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寒夜·留滞常思动」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File:陈师道诗集x.jpg|230px|缩略图|右|<big>陈师道(研究)</big> [https://www.kfzimg.com/sw/kfzimg/3422/02efc5333a2c1d683e_s.jpg 原图链接] [htt…”)
 
 
行 3: 行 3:
 
[http://book.kongfz.com/254814/966746185/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http://book.kongfz.com/254814/966746185/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寒夜·留滞常思动'''》是[[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陈师道作品之一。
+
 《'''寒夜·留滞常思动'''》是[[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 陈师道]][[ 作品]] 之一。
  
 
 陈师道于词颇自推许,自称"余它文未能及人,独于词自谓不减秦七黄九。"(《书旧词后》)。但他现存的作品,很少精彩之作,不能和他自己的估价相称。他的[[散文]]较有成就,[[纪昀]]评为"简严密栗,实不在李翱、孙樵下。"(《[[四库全书总目]]》)<ref>[http://www.doc88.com/p-0704737822808.html 四库全书概述及其利用],道客巴巴,2013-04-14 </ref>。
 
 陈师道于词颇自推许,自称"余它文未能及人,独于词自谓不减秦七黄九。"(《书旧词后》)。但他现存的作品,很少精彩之作,不能和他自己的估价相称。他的[[散文]]较有成就,[[纪昀]]评为"简严密栗,实不在李翱、孙樵下。"(《[[四库全书总目]]》)<ref>[http://www.doc88.com/p-0704737822808.html 四库全书概述及其利用],道客巴巴,2013-04-14 </ref>。
行 20: 行 20: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陈师道(1053年~1102年1月19日),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 三司盐铁副使陈洎之孙,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ref>[https://www.sohu.com/a/130133317_372439 【知识点】江西诗派 ],搜狐,2017-03-24</ref>重要作家。
+
 陈师道(1053年~1102年1月19日),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 三司盐铁副使陈洎之孙,北宋时期大臣、[[ 文学家]] ,"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ref>[https://www.sohu.com/a/130133317_372439 【知识点】江西诗派 ],搜狐,2017-03-24</ref>重要作家。
  
 
==人物评价==
 
==人物评价==

於 2024年5月24日 (五) 22:56 的最新修訂

寒夜·留滯常思動》是北宋時期大臣、文學家陳師道作品之一。

陳師道於詞頗自推許,自稱"余它文未能及人,獨於詞自謂不減秦七黃九。"(《書舊詞後》)。但他現存的作品,很少精彩之作,不能和他自己的估價相稱。他的散文較有成就,紀昀評為"簡嚴密栗,實不在李翱、孫樵下。"(《四庫全書總目》)[1]

寒夜·留滯常思動

作者簡介

陳師道(1053年~1102年1月19日),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後山居士,徐州彭城(今江蘇徐州市)人, 三司鹽鐵副使陳洎之孫,北宋時期大臣、文學家,"蘇門六君子"之一,江西詩派[2]重要作家。

人物評價

陳師道模仿杜甫句法的痕跡比黃庭堅來得顯著。他想做到"每下一俗間言語"也"無字無來處",他曾經說自己做詩好像"拆東補西裳作帶",又說:"拆補新詩擬獻酬",這也許是老實的招供。因此,儘管他瞧不起那些把杜甫詩"一句之內至竊取數字"的作者,他的作品就很犯這種嫌疑。他的情感和心思都比黃庭堅深刻,可惜表達得很勉強,往往格格不吐,可能也是他那種減省字句以求"語簡而益工"的理論害了他。假如讀"山谷集"好像聽異鄉人講他們的方言,聽他們講得滔滔滾滾,只是不大懂,那末讀"後山集"就仿佛聽口吃的人或病得一絲兩氣的人說話,瞧着他滿肚子的話說不暢快,替他干着急。只要陳師道不是一味把成語古句東拆西補或者過分把字句簡縮的時候,他可以寫出極朴摯的詩。

視頻

寒夜·留滯常思動 相關視頻

陳師道讀詩版
書法欣賞 行書 陳師道《十七日觀潮》漫漫平沙走白虹 瑤台失手玉杯空

參考文獻

  1. 四庫全書概述及其利用,道客巴巴,2013-04-14
  2. 【知識點】江西詩派 ,搜狐,2017-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