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9.234.5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M26潘興戰車 的原始碼
←
M26潘興戰車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M26潘興戰車'''<br><img src="https://i.ytimg.com/vi/_EoVdPMc6Yw/hqdefault.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www.mesotw.com/bbs/viewthread.php?tid=22858 圖片來自mesotw.com]</small> |} '''M26潘興坦克'''('''M26 Pershing'''),為[[美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和[[韓戰]]<ref>[https://www.epochtimes.com/b5/14/6/23/n4184070.htm 韓戰],大紀元</ref> 時期的[[重型坦克]]與[[中型坦克]],它延续了[[M3李戰車|M3李]]和[[M4雪曼戰車|M4雪曼]]用美国名将命名的传统,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名將[[約翰·潘興]]为名。潘兴是[[T20中型戰車|T20系列戰車]]的最终发展型,本计划取代[[M4雪曼戰車|M4雪曼]],却为漫长的开发和部署所累,仅参与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极为有限的战斗。由于其均衡的火力、装甲和机动性,历史学家将其列为二战第二优秀的坦克,仅次于[[豹式戰車]]。从M26潘兴发展出了包括[[M46巴頓坦克|M46]]、[[M47巴頓坦克|M47]]、[[M48巴頓坦克|M48]]和[[M60巴頓戰車|M60]]在内的巴顿系列坦克,共同构成[[美国陆军]][[装甲兵]]中坚力量长达50年。 == 參戰 == ===二战=== 1945年1月,首批20辆T26E3潘兴运抵[[安特卫普]],第3装甲师和第9装甲师各领取了10辆,车组在一个月内经过层层筛选和严格训练。2月25日起,第3装甲师和第9装甲师的潘兴投入战斗,在与[[虎式坦克]]和[[豹式戰車]]等坦克的交战中各有胜负。潘兴的首个损失发生在2月26日,第3装甲师第33装甲团F连一辆名为“火球(Fireball)”的T26E3重型坦克在把守[[埃尔斯多夫]]附近的路口时遭到一辆[[虎I坦克|虎式重型坦克]]于100码外的近距离伏击。虎式共开火三次,第一炮击穿了潘兴的炮盾,造成炮手和装填手阵亡;第二发击中炮管,炮膛中的炮弹因震动而走火,导致炮管损坏;第三发掠过炮塔右侧,打飞了指挥塔舱盖。虎式偷袭得手后试图倒车撤离,却卡在废墟中而被抛弃。“火球”经修复后于3月7日重返战线。 3月6日,第3装甲师进入[[科隆]],当第32装甲团接近[[科隆大教堂]]时,一辆埋伏的[[豹式戰車]]击毁了F连的一辆M4A1谢尔曼,三名车组阵亡。E连的T26E3潘兴参与了追击,在110米的距离上,潘兴率先开炮,命中豹式炮塔和侧面共三发,引爆弹药,全车焚毁。同日,D连和G连的两辆潘兴分别击毁了一辆虎式坦克和一辆四号坦克。但第33装甲团H连的一辆潘兴在科隆附近的小城[[尼赫尔]]被一辆[[犀牛式驅逐戰車]]击穿首下而烧毁,乘员安全逃生。 第9装甲师的T26E3潘兴在强渡[[莱茵河]]的[[戰利品行動]]行动中表现突出,并为夺取[[鲁登道夫大桥]]的步兵提供火力支援,阻止了德军工兵炸毁大桥,仅有一辆第9装甲师的M26在渡过[[鲁尔河 (马士河支流)|鲁尔河]]时被两发150毫米[[榴弹]]击伤行走机构而瘫痪。 除了这20辆潘兴之外,在整场战争中还有一辆属于第3装甲师的T26E4-1超级潘兴加装了从[[豹式戰車]]的首上切割下来的80毫米钢板作为附加装甲,有傳言第3装甲师的T26E4-1超级潘兴擊毀了一輛虎王,年僅十八歲的射手John "Jack" Irwin口述:当超级潘兴转过拐角时,虎王坦克先开炮,但打高了。之后潘兴开火,第一炮并没有击穿虎王坦克的正面装甲,之后虎王坦克衝向潘兴。虎王坦克爬过一个上坡,車體翻覆,被超级潘兴第二炮命中车底击毁。但是無法列入實質戰果,然而這是美軍虛報的戰鬥,並且提出當時配備虎二式戰車的德軍部隊中,離德紹最近的武裝親衛隊第502重戰車營(schwere SS Panzer-Abteilung 502)在柏林南郊菲爾斯騰瓦爾德(Fürstenwalde),距德紹160公里之遙。美軍攻克德紹後持續佔領,有很多時間可蒐證。但這樣極具宣傳價值的事件至今可資佐證的殘骸、照片、車輛編號全不存在,只憑該車當年僅十八歲的射手John "Jack" Irwin士兵口述。 [[太平洋戰場]]方面,1945年3月31日,美方报告有12辆潘兴(此时已定型为M26重型坦克)装船运往太平洋,准备参加[[冲绳岛战役]]。但由于各种延误,当这批潘兴坦克抵达[[那霸]]时已是7月21日,冲绳战事早已结束,潘兴没能赶上对日作战。由于出现过晚,日方情报机构对M26重型坦克的存在一无所知。[[硫磺岛战役]]和[[冲绳岛战役]]期间,日军时有报告遭遇正面装甲厚200~240毫米的“M1重型坦克(日本情报机构对[[M6重型坦克]]的称呼)”,可能是对M4A3中型坦克的误认。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總共生產了1,436輛,其中310辆部署至战场。 ===朝鲜战争=== 二戰結束後,美軍裝甲部隊進行重編,M26戰車在美軍全數繼續服役並改良成M26A1,主要改良點在更換具有炮膛排煙器以及[[炮口制退器]]的M3A1戰車炮以及強化縱向炮身穩定的M67A1炮架;到1950年的[[朝战]]時位於[[日本]]的美軍24步兵師緊急派遣至[[朝鮮半島]]迎戰[[朝鮮人民軍]],不過步兵師下轄戰車營配備的[[M24霞飛坦克|M24輕戰車]]很快證實75公厘短管戰車炮威力無力對抗[[T-34坦克|T-34/85]],因此美軍急忙從東京的軍械儲存場尋獲3輛狀況不佳的M26加以整修,並在1950年7月中旬運至[[晉州市 (韓國)|晉州]];不過這3輛M26在整修時[[引擎]]冷卻[[風扇]]皮帶沒有備料,因此是拿其他替代品湊合。這3輛戰車組成中戰車排並由山謬·富勒[[少尉]]指揮,不過很快的這些戰車就因引擎過熱,導致替代用冷卻風扇皮帶受高熱延展,連帶使得冷卻風扇無法正常轉動,很快的這幾輛戰車就因引擎過熱燒毀而通通放棄。 M26真正有所發揮的時間要等到1950年7月下旬大量M26運抵[[韓國]]後才開始,到1950年底運至韓國戰場的M26共有309輛,運抵韓國的M26以一個69輛的混編戰車營編制分配給6個美軍步兵師以及1個美軍海軍陸戰隊步兵師。另外每個步兵團還會分到一個連22輛戰車作為支援,美軍之所以不派出裝甲師,違反大戰經驗將戰車分割至個步兵單位的理由是韓國地形破碎鋪裝[[公路]]數量少,不適合戰車大規模展開發動攻勢,因此裝甲部隊退化回[[一戰]]的[[步兵]]支援地位。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590 軍事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M26潘興戰車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