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收入分配是一個專有名詞。

中國文字是歷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1]。也是至今通行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種文字像漢字這樣經久不衰。 從甲骨文發展到今天的漢字,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文字的發展經過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2]、草書、楷書、行書等書體演變。

目錄

名詞解釋

收入分配,就是對一定時期的生產成果進行的分配。收入分配是企業資本的提供者對收益總額進行的分割,它主要是以企業的稅息前利潤(即利息、所得稅和淨利潤)為對象在各利益主體間進行的分割。

收入分配的類型

收入分配的類型分為國民收入分配和個人收入分配兩種類型。

第一,國民收入分配的兩個層次: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初次分配是國民收入在生產過程當事人之間的分配。經過初次分配,國民收入分解為勞動報酬,企業收入,政府收入(間接稅);再分配是初次分配基礎上的再次分配,又稱第二次分配。再分配的基本途徑有:(1)國家憑藉行政手段進行的強制性再分配。主要手段是賦稅制度(所得稅,遺產稅等)和財政轉移支付。(2)自願性的再分配,如捐助,贈與等。

國民收入分配的原則有:一是國家,企業和個人三者利益統一的原則,二是投資與消費相協助的原則。

第二,個人收入是社會成員在一定時期從各種渠道獲得的收入總和。個人收入分配的原則有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和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當前調節收入分配關係的政策措施有:1、把「蛋糕」做大;2、千方百計增加農民的收入;3、加快西部大開發;4、打破行業壟斷;5、懲治腐敗,整頓市場秩序;6、加大稅收監管和調節力度;7、健全社會保障體系。

收入分配兼顧效率公平的措施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剛剛過去的2017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全面完成並好於預期。居民收入增長7.3%,增速均比上年有所加快;城鎮新增就業1351萬人,失業率為多年來最低。同時,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

在收入分配中如何兼顧效率與公平?代表委員們表示,應從穩定就業、創新分配機制、提高保障水平等多方面着力,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

個稅改革可能是短期內、最直接的調整收入分配的辦法,但是從長期來看,國民收入再分配必須更加注重公平,不斷健全以基本公共服務為重點的民生保障制度。

收入分配製度

收入分配製度是指收入分配交易規則的總和.是以規則和條文體現出來的各個分配主體之間的權力與利益的關係。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收入分配主體一般是由三大利益集團構成,即工人(勞動力所有權)、僱主(生產資料所有權)和政府(公共政治權利)三者共同分割國民收入。

收入基尼係數

收入基尼係數其具體含義是指,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於進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所占的比例。基尼係數最大為「1」,最小等於「0」。前者表示居民之間的收入分配絕對不平均,即100%的收入被一個單位的人全部占有了;而後者則表示居民之間的收入分配絕對平均,即人與人之間收入完全平等,沒有任何差異。但這兩種情況只是在理論上的絕對化形式,在實際生活中一般不會出現。因此,基尼係數的實際數值只能介於0~1之間,基尼係數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基尼係數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國際上通常把0.4作為貧富差距的警戒線,大於這一數值容易出現社會動盪。

用基尼係數分析居民收入的差異,是一種比較普通的方法。其特點:一是方法本身具有科學性。基尼係數的計算是將社會經濟現象數學化了的辦法,能從整體上反映居民集體內部收入分配的差異程度。二是基尼係數反映收入分配的差異程度精確、靈敏,可以反映差異程度細微的和連續的變化。三是基尼係數在經濟工作中可以作為一個綜合經濟參數,納入國家的計劃管理和宏觀調控之中。四是基尼係數在國際上應用廣泛,便於在實際工作中加強橫向比較,學習和借鑑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經驗。

術語解釋

收益總額是反映企業淨利潤與其他綜合收益的合計金額。會計學上講的收益是指根據企業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以銷售產品或提供勞務所獲得的銷售收入,減去為實際銷售收入所支出的成本得出的。

所得稅是各地政府在不同時期對個人應納稅收入的定義和徵收的百分比不盡相同,有時還分稿費收入、工資收入以及偶然所得(例如彩票中獎)等等情況分別納稅。

淨利潤是指企業當期利潤總額減去所得稅後的金額,即企業的稅後利潤。所得稅是指企業將實現的利潤總額按照所得稅法規定的標準向國家計算繳納的稅金。它是企業利潤總額的扣減項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