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28.201.20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鼻旁窦 的原始碼
←
鼻旁窦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鼻旁窦</big> ''' |- | [[File:U=464583727,3069404560&fm=26&gp=0.jpg|缩略图|居中|[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606996695053&di=4e47a229a004c92dcb078a096a5cd135&imgtype=0&src=http%3A%2F%2Fdpic.tiankong.com%2Fmu%2Fbw%2FQJ8251136171.jpg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9%BC%BB%E6%97%81%E7%AA%A6&step_word=&hs=0&pn=6&spn=0&di=5830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464583727%2C3069404560&os=1361268872%2C325274018&simid=4227395706%2C649277632&adpicid=0&lpn=0&ln=519&fr=&fmq=1606986607148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3A%2F%2Fdpic.tiankong.com%2Fmu%2Fbw%2FQJ8251136171.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q7wg3tg2_z%26e3Bv54AzdH3Fp5rtvAzdH3Fdcm8d9_z%26e3Bip4s&gsm=7&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force=undefined 来自 百度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鼻旁窦(parannasal sinuses),又称副鼻窦或[[鼻窦]],为鼻腔周围颅骨(额骨、蝶骨、[[上颌骨]]、筛骨)内的含气空腔的总称,均有窦口与[[鼻腔]]相通。对发音起共鸣作用。鼻窦左右成对,共四对,分别称为额窦、上颌窦、蝶窦和筛窦。 ==基本信息== * 中文名:鼻旁窦 * 外文名:parannasal sinuses * 又称:副鼻窦或鼻窦 * 额窦:位于额骨骨弓深部 ==目录== * 1 概述: * 2 鼻旁窦的开口 * 3 鼻旁窦的作用 * 4 鼻腔及鼻窦的影像学检查 * 5 适应证 * 6 禁忌证 * 7 操作方法 ==概述== 1、又称副鼻窦,是鼻腔周围骨壁内的一些含气的腔,内表面覆以[[粘膜]],借小孔通鼻腔。鼻旁窦有额窦、上颌窦、蝶窦和筛窦。鼻旁窦能温润空气,并对发音起共鸣作用。 2、鼻旁窦的粘膜感染[[发炎]],其中以上颌窦炎最常见,因为上颌窦的开口在鼻腔的上部,因此渗出物容易潴留。 3、鼻旁窦与颅腔及眼眶有着十分密切的局部关系,[[鼻旁窦炎症]]时,常常导致颅内和眶的并发症。 ==鼻旁窦的开口== * 1.额窦(frontal sinus):位于[[额骨]]骨弓深部,开口于中鼻道筛漏斗处。 * 2.上颌窦(maxillary sinus):位于上颌骨体内,开口于[[中鼻]]道半月裂孔处。 * 3.蝶窦(sphenoid sinus):位于蝶骨体内,开口于蝶筛隐窝。 * 4.筛窦(ethmoid sinus):位于[[上筛骨]]迷路内,又分前、中、后筛窦。前、中筛窦开口于中鼻道,后筛窦开口于上鼻道。 * 鼻旁窦内衬有粘膜,与[[鼻腔]]粘膜相延续,均为纤毛柱状呼吸上皮,内含杯状[[细胞]]和[[腺体]]。鼻窦粘膜纤毛的运动方向朝向自然窦口,有利于窦[[内分泌]]物排出。 鼻腔粘膜的炎症常可蔓延至鼻旁窦引起[[鼻窦炎]]。如果[[炎症]]波及上颌窦,由于上颌窦容积大,开口位置高而小,自然引流不通畅,易成[[慢性炎症]],迁延不愈。 ==鼻旁窦的作用== 主要对发音起共鸣作用。此外,鼻旁窦具有[[丰富]]的[[血管]],可协助调节吸入空气的温度和湿度。还有减轻颅重的作用。 