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南美大陆」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南美大陆'''是南美洲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含 哥伦比亚 委内瑞拉 、圭亚那、 苏里南 、厄瓜多尔、秘…”)
 
 
行 1: 行 1:
 
'''南美大陆'''是南美洲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含 [[  哥伦比亚 ]]  、 [[ 委内瑞拉 ]]  、圭亚那、 [[ 苏里南 ]]  、厄瓜多尔、秘鲁、巴西、 [[  玻利维亚 ]]  、智利、 [[  巴拉圭 ]]  、乌拉圭、阿根廷、法属圭亚那13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巴拿马的一部分。位于西半球的南部。东滨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滨加勒比海,南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一般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同北美洲相分。<ref>[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432939895.html?fr=bks0000&word=%E5%8D%97%E7%BE%8E%E5%A4%A7%E9%99%86 南美洲地理概况]</ref>   
 
'''南美大陆'''是南美洲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含 [[  哥伦比亚 ]]  、 [[ 委内瑞拉 ]]  、圭亚那、 [[ 苏里南 ]]  、厄瓜多尔、秘鲁、巴西、 [[  玻利维亚 ]]  、智利、 [[  巴拉圭 ]]  、乌拉圭、阿根廷、法属圭亚那13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巴拿马的一部分。位于西半球的南部。东滨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滨加勒比海,南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一般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同北美洲相分。<ref>[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432939895.html?fr=bks0000&word=%E5%8D%97%E7%BE%8E%E5%A4%A7%E9%99%86 南美洲地理概况]</ref>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img src=" 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d5462bfae36fb2a39f514669 " width="180"></center><small>[]</small>
+
  |<center><img src=" https://t10.baidu.com/it/u=3226392357,216696794&fm=30&app=106&f=JPEG?w=640&h=948&s=B122DA10C3E3FD4D0E4C975B030080B3 " width="180"></center><small>[]</small>
 
  |}     
 
  |}     
 
== 地理概况 ==
 
== 地理概况 ==

於 2024年5月20日 (一) 17:00 的最新修訂

南美大陸是南美洲的主要組成部分,主要含 哥倫比亞 委內瑞拉 、圭亞那、 蘇里南 、厄瓜多爾、秘魯、巴西、 玻利維亞 、智利、 巴拉圭 、烏拉圭、阿根廷、法屬圭亞那13個國家和地區,以及巴拿馬的一部分。位於西半球的南部。東濱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濱加勒比海,南隔德雷克海峽與南極洲相望。一般以巴拿馬運河為界同北美洲相分。[1]

[]

地理概況

南美大陸是地球上現有6塊大陸之一(其餘5塊分別是亞歐大陸、非洲大陸、北美大陸、南極大陸、澳大利亞大陸),其面積約為1797萬平方千米(包附近島嶼),約占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2%,在6塊大陸中排第四位,是南美洲的主要構成部分。

地理位置

南美大陸位於西半球的南部,東瀕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濱加勒比海,南隔德雷克海峽與南極洲相望。一般以巴拿馬運河為界同北美洲分開。 其範圍東至布朗庫角(西經34°46′,南緯7°09′),南至弗羅厄德角(西經71°18′,南緯53°54′)(註:不是合恩角,合恩角是南美洲的最南端),西至帕里尼亞斯角(西經81°20′,南緯4°41′),北至加伊納斯角(西經71°40′,北緯12°28′)。 面積約1 797萬平方千米(包括附近島嶼),約占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2%。 南美大陸從地理區域上劃分為:南美北部諸國,包括圭亞那、蘇里南、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一個地區為法屬圭亞那、。安第斯山地中段諸國,包括厄瓜多爾、秘魯、玻利維亞。南美南部諸國,包括智利、阿根廷、烏拉圭、巴拉圭,一個地區為福克蘭群島(又名「馬爾維納斯群島」,阿根廷、英國爭議)。南美東部國家巴西,面積約占大陸總面積的一半。

