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潜在产出」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 '''潜在产出'''是中国科技名词,属于科技术语。 汉文字是世界上唯一没有间断的古老文字系统<ref>[https://www.sohu.com/a/3…”)
 
 
行 1: 行 1:
 
+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
|<center><img src=http://p6.itc.cn/q_70/images03/20210107/f320aee1ed5a44958ae29dcb3ce63987.jpeg width="350"></center>
 +
<small>[https://www.sohu.com/a/442925535_116062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
  
 
'''潜在产出'''是中国科技名词,属于科技术语。
 
'''潜在产出'''是中国科技名词,属于科技术语。

於 2024年5月22日 (三) 08:07 的最新修訂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潛在產出是中國科技名詞,屬於科技術語。

漢文字是世界上唯一沒有間斷的古老文字系統[1],直到現在我們仍在使用。其不單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表述用具,更是五千年悠久文明的記錄者、傳承者。可以說,漢文字是中華民族古老悠久、博大精深文明的「活化石[2]」。

名詞解釋

潛在產出是指在合理穩定的價格水平下,使用最佳可利用的技術、最低成本的投入組合併且資本和勞動力的利用率達到充分就業要求時所能生產出來的物品和服務。

潛在產出不是一個實際產出量。一般認為,只有在充分就業時,才有可能實現潛在產出。而實際產出和潛在產出的差額,稱為產出缺口。潛在產出由一國所擁有的生產要素狀況決定,但並不是固定不變的,增加潛在產出的途徑有增加勞動、資本等生產要素投入和實現技術進步。

潛在產出的估算方法

潛在產出的估算方法較多,但歸結起來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從現實產出的時間序列性質出發,藉助一些計量分析工具對現實產生直接進行處理從而給出潛在產出的估算,如消除趨勢法、增長率推算法;另一類是生產函數法。前一類方法估算過程簡便,考慮的因素較少,但主要缺點是沒有體現潛在產出的供給面特徵。而生產函數法則較為全面地考慮了生產要素利用率和技術進步的影響,但估算法過程較為複雜。

潛在產出的影響因素

潛在產出受全部生產要素總量的影響,總量越大,潛在產出就越大;同時,潛在產出還受生產率的影響。單位生產要素的產出效率越高,潛在產出也越大。

生產要素(factors of production)指進行社會生產經營活動時所需要的各種社會資源如石油、煤炭、水電、人力等。

在現代經濟學中,我們把用於生產活動中的社會資源稱作投入(inputs),通常就是生產要素。把企業生產出的產品與服務稱作產出(outputs),如同學們接受的教育、購買的食物、享受的旅遊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