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垄断的无谓损失」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 '''垄断的无谓损失'''是一个专用名词。 汉字(拼音:hàn zì,注音符号:ㄏㄢˋ ㄗˋ),又称中文<ref>[https://www.sohu.com/a/513391189…”)
 
 
行 1: 行 1:
 
+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
|<center><img src=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822/a9ed9a5fe74447308916bb5aad3d1740.jpg width="350"></center>
 +
<small>[https://www.sohu.com/a/249358837_100138309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
  
 
'''垄断的无谓损失'''是一个专用名词。
 
'''垄断的无谓损失'''是一个专用名词。

於 2024年5月22日 (三) 08:13 的最新修訂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壟斷的無謂損失是一個專用名詞。

漢字(拼音:hàn zì,注音符號:ㄏㄢˋ ㄗˋ),又稱中文[1]、中國字、方塊字,是漢語的記錄符號,屬於表意文字的詞素音節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筆畫,象形變為象徵,複雜變為簡單;在造字原則上從表形、表意到形聲。除極個別漢字外(如瓩、兛、兣、呎、嗧等),都是一個漢字一個音節。 需要注意的是,日本、韓國、朝鮮、越南等國在歷史上都深受漢文化的影響,甚至其語文都存在借用漢語言文字的現象[2]

名詞解釋

壟斷的無謂損失(Deadweight loss)指由於壟斷定價(monopoly pricing)、政府稅制等因素引起的生產者和消費者都得不到的那部分。

壟斷的無謂損失的產生原因

在經濟學領域中,經濟行為所產生出來的效力是用經濟效率來衡量。經濟效率與物理上的效率不同,經濟學上的效率是指一項資源分配的過程當中,參與者所獲得報酬的程度。

如果一個完全競爭的市場轉變為一個壟斷的市場,這種轉變所帶來的總剩餘的減少就是無謂損失。

通常條件下,市場的有效性隨着壟斷程度提高而逐漸降低,壟斷市場的有效性尤為如此。

產生原因:由於壟斷時生產商較少,對於市場難以滿足,以及稅制等多方面原因,導致市場有效性降低,降低的部分即稱為無謂損失(Dead weight lost)

壟斷市場的無謂損失有一定特點,在相同規模市場下,其無謂損失相比於其他市場模式會較大,損失變大則市場效率降低,而市場效率降低正是稅率較高的原因之一。

壟斷的無謂損失舉例說明

舉個簡單的例子,在完全競爭下,邊際收益就是一條水平的直線,價格是既定的,你生產多少個產品都是那麼多錢;而在壟斷條件情況下,要讓邊際收益=邊際成本,才會使利潤最大化。本來花100塊錢就可以買到的東西,由於市場壟斷價格被提升到150元,這個時候,就會有一部分顧客不願意支付這價格超過邊際成本的商品,這時候商品交易量就會減少,帶來了無謂的損失。

壟斷

壟斷是指少數資本主義大企業為了獲得高額利潤,通過相互協議或聯合,操縱和控制一個或幾個部門商品的生產、銷售和價格。

壟斷的產生有以下原因:第一,當生產集中發展到相當高的程度,極少數企業就會聯合起來操縱和控制本部門的生產和銷售,實行壟斷,以獲得高額利潤。第二,企業規模巨大,形成對競爭的限制,也會產生壟斷。第三,激烈的競爭給競爭各方帶來的損失越來越嚴重,為了避免兩敗俱傷,企業之間會達成妥協,聯合起來,實行壟斷。

壟斷沒有消除競爭。首先,壟斷沒有消除產生競爭的經濟條件。其次,壟斷必須通過競爭來維持。最後,社會生產複雜多樣,任何壟斷組織都不可能把社會生產都包下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