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洲镇中心初级中学」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行 1: 行 1:
 
+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
|<center><img src=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618/2ecdbeaf992a49b2802de47c172611d1.jpeg width="300"></center>
 +
<small>[https://www.sohu.com/a/321356812_660358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
  
 
'''中洲镇中心初级中学'''以“为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办学理念,以“师生快乐、家长满意、社会认可”为办学目标,以“管理求精细、德育求内涵、教学求质量、教研求实效、后勤求满意、体艺求素养”为抓手,以“励志、勤学、明理、乐行”为校训<ref>[https://www.sohu.com/a/31337348_162758 校训 学校重要的文化符号],搜狐,2015-09-10</ref>,以“守朴、求真、尚美”为校风<ref>[http://zenghuino1.blog.sohu.com/145981535.html 校风建设主要是靠自我约束],搜狐博客,2010-03-13</ref>,以“敬业、乐教、善导”为教风,以“乐学、善思、有恒”为学风,[[建设]]“精美”工程,培养“勤乐教师”,培育“勤乐学子”,营造“勤乐课堂”,形成”勤乐校园”,努力推进学校走上“以德立校,质量强校,文化润校,特色亮校”的勤乐文化特色[[发展]]之路。
 
'''中洲镇中心初级中学'''以“为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办学理念,以“师生快乐、家长满意、社会认可”为办学目标,以“管理求精细、德育求内涵、教学求质量、教研求实效、后勤求满意、体艺求素养”为抓手,以“励志、勤学、明理、乐行”为校训<ref>[https://www.sohu.com/a/31337348_162758 校训 学校重要的文化符号],搜狐,2015-09-10</ref>,以“守朴、求真、尚美”为校风<ref>[http://zenghuino1.blog.sohu.com/145981535.html 校风建设主要是靠自我约束],搜狐博客,2010-03-13</ref>,以“敬业、乐教、善导”为教风,以“乐学、善思、有恒”为学风,[[建设]]“精美”工程,培养“勤乐教师”,培育“勤乐学子”,营造“勤乐课堂”,形成”勤乐校园”,努力推进学校走上“以德立校,质量强校,文化润校,特色亮校”的勤乐文化特色[[发展]]之路。

於 2024年5月18日 (六) 11:20 的最新修訂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中洲鎮中心初級中學以「為每一個學生的健康成長服務,為每一個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為辦學理念,以「師生快樂、家長滿意、社會認可」為辦學目標,以「管理求精細、德育求內涵、教學求質量、教研求實效、後勤求滿意、體藝求素養」為抓手,以「勵志、勤學、明理、樂行」為校訓[1],以「守朴、求真、尚美」為校風[2],以「敬業、樂教、善導」為教風,以「樂學、善思、有恆」為學風,建設「精美」工程,培養「勤樂教師」,培育「勤樂學子」,營造「勤樂課堂」,形成」勤樂校園」,努力推進學校走上「以德立校,質量強校,文化潤校,特色亮校」的勤樂文化特色發展之路。

校園諮詢

中洲鎮中心初級中學召開村校共育聯席會議

近日,中洲鎮中心初級中學召開村校共育聯席會議。中洲鎮黨委委員鄧珊珊、中洲鎮派出所教導員李序樣同志到會指導。該校全體行政班子成員、中洲鎮11個村委負責人參加會議,會議由中洲鎮中心初級中學黨支部副書記劉迎光主持。

校長致辭

會上,中洲鎮中心初級中學高遠軍校長首先對各位領導、各村委負責人在百忙之中蒞臨該校出席聯席工作會議表示衷心感謝。他指出,一直以來學校堅定不移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認真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學校召開此次聯席工作會議的目的是加強學校與村委及各部門的溝通與合作,促進農村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隨後,高校長還向與會人員扼要介紹了該校的辦學理念、辦學概況及辦學成果,並重點就學校在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留守兒童教育、交通安全教育、學生騎行電動車問題及校園環境周邊整治等方面教育概況向與會人員作了匯報,並提出了相關困惑,請與會人員共同把脈診斷,共商大計。高校長表示,今後學校將繼續深化改革、創新發展,加強與家委會的溝通與協作,共同推動學校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

互動交流

隨後,在交流互動環節中,與會人員踴躍發言,分別就學校學生騎電動車問題、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學生安全保障、家校溝通方式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交流,為學校的教育和發展紛紛建言獻策。

參考文獻

  1. 校訓 學校重要的文化符號,搜狐,2015-09-10
  2. 校風建設主要是靠自我約束,搜狐博客,2010-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