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8.101.5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MEMS·NEMS谐振器技术 的原始碼
←
MEMS·NEMS谐振器技术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s://www0.kfzimg.com/sw/kfz-cos/kfzimg/16303950/b891a36a3be2f56a_s.jpg width="250"></center> <small>[https://search.kongfz.com/product/?dataType=0&keyword=MEMS%C2%B7NEMS%E8%B0%90%E6%8C%AF%E5%99%A8%E6%8A%80%E6%9C%AF&page=1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small> |} 《'''MEMS·NEMS谐振器技术'''》,作者: 张文明,胡开明著,定价: 298.0,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出版日期: 23-08-01,IN: 9787030757197。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微/纳机电系统(MEMS/NEMS)[[谐振器]]动力学设计理论、分析方法及应用技术。全书共9章,主要内括:MEMS/NEMS技术基础和MEMS/NEMS谐振器技术的发展历程与发展趋势;谐振器<ref>[https://www.sohu.com/a/437249757_120861174 什么是谐振器?谐振器与振荡器有什么区别?],搜狐,2021-01-12 </ref>的工作原理、谐振结构设计理论及分析技术;谐振器件制备涉及的材料、微纳加工工艺及技术;谐振器中存在的丰富非线性现象和复杂动力学行为;微纳尺度下的能量耗散理论、阻尼特性、作用机制及测试方法;谐振器中应用的各种振动激励与检测原理及技术;通道式MEMS/NEMS谐振器检测原理、动力学设计与分析技术;微纳尺度下谐振器件的模态弱耦合作用机制、谐振器设计及传感技术;谐振器中存在的典型失效模式与失效机理,以及多种可靠性评估方法和测试技术。 ==目录== 前言 第1章绪论1 1.1谐振器概况1 1.1.1谐振现象1 1.1.2基本特征与分类2 1.2MEMS/NEMS技术概述3 1.2.1MEMS技术4 1.2.2NEMS技术8 1.3MEMS/NEMS谐振器技术发展历程10 1.3.1MEMS谐振器技术11 1.3.2NEMS谐振器技术13 1.3.3NEMS谐振器的[[量子]]极限15 1.4MEMS/NEMS谐振器技术基础16 1.4.1结构设计技术16 1.4.2微纳加工技术18 1.4.3非线性现象与效应18 1.4.4耗散与阻尼机制19 1.4.5激励与检测技术 1.5MEMS/NEMS谐振器技术应用及前景 1.5.1智能传感21 1.5.2信息通信30 1.5.3生物医学<ref>[https://gkcx.eol.cn/special/1290?fromcoop=sougou&sort=1 生物医学],中国教育在线</ref>34 1.5.436 1.5.5量子[[技术]]40 1.5.6发展前景41 参考文献44 第2章谐振原理与结构设计52 2.1概述52 2.2谐振原理52 2.2.1弯曲振动52 2.2.2扭转振动55 2.2.3纵向振动56 2.2.4机电模型58 2.3动力学设计与性能参数59 2.3.1谐振频率59 2.3.2品质因子62 2.3.3动态范围 2.4谐振结构[[动力学]]设计与器件69 2.4.1梳齿结构70 2.4.2梁式结构73 2.4.3弦线结构79 2.4.4薄板结构83 2.4.5薄膜结构87 2.4.6球壳结构92 2.4.7扭转结构96 2.4.8通道式谐振结构97 参考文献101 第3章谐振器件材料与加工工艺107 3.1概述107 3.2硅基材料107 3.2.1单晶硅108 3.2.2多晶硅108 3.2.3无定形硅109 3.3硅化合物110 3.3.1[[二氧化硅]]110 3.3.2氮化硅111 3.3.3碳化硅112 3.4低维材料113 3.4.1碳纳米管113 3.4.2纳米线117 3.4.3石墨烯118 3.4.4二硫化钼121 3.5压电材料124 3.5.1机电耦合系数125 3.5.2氮化铝薄膜126 3.5.3PZT压电薄膜127 3.5.4氮化镓130 3.5.5铌酸锂132 3.6聚合物材料134 3.6.1工艺材料134 3.6.2结构材料135 3.7[[金刚石]]材料137 参考文献139 第4章非线性现象与动力学效应144 4.1概述144 4.2非线性因素145 4.2.1材料非线性145 4.2.2几何非线性146 4.2.3驱动非线性147 4.2.4阻尼非线性148 4.3刚度硬化与软化效应148 4.4双稳态现象151 4.5吸合现象152 4.5.1静电吸合效应153 4.5.2静态吸合失稳155 4.5.3动态吸合失稳156 4.6对称破缺现象158 