson)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目:禾本目<ref>[https://tv.360kan.com/s?q=%E9%BB%84%E6%9D%A8%E7%90%83&src=svideo_top 黄杨球高清在线观看_],视频</ref> 科:[[黄杨科]] 属:[[黄杨属]] 分布区域:我国中部各省区 ==形态特征== 黄杨球为常绿乔木,冠幅可达5~8米,叶革质,正面呈深绿色,背面为浅绿色, 在严寒的冬天叶色碧绿,无落叶现象。该树叶有卵形或长椭圆形,长5~6厘米,宽4~5厘米, 叶缘呈浅波状,叶柄长1厘米左右。花浅黄色,直径为0.1~1厘米, 蒴果近球形,有4浅沟,直径1~2厘米,果嫩时呈浅绿色, 向阳面为褐红色,种子近圆球形,11月份成熟,成熟时果皮自动开裂, 橙红色追赶种皮的种子暴露出来,满树红果绿叶,远看近观,颇有情趣,景色怡人。 ==生长环境== 喜光, 亦较耐阴,适生于肥沃、疏松、湿润之地,酸性土 、中性土或微碱性土均能适应。 萌生性强,较耐修剪。扦插小苗以春、秋天栽植为佳, 三伏天在灌溉条件好的情况下生根率、成活率很高。 ==分布范围== 黄杨产我国中部各省区,海拔1300米以下山地有野生。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地多有栽培。 主要分布于河南、江苏、山东、四川等地,其中以河南省洛阳面积为大。 ==主要价值== 园林中常用作绿篱及背景种植材料,亦可丛植草地边缘或列植于园路两旁;若加以修建成型, 更适合用于规则式对称配植。在上海、杭州一带常将其修剪成圆球形或半球形, 用于花坛中心或对植于门旁。同时,亦是基础种植 、绿化和工厂绿化及会场装饰等。 ==栽培技术== 繁殖:以扦插为主,亦可播种繁殖。 扦插于春、夏进行均可,以6月梅雨季节扦插半成熟嫩枝发根较快,生长亦较好。 插后初期要搭棚遮荫,保持苗床湿润。 扦插苗生长速度远远大于播种苗。大叶黄杨通常培育成球形树冠再栽植。 管理:苗木移植多在春季3--4月进行,大苗需带土移栽。 主要管理工作是修剪整形。经修剪者,其枝条抽生极易,故一年需多次修剪,以维持一定树形。 == 參考來源 == {{Reflist}} [[Category: 370 植物学总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黄杨球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