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北四行研究1915·1937」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北四行研究1915·1937'''》,康金莉 著,出版社: 冶金工业出版社。 书,是历史的见证、文化的赋形、知识的宝库、…”)
 
 
行 1: 行 1:
 +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
|<center><img src=https://www0.kfzimg.com/G06/M00/C9/83/p4YBAFqYS72AXy0SAACmz7zXYyc472_s.jpg width="260"></center>
 +
<small>[https://book.kongfz.com/579774/6974720352 来自 孔夫子网 的图片]</small>
 +
|}
 +
 
 《'''北四行研究1915·1937'''》,康金莉 著,出版社: 冶金工业出版社。
 
 《'''北四行研究1915·1937'''》,康金莉 著,出版社: 冶金工业出版社。
  

於 2024年5月19日 (日) 15:59 的最新修訂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北四行研究1915·1937》,康金莉 著,出版社: 冶金工業出版社。

書,是歷史的見證、文化的賦形、知識的寶庫、智慧[1]的結晶,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顯示其文明的標誌。讀書,是時代的呼喚、歷史的昭示、職責的要求,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走向偉大復興的證明[2]

內容簡介

《北四行研究(1915-1937)》寫了北四行是鹽業、金城、中南、大陸四家商業銀行的統稱。1915~1937年的20多年間,北四行相互扶持,依靠成功的經營與組織策略,在華北及全國範圍內進行大規模的政治、經濟放款與投資,逐漸發展成為華北地區最大的金融勢力,成為華北財團的中堅力量,成為中國近代華資銀行業成功經營的典型範例。《北四行研究(1915-1937)》全面研究了這一時期北四行在聯合經營、發行鈔票、投資政府債券、工商業放款與投資及內部組織架構等方面發展演變的全過程。

《北四行研究(1915-1937)》可供史學、金融學專業的教學與研究人員閱讀,也可供各類金融機構從業人員參考。

與西方不同,中國早期銀行業的發展在受到民族工商業推動的同時,更主要是受到政府公債厚利的引誘。基於此,其發展表現出一種搖擺不定的態勢。華資銀行有為民族工商業服務的主觀願望,但中國民族工商業的主觀於薄弱,難以為其提供有效的支撐。可是,為了開拓盈利空間,銀行不得不依賴政府業務,而政府的失信行為又使得銀行在處理與政府的關係時採取若即若離的猶豫態度。

從民展軌跡來看,因難以從政府層面獲得安全的制度保障,華資商業銀行普遍選擇了同業聯合的自保式道路,通過聯辻壯大聲勢,增強抵禦風險的能力。

以上兩方面在「北四行」聯營集團的民展歷程中均有典型表現,希望《北四行研究(1915-1937)》能為讀者了解早期中國銀行的發展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 關於智慧的名言,人生屋,2013-07-15
  2. 書籍是文化的載體,豆丁網,2013-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