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3.58.224.4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YAL-1機載雷射系統 的原始碼
←
YAL-1機載雷射系統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YAL-1機載雷射系統'''<br><img src="https://www.easyatm.com.tw/img/a/893/nBnauM3X1UTN4gzN5czN0Yz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3czL2A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easyatm.com.tw/wiki/YAL-1%E6%A9%9F%E8%BC%89%E9%9B%B7%E5%B0%84%E7%B3%BB%E7%B5%B1 圖片來自百科知識]</small> |} '''波音YAL-1'''('''Boeing YAL-1 Airborne Laser''')是一個裝設於改裝的[[波音747-400波音747-400F]]、脉冲功率達[[兆瓦]]<ref>[https://www.convertworld.com/zh-hant/power/megawatt.html 兆瓦],convertworld.com</ref> 級的[[氧碘化學激光器]](chemical oxygen iodine laser)武器系統,可以攔截戰術[[彈道飛彈]]。'''YAL-1A''' 設計於2004年由美國國防部開始研发。最早機載雷射有過低能量雷射的原型機裝置在波音NKC-135A機上,並於1980年代實驗中“擊落”許多飛彈。但由於未达到预期效果該機型研发计划於2011年取消,並於2012年2月14日飛往位於[[亞利桑納州]][[土桑]][[戴維斯-蒙森空軍基地]](Davis–Monthan AFB)旁的飛機墓地封存。 == 概觀 == [[機載雷射]](ABL)並不能貫穿或擊碎目標,而是加熱正处于上升段的飛彈尤其是其燃料舱外殼,使其在高速飛行的壓力下無法承受而自行瓦解。而对于已进入中、末段飞行的弹头,因弹头均有抵抗再入大气时的高温的能力,则无明显效果。如果驗證成功,第一批就有七架ABL 747將建造,並且派往兩個潛在威脅區。 最初預定2008就要服役,但是技术问题和成本問題拖慢計畫。目前的原型機期望在2009完成測試。測試中收集的資料將助於最終設計計畫,並希望幾年後投入實戰現役。 計畫中由MDA和空軍聯手打造兩架原型機,之後空軍接手後序研發。 在1980年代實驗中擊落許多飛彈,包括有:击落挂在钢丝滑索上以60公里时速“飞行”的飞弹模型;聚焦于一枚10公里处灌满燃料停留在地上的“大力神”飞弹的燃料舱段将其击落;2000年后聚焦系统终于有所发展,可以在迫击炮弹高抛飞行至最高点时的数秒内对其跟踪照射并将其引爆。 === 對抗 ICBM 或 TBM === ABL原始設計是對抗[[戰區彈道飛彈]](TBM),战区彈道飛彈飛行速度和距離都小於[[洲際彈道飛彈]](ICBM)。但MDA最近建議ABL 但MDA最近建議ABL 可能可以對抗ICBM於它的發射上升時期。前提是必須更靠近ICBM飛彈至距其发射场300公里至600公里,而且不能飛行在防空炮火區域。对于射程动辄上万公里,多部署于内陆并严加防范地区的ICBM,显然不切实际。液體燃料的ICBM外殼更薄而且推升時段比TBM更長,也許更容易摧毀。 也許ABL達成了設計目標,可以在600公里外摧毀液體燃料的ICBM。但是不幸的是根據2003年美國物理協會發表於[[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報告,多數情況下对ICBM的攻擊难以超過300km。且前提是必須更靠近ICBM飛彈至距其发射场300公里至600公里,而且不能飛行在防空炮火區域。对于射程动辄上万公里,多部署于内陆并严加防范地区的ICBM,显然不切实际。 === 攔截過程 === ABL使用[[紅外線]]感測器展開對飛彈的探索,在發現目標之後三道低功率追蹤雷射會用來協助計算飛彈的航向、速度、瞄準點以及大氣擾動。