鼻腔及鼻窦的影像学检查 X线、CT和MRI影像学技术在鼻腔鼻窦疾患的诊治中起重要作用。在临床上,CT扫描常为[[鼻腔]]鼻窦疾患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冠状位高分辨率CT影像能较好地显示解剖变异和鼻窦炎。使用MRI检测鼻窦气体交换值得进一步研究。根据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对多数鼻腔鼻窦疾患可作出较为正确的诊断。 ==适应证== * 1、外鼻疾病了解外[[鼻肿瘤]],骨折及外伤情况。 * 2、鼻腔了解鼻腔肿物,异物的情况。 * 3、鼻窦了解鼻窦炎症、肿物、异物、骨折、解剖异常等情况。 * 4、鼻中隔了解鼻中隔畸形情况,影响鼻腔通气及鼻窦引流情况。 ==禁忌证== * 1、恶病质、体质过度虚弱者。 * 2、高血压患者,检查刺激有可能诱发脑出血者。 * 3、智力障碍的患者,不能理解及配合[[检查]]。 * 4、其他不能耐受检查者,如精神病患者。 ==操作方法== (一)鼻和鼻窦X线标准投照位置 1、枕颏位 又称华氏位、鼻颏位,可观察上颌窦、筛小房、额窦及面骨。由于投照时头部后仰,因此X线片上的上颌窦较实物略小。 2、枕额位 又称柯氏位、[[鼻额]]位,主要观察额窦。由于额窦几乎直接与胶片接触,因此很少变形,有利于观察额窦眼眶。此位置因岩骨与上颌窦重叠,故不能观察上颌窦。如果额、筛小房疑有液体,则投照时应取立位或坐位。 3、侧位 检查额窦、蝶窦及其前后深度较好,也可显示上颌窦、[[筛窦]],但两侧投影重叠。 4、颏顶位 又称颅底位、头颅轴位或Hertz位。根据投照X线方向又分颏顶位和顶颏位,也是耳卵孔位。主要观察颅底诸骨、鼻咽腔、蝶窦、颅中窝、[[外耳道]]、咽鼓管等,两侧髁状突在外耳道前方显示,与外耳道不重叠。 5、减角顶颏位 又称Welin位、颅底半轴位,可以很好地观察上颌窦后壁,清楚显示上颌窦后壁与眼眶侧壁各弧线。 6、鼻窦侧位 清楚显示额窦、筛小房、上颌窦与[[眼眶]]病变的深度情况,观察鼻咽、软腭比较满意。双侧上颌窦重叠,故观察不满意。 7、鼻窦左、右斜位 又称Rhese、Goalwin或Hodgson位,可将后组筛小房及视神经孔显示于眼眶内。据统计,视神经孔两侧对称者仅45%,40%的人双侧大小相差10%,其余15%的人双侧相差25%。 8、鼻窦改良斜位 又称Johnson和Dutt位,显示部位与斜位相似,优点是能避免眶底与筛房重叠,可观察完整的筛骨眶板。 9、硬腭咬合位 观察鼻前庭囊肿、腭部牙源性囊肿等,是显示硬腭、鼻前庭正面影相的方法。 10、张口枕颏位 主要观察蝶窦。体位与枕颏位同,不同的是投照时张口。 (二)鼻和鼻窦的CT检查 以冠状面扫描为基本位,一般以听眶线的垂直线为基准。听眶线即自外耳孔至眼外角的水平线,简称OM线。常规从外耳孔前2cm向前逐层扫描。该平面扫描显示窦口鼻道复合体最准确,所显示的解剖结构基本与功能性鼻内镜所见一致。 能否清楚的显示窦口鼻道复合体与三方面的因素有关:①扫描角度:患者取俯卧位,颈过伸,从额窦前缘至筛房前缘与听眶线垂直的冠状面扫描;②扫描层厚和层距:以3mm层厚、3mm层距为最佳,窦口鼻道复合体显示优良率可达100%;③应用高分辨率的骨算法,窗宽2000~2500Hu,窗位100~300Hu,可同时显示骨及软组织变化,一般不需增强扫描。而水平面扫描显示筛窦气房和蝶筛隐窝较佳。与听眶线平行扫描,一般鼻窦CT扫描层厚不超过5mm。 (三)鼻和鼻窦的MRI检查 MRI由于可直接多平面成像,并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能准确显示病变的范围,还可对一些病变作出鉴别,特别是肿瘤和炎症。MRI的流空效应可以直接显示血管,而反映出肿瘤内血管增多现象,如副神经节瘤及动脉瘤等其他血管性病变。牙内的汞合金及颅底皮质骨常在CT像上形成伪影而影响检查,MRI则无此缺点。MRI在鼻及鼻窦检查中最大的缺点是不能发现微细的骨改变,如骨增生、侵蚀和钙化<ref>[http://www.yixue.com/%E9%BC%BB%E6%97%81%E7%AA%A6 鼻旁窦”],医学百科, </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390 人類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鼻旁窦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