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8.252.1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MG 151 的原始碼
←
MG 151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MG 151.jpeg|有框|右|<big>MG 151</big>[http://www.aviation-history.com/guns/mg151-1a.jpg 原图链接][http://www.aviation-history.com/guns/mg151.htm 来自 aviation 的图片]]] '''MG 151''' (MG151/15)机炮是一种由[[毛瑟]]兵工厂在1940研制的15mm口径机炮。该型机炮的1941年改型 MG 151/20 20mm机炮作为主要[[武器]]被广泛应用于二战时[[纳粹德国]]空军的多种[[战斗机]]、[[战斗轰炸机]]、[[夜间战斗机]]、[[攻击机]]以及轰炸机上。二战时[[意大利空军]]也在“5系列”战斗机上安装了MG 151/20机炮<ref>[https://www.sohu.com/a/390198645_457251 二战德国空军的航空机枪和机炮] ,搜狐,2020-04-22</ref>。 ==历史(MG 151/20)== 德国空军(LW)直至使用13mm的MG 131[[重机枪]]时,机枪火力与美国空军(USAF)大量使用的12.7mm的勃朗宁M2重机枪性能难分仲伯。随战事发展,美国采取加装更多的0.5寸重机枪提高火力,从2门增至4门至6门,甚至有安装8门M2的P-47战斗机版本。[[德国]]因金属原材料资源短缺,则在继续增加机枪口径的同时,走上了以“高爆弹”提升火力,而[[主机枪]](炮)基本数量维持3门(德国直列引擎[[螺旋桨]]战机一直在发动机空心主轴内加装1门主炮)不变的[[道路]];战争末期的喷气式Me 262甚至以4至6门MG 151/20为主武器,或改用2至4门30毫米MK 108为主武器,或2门30毫米高膛压的MK 103为主武器。 最初MG 151/15机枪作为主要武器安装在BF-109F-2上,因枪弹大型化,得以出现15mm[[高爆弹]],但此时高爆弹先采用[[钢]]坯锻制,后车削加工而成,因弹体[[容积]]有限,加工又过于复杂,较15mm动能弹威力提升有限,且不能大量装备。 随战机和轰炸机愈发大型化,皇家空军(RAF)在经过仔细考察后,决定跳过12.7mm/13mm/15mm口径,率先在其“飓风”和“喷火”战斗机上批量安装由[[瑞士]]厄利孔FF S发展而来的西斯潘诺20mm机炮。MG 151/15即便是有2.8克装药的15毫米高爆弹药也渐显力不从心,毛瑟公司遂在自家MG 151/15的基础上,将火炮与弹药一并全面改良,发展出MG 151/20[[机炮]],很快就成为Bf-109F-4战斗机的标准配置。直至MG 151/20机炮的位置被“莱茵金属公司”的30mmMK-108航空机炮取代,而莱茵金属公司仍沿用了毛瑟高爆弹的基础设计。 因MG 151/15机枪已大量装备德国空军,毛瑟对火力的升级煞费苦心。MG 151/20机炮以低成本,将提升火力并兼顾大批量生产的“高爆弹”在德国空军迅速普及,尽管[[弹头]]中的高爆装填导致了炮口初速下降,但事实证明以初速换高爆装药是划算的。 在设计MG 151/20弹体的几何尺寸时,毛瑟采用了相对简便的工艺,仅将MG 151/15的药筒颈部增大至20mm弹头的[[直径]](与MG-FF机炮可通用弹头),并将药筒长度缩短使这两种口径[[弹药]]达到相同长度。此举简化了将MG 151/15改装成MG 151/20的工序(仅需更换枪管后做略微调整),但此举也导致枪口初速从900m/s降低到800m/s,不过如果和MG FF相比,MG 151的枪口初速也算得到显著提高,从而使MG 151的[[弹道]]特性更好、命中率更高、[[射程]]更远。 毛瑟对20mm弹药的生产工艺也进行了优化,并没用沿用MG-FF的弹头设计。制造方面MG 151/20的20X82mm毛瑟弹使用与后来Mk 108的30X91mm毛瑟弹相同的高爆弹头制造工艺;弹头不再是金属切削而成,而是使用高强钢深冲压成薄壁试管型,装药后再在管口压入与炮管同口径的,集成了前弹带的引信;因此弹头是锥帽管身圆底,而非通常的流线型活塞底。这种工艺使得[[高爆弹]]头[[金属]]用量减少为75克仅为130克MG FF动能弹头的约一半,却可容下18.6克高爆装药或燃烧剂为联合王国版西斯潘诺20mm高爆弹6克装药的3倍,并且大幅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新的20mm高爆/燃烧弹药在作战中表现良好,据统计:除了类似B-17空中堡垒和兰开斯特之类的重型轰炸机以外,平均一般只需要命中18至20发MG 151/20mm弹药就可以击落一架4[[引擎飞机]],对于单引擎战斗机只需要4发命中,而对于B-17则需要命中25发才可击落。随着新的MG 151/20mm版本逐渐服役<ref>[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240119/ 锐不可当——战争雷霆德系空军枪炮介绍],哔哩哔哩, 2020-8-1</ref>,在1942年时MG 151/15mm版本全部被升级为20mm版本。但随着盟军轰炸机的大型化,20mm毛瑟弹也渐显疲态,后德国空军在众多新式机[[载武器]]中选中了中压速射的MK 108,能以650发/分钟的高射速泼洒被称为“飞雷/Minengeschoss”的30mm高爆弹头(330克,其中装药85克,相当于半枚在中国广泛使用和仿制的M24木柄手榴弹),兼顾空战和[[拦截轰炸机]],并大量换装直至战争结束。 因德国空军将毛瑟式高爆弹作为其主要弹种(英美主要使用[[动能弹]]),并且将机炮集中靠近机身轴线配置,包括发动机同轴的一门、翼根的两门(有时还加上机鼻的两门)通过协调器穿过螺旋桨扇面发射(英美将机枪、炮配置在[[螺旋桨]]扇面外的翼中),强大且集中的火力成为一批击坠数上百的王牌飞行员手中的利器。 1943年8月,800门MG 151/20机炮由潜艇运入[[日本]],后被安装在388架日本陆军航空队的Ki-61式战斗机上。 MG 151/20机炮也被安装在意大利空军的马基MC-205、菲亚特G.55[[战斗机]]和雷贾尼Re.2005战斗机上。 ==战后应用== 二战后,大量缴获的和拆解的MG 151/20机炮被许多国家获得并安装在本国的战斗机上。[[法国空军]]和法国陆军航空队对MG 151/20机炮进行了改装并安装在H-21C型攻击/运输直升机和HSS-1直升机上作为舱门机枪使用。法国制MG 151/20机炮也出口到[[葡萄牙]]、[[罗德西亚]]和南非并安装在云雀III型[[直升机]]上。 ==视频== ===<center> MG 151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Best of MG151-战争雷霆击杀集锦</center> <center>{{#iDisplay:b0701ulky3r|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590 軍事總論]]
返回「
MG 151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