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农村政策性金融制度的社会建构研究」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农村政策性金融制度的社会建构研究'''》,王伟 著,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书籍是用文字、图画和其他符号…”)
 
 
行 1: 行 1:
 +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
|<center><img src=https://www0.kfzimg.com/G06/M00/0C/62/p4YBAFqZ_uWAN0o8AABiUABrZFw972_s.jpg width="260"></center>
 +
<small>[https://book.kongfz.com/470251/6840767091 来自 孔夫子网 的图片]</small>
 +
|}
 +
 
 《'''农村政策性金融制度的社会建构研究'''》,王伟 著,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农村政策性金融制度的社会建构研究'''》,王伟 著,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於 2024年5月19日 (日) 15:57 的最新修訂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農村政策性金融制度的社會建構研究》,王偉 著,出版社: 經濟科學出版社。

書籍是用文字、圖畫和其他符號,在一定材料上記錄各種知識,清楚地表達思想,並且制裝成卷冊的著作物[1],為傳播各種知識和思想,積累人類文化的重要工具。它隨着歷史的發展,在書寫方式、所使用的材料和裝幀形式[2],以及形態方面,也在不斷變化與變更。

內容簡介

「三農」問題是中國的天字一號重大戰略性問題,農村金融特別是農村政策性金融,則是破解這一重大難題的重中之重和關鍵之關鍵。農村政策性金融是農村金融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保障農村社會強位弱勢群體金融發展權和金融平等權的特殊制度安排。古今中外,一直普遍持續存在着專門服務和支持農村強位弱勢群體的政策性金融活動。農村地區也是政策性金融制度*能直接發揮其社會功能、*能體現其社會價值的領域和舞台之一。農村金融問題不僅是經濟有效性問題,也是一個社會合理性問題,因而有必要從社會學的新視野探尋農村政策性金融制度創新的新路徑,以加大政策性金融對農村強位弱勢群體的支持力度。本研究將在這方面作初步嘗試,並試圖開闢金融與社會理論研究的又一新領域。

業界普遍認為,農村金融目前仍然是我國金融體系的薄弱環節,「貸款難」是農民增收的主要制約因素。而長期以來主要依靠現有商業銀行和農村信用社,不可能解決有效服務「三農」發展的金融需求問題。因為這類正規金融機構與農村借款人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和借款人方面存在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行為,以及正規金融機構方面存在的成本、風險與收益的不對稱,導致其「嫌貧愛富」並日益縮減農村地區金融業務,這種外部性約束形成農村金融的惡性循環。所以,現階段我國不能單純依靠市場化和市場機製作用來解決農村資金外流問題,也不能僅靠商業銀行履行社會責任來解決農村信貸投入不足問題。在我國農村政策性金融領域,也面臨着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如農村政策性金融制度功能不足及其同商業性金融的業務衝突、同合作性金融的協作缺位,「越位」與「缺位」並存,以及社會控制不足,農村社會金融不適應金融需求和金融機構多層次的要求等社會金融問題。

農村金融一直是我國金融體系中*為薄弱的環節,破解農村金融難題和困境,不僅需要充分發揮商業性金融配置金融資源的決定性作用,也不能忽視政策性金融對農村金融市場的補充完善性及首倡誘導與虹吸擴張性等特殊功能作用;不僅需要從資源配置的經濟有效性方面進行經濟金融學研究,也需要從資源配置的社會合理性方面進行社會學探析,因而有必要從社會學的新視野探尋農村政策性金融制度建設與創新發展的新思路。基於此,《農村政策性金融制度的社會建構研究》圍繞農村政策性金融制度創新提出的社會背景與理論基礎、影響農村政策性金融發展的社會條件和社會因素、農村政策性金融制度變遷的比較分析與本土特徵、農村政策性金融制度創新的路徑設計等核心內容,運用社會學尤其是經濟社會學理論和方法,從社會網絡、社會組織、社會控制和農村貧困等視角,對我國農村政策性金融制度的社會建構問題展開具體而深入的理論和實證研究。不僅有助於繁榮和推進農村金融學和金融社會學或社會金融學的學術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而且對於當前農村金融改革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政策性職能」的強化及回歸,以辦成真正的農業政策性金融機構,也具有一定的現實針對性。

參考文獻

  1. 作品、著作物與版權,道客巴巴,2014-11-09
  2. 書籍裝幀設計的分類及藝術表現形式,豆丁網,2016-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