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金融论纲」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大金融论纲'''》,陈雨露,马勇 著,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中华人民…”)
 
 
行 1: 行 1:
 +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
|<center><img src=https://www0.kfzimg.com/G06/M00/C7/CE/p4YBAFqYQW-ALnldAAByfqBpkV0105_s.jpg width="260"></center>
 +
<small>[https://book.kongfz.com/472611/6961465869 来自 孔夫子网 的图片]</small>
 +
|}
 +
 
 《'''大金融论纲'''》,陈雨露,马勇 著,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大金融论纲'''》,陈雨露,马勇 著,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於 2024年5月18日 (六) 18:45 的最新修訂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大金融論綱》,陳雨露,馬勇 著,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成立於1955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成立的第一家大學出版社[1]。2009年獲首屆全國百佳圖書出版單位榮譽稱號,2017年和2021年連續兩屆再度獲中國出版政府獎先進出版單位獎,是中國最重要的高校教材和學術著作出版基地[2]

內容簡介

《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大金融論綱》基於「大金融」命題的四大基本內涵,從一個長期視角全面審視了全球範圍內金融體系發展的歷史規律和演變趨勢,並對現代金融體系下一國金融競爭力的核心決定因素——效率性、穩定性和危機控制能力——進行了系統研究。《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大金融論綱》指出,效率性決定金融體系的「活力」,穩定性決定金融體系的「彈性」,而危機控制能力則決定金融體系的「張力」,三大因素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了現代金融體系競爭力的三大核心支柱。《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大金融論綱》以縱向的歷史分析為基礎,以橫向的跨國比較為依託,對影響一國金融體系競爭能力的相關因素進行了系統分析,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有利於提高競爭力的現代金融體系基本框架以及中國的實踐路徑。

作者介紹

陳雨露,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艾森豪威爾基金高級訪問學者、哥倫比亞大學富布賴特高級訪問學者,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入選人事部「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獲首屆教育部全國高校青年教師獎和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獎。學術和教研成果多次獲得國家級獎項。    馬勇,經濟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研究員,研究領域主要包括現代金融體系、宏觀經濟與金融政策等。2008年以來在《經濟研究》、《金融研究》、《財貿經濟》、《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等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30餘篇,多篇論文被《新華文摘》和「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2010年獲北京市第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2012年獲北京市第十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