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17.161.2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黑枕王鶲 的原始碼
←
黑枕王鶲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黑枕王鶲001.jpg | thumb | 300px | 黑枕王鶲 <br> [http://naturesys.com/bird/species/bird-049-00001/privacy.html 原圖鏈接] ]] [[File:黑枕王鶲002.jpg | thumb | 300px | 黑枕藍鶲(台灣亞種) <br> [https://taieol.tw/pages/74939 原圖鏈接] ]] '''黑枕王鶲'''(學名:Hypothymis azurea)為王鶲科黑枕藍鶲屬的鳥類。<ref>{{cite web|url=https://baike.baidu.com/item/%E9%BB%91%E6%9E%95%E7%8E%8B%E9%B6%B2 |title=黑枕王鶲簡介|date=|work=百度百科}}</ref>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菲律賓]]呂宋島。 ==簡介== *中文名黑枕王鶲<BR> *英文名Black-naped Monarch Flycatcher<BR> *拉丁種名azurea<BR> *物種代碼021851831<BR> *拉丁目名PASSERIFORMES<BR> *中文目名雀形目<BR> *拉丁亞目名<BR> *中文亞目名<BR> *拉丁科名Muscicapidae<BR> *中文科名鶲科<BR> *拉丁亞科名Muscicapinae<BR> *中文亞科名鶲亞科<BR> *拉丁屬名Hypothymis<BR> *中文屬名黑枕王鶲屬<BR> *拉丁亞種名<BR> *命名人(Boddaert, 1783)<BR> *原始屬Muscicapa<BR> *原始文獻Tab. Pl. enlum. Hist. Nat.: 41<BR> *模式產地Philippines <BR> *編號:3837<BR> *拉丁目名:PASSERIFORMES<BR> *中文目名:雀形目<BR> *中文科名:鶲科<BR> *拉丁科名:Muscicapidae<BR> *中文亞科:鶲亞科<BR> *拉丁亞科:Muscicapinae<BR> *中文屬名:黑枕王鶲屬<BR> *拉丁屬名:Hypothymis<BR> *拉丁種名:azurea<BR> *定名人:(Boddaert)<BR> *年代:1783<BR> *中文名:黑枕王鶲<BR> *ogenus:Muscicapa<BR> *原始文獻:Tab. Pl. enlum. Hist. Nat.: 41<BR> *模式產地:Philippines<BR> *英文名稱:Black-naped Monarch Flycatcher<BR> ==分佈== 資料來源:A Synopsis of the Avifauna of China (中國鳥類區系綱要) 黑枕王鶲台灣亞種(學名:Hypothymis azurea oberholseri)。分佈於台灣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台灣。 黑枕王鶲華南亞種(學名:Hypothymis azurea styani)。在中國大陸,分佈於[[廣西]]、[[廣東]]、[[海南]]、[[四川]]、[[貴州]]、[[雲南]]、[[福建]]、[[內蒙古]]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海南。 ==外部形值== 形態特徵:雌雄鳥外形不同。雄鳥身體背面及胸腹部都是天藍色,上喙基部、頭後各有一個黑色區塊,胸前有一條新月形的黑色窄帶。背部顏色較深,飛羽與尾羽黑色有深藍色邊緣,腹部及尾下覆羽白色,體側接近藍色。喙藍色,邊緣及喙尖黑色,跗蹠與趾藍色。雌鳥背部、翼及尾羽棕色,頭後及胸前沒有黑色,頭及胸部的天藍色較黯淡。某些族群的雄鳥在非繁殖季似乎與雌鳥羽色相近,但詳細狀況有待進一步求證。 ==鑑別重點== *雌雄體色略異。<ref>{{cite web|url=http://naturesys.com/bird/species/bird-049-00001/privacy.html |title=黑枕王鶲簡介|date=|work=自然系圖鑑}}</ref> *雄鳥全身寶藍色,上嘴基部及後頭頂黑色,上胸有黑色新月形橫斑,下腹部灰白色,翼及尾羽暗藍色。嘴為黑色,腳為黑色,眼黑色。 *雌鳥頭胸灰藍色,背、翼及尾羽褐色,餘皆與雄鳥同。 ==生態與生物學== 為[[台灣]]特有亞種,<ref>{{cite web|url=https://conservation.forest.gov.tw/0001742 |title=自然保育網|date=|work=行政院林務局}}</ref>普遍生活在1500公尺以下山區及平地之闊葉林、果園及竹林,或於濃密及蔓藤糾結的叢林間。基隆市山邊、[[台北]]植物園、內湖、[[松山]]、[[南港]]的山邊、[[新竹]]青草湖、清大皆有觀察紀錄。性好動,飛行敏捷,喜歡在陰濕的枝葉間活動,尋找昆蟲及蜘蛛為食,並飛捕空中的昆蟲,或於樹洞中啄出昆蟲。常單獨或成對活動,有時會混在其他混群小型鳥的外圍。在求偶期間,雄鳥會捕隻昆蟲,放置在牠認為適合築巢的樹杈上並鳴唱,吸引雌鳥至樹杈處吃蟲。雌鳥如果對這個巢位滿意會開始築巢,否則雄鳥則繼續重複這個行為,以找到適當的巢位。繁殖期間會以鳴叫及飛撲的方式,驅逐松鼠、大卷尾、伯勞、樹鵲等天敵。 *棲地與習性:全年維持固定的領域,成對在人為干擾較少的樹林或林邊灌木叢中活動,會在空中定點飛行啄食(hover) 枝葉上的小蟲,飛擊(sally) 飛過棲枝的昆蟲再回到同一停棲點等待,偶然也會覓啄(glean) 葉片間隱藏的小蟲。常和其它鳥種形成混合鳥群一起覓食。 *食性:以昆蟲為主食。 *鳴叫聲:常發出嘹亮的「回-回-回-」連續哨音,或用「急-急-」、「氣-氣-」等長音威嚇對手。雌雄鳥之間的聯繫多用「丕、 丕、」等短音,遇到天敵或受驚時會發出高而快速的「欺、欺、」短音。 *繁殖:繁殖季主要是在4月至7月之間,但有些個體較早開始繁殖,4月已有幼鳥。杯狀的巢築在樹枝分叉的地方,可能位於樹冠層中,也可能在灌叢裡,外層是樹葉與苔蘚等用[[蜘蛛絲]]纏繞築成,內部是撕成細條的草葉。一窩通常3枚卵,卵殼白色有紫褐色斑點,由雌雄親鳥分擔孵卵與育幼的責任,卵孵化需要14天,幼鳥10天即可離巢。 ==遷留型態== 黑枕王鶲在台灣屬於留鳥,為台灣的特有亞種。在[[台灣]]的分布很廣泛,但是各地的數量並不很高。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380 動物學總論]] [[Category:388 半索動物門;脊索動物門]]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黑枕王鶲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