地理構成

南美大陸地形上主要由亞馬遜平原、安第斯山脈、巴西高原和拉普拉塔平原等構成。安第斯山脈安第斯山脈大約從8000萬年前開始,南極板塊與美洲板塊碰撞,火山劇烈的噴發,震撼着這塊大陸一直延續,地殼深處產生變動向上推擠,一座山脈拔地而起縱貫南北綿延了9000多公里,形成了陸地上最長的山脈。在安第斯山脈的北端有熱帶多霧林覆蓋了山坡,但山頂的高度相當高,即使位於赤道也有終年不化的積雪。安第斯山脈中央有一個高海拔沙漠亞蒂普拉諾高原,再往南山脈的高度有所降低,但同時也更加接近南極大陸。在南美洲的最南端有除南北兩極以外面積最大的冰原,巴塔哥尼亞冰原的面積超過了7000平方英里,冰河一路奔流入海。安第斯山區最惡劣的環境當屬山脈中部的4000多公尺高的高原氧氣非常稀薄,在亞蒂普拉諾高原上來自四周山頂融化的雪水在大鹽湖裡蒸發夜晚冰凍白晝烘烤,這片含有鹼的鹽田是最不適合生命生存的地區之一,玻利維亞安第斯山區的烏尤尼鹽沼面積有4500平方英里,是世界上最遼闊的鹽田。潘帕斯高原位於南美洲南部,阿根廷中、東部的亞熱帶型大草原。北連格連查科草原,南接巴塔哥尼亞高原,西抵安第斯山麓,東達大西洋岸,面積約76萬平方公里。「潘帕斯」源於印第安丘克亞語,意為「沒有樹木的大草原」,是南美洲比較獨特的一種植被類型。就地帶性和氣候條件而論,本區適宜樹木生長,實際上除沿河兩岸有「走廊式」林木外,基本為無林草原,一般稱潘帕斯群落。草類中占優勢的是針茅屬、三芒草屬、臭草屬等硬葉禾本科植物,另有多種雙子葉植物。豆科植物少是該群落的一大特點,特有種也較貧乏。地勢自西向東緩傾。夏熱冬溫,年雨量1000~250毫米,由東北向西南遞減。以500毫米等降水量線為界,西部稱「干潘帕」,除禾本科草類外,西南邊緣還生長着稀疏的旱生灌叢,發育有栗鈣土、棕鈣土,多鹽沼和鹹水河;東部稱「濕潤潘帕」,發育有肥沃的黑土。潘帕斯現大部分已開墾成農田和牧場,盛產小麥、玉米、飼料、蔬菜、水果、肉類、皮革等,是阿根廷最重要的農牧業區,並成為阿根廷政治、經濟、交通和文化的心臟地區。集中了全國2/3的人口,4/5的工業生產和2/3以上的農業生產。以布宜諾斯艾利斯為中心,鐵路、公路呈輻射狀伸向全國各地。潘帕斯草原的大部分土地已被開墾為農田和牧場.田裡盛產小麥,玉米等糧食.牧草豐美的草原到處是白色,黃色,黑色,花色的良種牛群.草原上種植的玉米,大部分是用來飼養牛羊,牛肉產量很高.阿根廷每年要宰殺一千多萬頭牛,除了大部分供國內食用,還大量冷藏出口,牛肉出口量居世界第一.潘帕斯草原是阿根廷農牧業的主要產區,也是南美的糧倉.這裡有着阿根廷全國67%的人口,80%以上的工業,以及許多重要鐵路和城市,是阿根廷的心臟.潘帕斯高原成為南美洲比較獨特的一種植被類型的原因,是草原西邊的安迪斯山脈阻擋了來自太平洋豐富的降雨,所以只有該草原的西邊靠安迪斯山脈一測狹長地帶才有「走廊式」林木,而東部大部分由於雨水的缺乏則只能生長草原。阿根廷東部和中部的潘帕斯草原是著名的農牧區,北部主要是格蘭查科平原,西部南部山區則人口稀少,大部分國民都居住在平原地區,對於高原氣候很難適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