4.6.1对称破缺的[[力学]]模型158 4.6.2对称破缺的作用机制159 4.7同步现象160 4.7.1耦合系统中的同步现象161 4.7.2同步效应的作用机制162 4.8随机共振现象1 4.8.1随机共振实验观测1 4.8.2随机共振机理165 4.9非线性模态耦合效应167 4.9.1模态耦合形式168 4.9.2模态耦合形成的力学机理171 4.9.3振幅饱和现象178 4.9.4内禀局域模179 4.9.5频率梳183 4.10[[频率]]稳定性187 4.10.1频率波动的原因187 4.10.2频率稳定性的作用机制189 参考文献193 第5章能量耗散机理与阻尼技术199 5.1概述199 5.2能量耗散的基本定义与表征0 5.3热弹性阻尼1 5.3.1滞弹性的基本概念与Zener耗散模型2 5.3.2LR热弹性阻尼模型3 5.3.3微尺度薄板热弹性阻尼特性9 5.4声波-热声子相互作用2 5.4.1Akhiezer阻尼221 5.4.2Landau-Rumer阻尼223 5.5声子-电子相互作用224 5.5.1谷内声子-电子散射224 5.5.2谷间声子-电子散射224 5.6耗散稀释效应225 5.6.1弦的耗散稀释226 5.6.2薄膜的耗散稀释228 5.7[[空气]]阻尼230 5.7.1滑膜气体阻尼231 5.7.2压膜气体阻尼236 5.7.3稀薄空气阻尼244 5.8液体黏滞阻尼246 5.8.1弯曲振动246 5.8.2扭转振动248 5.9锚点损耗机制与结构设计250 5.9.1匹配层方法251 5.9.2弯曲模态谐振器支撑损耗253 5.9.3体模态谐振器支撑损耗261 5.10声子隧道效应269 5.11表面耗散270 5.11.1表面层271 5.11.2表面化学效应273 5.11.3界面耗散物理机制276 5.11.4连续介质力学中的界面耗散277 5.11.5材料科学中的界面耗散278 5.11.6多层压电体谐振器的能量损耗279 5.12两能级系统引起的能量耗散281 5.12.1两能级系统隧穿模型281 5.12.2两能级系统引起的谐振器能量耗散283 5.12.3品质因子测量286 参考文献287 第6章振动激励与检测原理及技术294 6.1概述294 6.2振动激励原理与技术294 6.2.1[[静电]]激励295 6.2.2电磁激励299 6.2.3压电激励302 6.2.4介电激励303 6.2.5热激励307 6.2.6光梯度力激励313 6.3振动检测原理与技术315 6.3.1电容检测315 6.3.2压电检测317 6.3.3压阻检测318 6.3.4磁势检测321 6.3.5激光干涉检测322 6.3.6单电子器件检测323 6.3.7耦合谐振子检测324 振动激励-检测组合技术326 .1静电激励-电容检测327 .2静电激励-压阻检测329 .3电磁激励-压阻检测330 .4电热激励-压阻检测331 .5光热激励-[[光学]]检测333 6.5外围接口电路系统333 6.5.1开环检测系统334 6.5.2闭环自激系统335 参考文献336 第7章通道式MEMS/NEMS谐振器动力学设计与检测技术340 7.1概述340 7.2通道式MEMS/NEMS谐振器检测原理341 7.2.1颗粒性质检测341 7.2.2流体性质检测345 7.3流固耦合动力学设计348 7.3.1流固耦合动力学模型348 7.3.2谐振频率356 7.3.3能量耗散358 7.4动力学响应及稳定性360 7.4.1动力学建模与求解360 7.4.2稳定性分析365 7.4.3谐振频率分析368 7.4.4动态响应特性370 7.5测量[[误差]]产生机制与校正方法372 7.5.1质量测量谐振器动力学模型373 7.5.2颗粒振动特性分析375 7.5.3测量误差分析与校正378 参考文献382 第8章弱耦合谐振器设计及传感技术386 8.1概述386 8.2模态局部化机理386 8.3弱耦合谐振器动力学设计388 8.3.1弱耦合谐振器动力学模型388 8.3.2多自由度弱耦合谐振器件396 8.4谐振传感器动力学设计401 8.4.1传感机理401 8.4.2参数设计与性能分析403 8.4.3灵敏度调节406 8.5谐振传感器加工工艺与模态特性408 8.5.1器件加工工艺408 8.5.2器件模态特性411 8.6谐振传感器性能417 8.6.1幅频响应特性418 8.6.2[[传感器]]灵敏度4 8.6.3传感器分辨率423 参考文献423 第9章失效分析与可靠性技术426 9.1概述426 9.2失效模式与失效机理426 9.2.1断裂失效427 9.2.2疲劳失效429 9.2.3黏附失效432 9.2.4分层失效442 9.2.5吸合损伤444 9.2.6辐射效应444 9.3测试结构与寿命评估技术446 9.3.1疲劳测试技术447 9.3.2断裂测试技术451 9.4环境载荷下器件可靠性456 9.4.1振动可靠性457 9.4.2冲击可靠性461 9.4.3温度可靠性465 9.4.4湿度可靠性468 参考文献470 ==参考文献== [[Category:040 類書總論;百科全書總論]]
返回「
MEMS·NEMS谐振器技术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