因為大氣擾動會使雷射光速偏斜,ABL有光學適應性透過補償元件來抵銷大氣擾動。主雷射炮設在機頭的多向炮塔內,可以發射3到5秒持續破壞到飛彈內部。ABL設計上不能攔截飛彈於終端、下降段、飛行段,因為雷射必須在目標數百公里內才有威力。所以發射機會只有8到12秒,勉強有兩次射擊機會。 === 實戰操作方式 === ABL使用類似火箭的化學燃料產生雷射能量。目前每架可以攜帶發射20發的燃料,低能量發射對付小飛彈時可以發射40發,一定要降落時才能補充燃料不能用空中加油。計畫中每次出擊還要有戰機和電子干擾機護航。ABL是一種防禦性武器所以必須以8字型繞圈飛行儘量滯留於空中靠近敵軍飛彈可能上升之處。飛機燃料可以用空中加油儘量延長滯空時間。 === 飛彈之外的目標 === 理論上,ABL可以對付飛機,[[巡弋飛彈]],低軌道衛星(參見[[反衛星武器]])。然而,這不是設計中的考量,能否成功還是未知。ABL的紅外線瞄準儀是設計瞄準上升段的[[彈道飛彈]]排出的熱訊號。[[衛星]]和[[戰鬥機]]的熱訊號太小能否鎖定是有問題的。 科學家關切協會分析ABL潛力時表示可能可以攔截低軌道衛星只要目標鎖定系統可行的話。 === COIL氧碘化學雷射器 === 本系統最重要的就是COIL雷射,共分成六個模組,每個都和一部[[SUV]]一樣大。每個約重6,500磅(3,000公斤)。開火時,五秒鐘所發出的能量等於一個美國家庭一小時的用電量。 == 研發情形 == 本專案1996年由空軍開始 為了降低研發風險而和波音ABL小組合作。2001,專案轉為MDA和武獲案,宣告以實戰為研發目的。 系統研發已經完成於波音整體防衛系統公司提供的飛機上,波音負責專案管理和系統整合。[[諾斯洛普·格魯門公司]] 支援研發COIL部分,[[洛克希德]] 支援研發機鼻炮塔和[[火控系統]]。 2001年一架退役的印度航空747-200被美國空軍買下,而且卸下機翼後從Mojave機場運到[[愛德華空軍基地]] 在基地的飛行測試中心系統整合實驗室(SIL)重組完成,用於測試各種元件。SIL建造了第一個COIL於模擬高度環境中測試,把計畫帶到一個新階段,雷射進行了50次測試,完成了耐久性測試。由於結果完全合格所以裝入飛機。完成全套測試後,實驗室把它拆下,之後這架747-200也被報廢。 波音2002年改裝了一架747-400F,2002年7月18日在波音[[堪薩斯州]]的威奇托廠首飛。之後COIL雷射在2004年進行地面試射成功。YAL-1被編入愛德華空軍基地417飛行測試中隊「空中雷射綜合測試軍」。 除了COIL,本系統還包含了兩千瓦級目標鎖定照明雷射,供瞄準用。2007年3月15日,YAL-1成功於飛行中發射照明雷射,擊中目標。目標是一架[[C-135|NC-135E]]「大牛」(Big Crow)測試機;該機特別被畫上了標靶圖案供射擊。本測試證明系統有能力擊落空中目標並抵銷大氣層扭曲現象。 下一階段測試稱為 "替換高能雷射"(SHEL),將換上真正COIL,從用照明雷射變成用攻擊雷射射擊。2007年,COIL已經裝上YAL-1開始本階段測試。 == 实用价值 == [[激光反导]]原本是時任美國總統[[雷根]]宣称的[[星際大战计划]]中的主要部分,试图通过在地面和太空部署大功率激光武器,并通过反射镜卫星将射程延至数千公里以外,从而对洲际导弹的整个上升、中段、再入大气各步形成全面威胁。但建成的最大功率兆瓦级激光器实用中仍显功率不足,只能通过选择薄弱目标、延长照射时间,才得以在80年代實驗中“擊落許多飛彈”。同时激光的远程聚焦和反射镜精度也存在难以解决的问题,实验多在数公里至数十公里对低速和静止目标进行。 而另一方面,雷根对尚未成功的[[星際大战计划]]反复高调宣传,使苏联展开对类似武器的开发,并投入巨资,制造出如1MW级的[[Polyus_(spacecraft)]]“极地-斯泰基”天基激光飞船(试制品因1987年5月13日的发射失败摧毁,整个计划因苏联解体而终止)。有认为使苏联陷入对此类武器的竞赛,并耗费大量资源,最终拖垮经济,才是[[星際大战计划]]的目的。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590 軍事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YAL-1機載雷射系統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