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新余市渝水区人和中学」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学校荣誉=
 
(未顯示同一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2 次修訂)
行 5: 行 5:
 
|}
 
|}
  
'''新余市渝水区人和中学'''人和中学位于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人和乡,人和中学地处风景秀丽的蒙山脚下龙施泉边,学校创建于1972年,占地面积43.7亩,校舍建筑面积<ref>[https://www.sohu.com/a/417797930_781004 建筑面积规则大全 ],搜狐,2020-09 </ref>1万多平方米,现有学生512人,教职工51人,其中教师中本科学历32人,中学高级教师8人,一级教师18人,2008年始,我校力争区、乡两级政府的重视,花大力气大手笔投资近700万元新建教学楼、食堂、教师公寓各一栋,并对学生公寓进行全面改造,学校面貌一新。学校设有阅览室、图书室、计算机<ref>[https://www.doc88.com/p-7035214514643.html 计算机辅助技术CAD],道客巴巴,2016-04-07</ref>、多媒体、卫星、远程教室,功能齐全,设施一流,是一所现代化的农村初中,成为市区农村中学的新靓点。
+
'''新余市渝水区人和中学'''人和中学位于[[ 江西省]][[ 新余市]] 渝水区人和乡,人和中学地处风景秀丽的蒙山脚下龙施泉边,学校创建于1972年,占地面积43.7亩,校舍建筑面积<ref>[https://www.sohu.com/a/417797930_781004 建筑面积规则大全 ],搜狐,2020-09 </ref>1万多平方米,现有学生512人,教职工51人,其中教师中本科学历32人,中学高级教师8人,一级教师18人,2008年始,我校力争区、乡两级政府的重视,花大力气大手笔投资近700万元新建教学楼、食堂、教师公寓各一栋,并对学生[[ 公寓]] 进行全面改造,学校面貌一新。学校设有阅览室、图书室、计算机<ref>[https://www.doc88.com/p-7035214514643.html 计算机辅助技术CAD],道客巴巴,2016-04-07</ref>、多媒体、卫星、远程教室,功能齐全,设施一流,是一所现代化的农村初中,成为市区农村中学的新靓点。
  
 
==办学特色==
 
==办学特色==
  
 学校办学思路明晰,特色鲜明。坚持以人为本,教育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着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以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办学宗旨,确立了服务多元化,管理人性化,工作规范化的办学理念,以办一流学校,创一流质量,育一流人才为目标,形成了诚信、崇德、睿智、善行的校训;勤奋、精思、博学、善用的校风;敬业、爱生、求真、善导的教风,努力营造先进的校园文化。
+
 学校办学思路明晰,特色鲜明。坚持以人为本,[[ 教育教学]] 面向全体学生,着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以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办学宗旨,确立了服务多元化,管理人性化,工作规范化的办学理念,以办一流学校,创一流质量,育一流人才为目标,形成了诚信、崇德、睿智、善行的校训;勤奋、精思、博学、善用的校风;敬业、爱生、求真、善导的教风,努力营造先进的校园文化。
  
 
==管理模式==
 
==管理模式==
  
 以队伍建设为本,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学校着力打造一支作风优良、教风严谨、团结协作的教学队伍,在实施教研兴校战略的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行教师全员聘任制,实行新聘教师合同管理,注重抓好教师的学历提高和岗位培训,加强师德建设,坚持把师风师德建设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突破口,引导教师端正教育思路、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
+
 以队伍建设为本,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学校着力打造一支作风优良、教风严谨、团结协作的教学队伍,在实施教研兴校战略的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行教师全员聘任制,实行新聘教师合同[[ 管理]] ,注重抓好教师的学历提高和岗位[[ 培训]] ,加强师德建设,坚持把师风师德建设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突破口,引导教师端正教育思路、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
  
 德育为先,不断促进教育和谐发展,学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着力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与乐的活动,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誉观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学习。同时,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全力做好保学控辍工作。保留率92%,初三年级巩固率达97.5%。
+
 德育为先,不断促进教育和谐发展,学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着力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构建学校,[[ 家庭]] ,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与乐的活动,大力倡导[[ 社会主义]] 荣誉观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学习。同时,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全力做好保学控辍工作。保留率92%,初三年级巩固率达97.5%。
  
==学校荣誉===
+
==学校荣誉==
  
 近年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斐然。2006年被评为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在区中小学生运动会上于2006年、2007年分别获得第四名、第三名。朱小英等多名师生在省市教学竞赛中获奖。
+
 近年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斐然。2006年被评为市德育[[ 工作]] 先进单位,在区中小学生运动会上于2006年、2007年分别获得第四名、第三名。朱小英等多名师生在省市教学竞赛中获奖。
  
 人和中学依托人和乡打造凤凰旅游休闲小镇的构想,力争建设成环境幽雅,功能齐全,设施一流的现代化花园式的学校,成为学生理想的读书宝地。
+
 人和中学依托人和乡打造凤凰旅游休闲小镇的构想,力争建设成环境幽雅,功能齐全,设施一流的现代化[[ 花园]] 式的学校,成为学生理想的读书宝地。
  
 
==学校精神==
 
==学校精神==
行 27: 行 27:
 
===人和精神,开启生命的航程===
 
===人和精神,开启生命的航程===
  
 “坐悟中梁神韵,起观四海碧涛。华岩山水蕴箫韶。人和期至善,成长在今朝……”每当这首催人奋进、激动人心的校园歌曲在中梁山上、华岩寺旁久久回荡的时候,人和中学师生迎着朝阳又踏上了新的征程。
+
 “坐悟中梁神韵,起观四海碧涛。华岩山水蕴箫韶。人和期至善,[[ 成长]] 在今朝……”每当这首催人奋进、激动人心的校园歌曲在中梁山上、华岩寺旁久久回荡的时候,人和中学师生迎着朝阳又踏上了新的征程。
  
 作为九龙坡区首批示范初中,人和中学在教育改革发展历程中,以努力构建人和教育文化为导向,在更深实践层次上加大改革力度,在更高工作平台上推进教育创新,向着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阔步前进。
+
 作为九龙坡区首批示范[[ 初中]] ,人和中学在教育改革发展历程中,以努力构建人和教育文化为导向,在更深实践层次上加大改革力度,在更高工作平台上推进教育创新,向着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阔步前进。
  
 多年来,人和中学积累形成了“德高行远,人和至善”的教育理念,坚持德育为首、智育为主,辅以国学精髓教育载体,培养德才兼备之人才。以此衍生出“启智明德、宽基扬长”的办学目标,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学习、热爱生活、关心社会、关心生命的人,并丰富形成“敏学善思、笃厚乐群”的校风,“敬业、奉献、科学、合作”的教风,“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善于交流、乐于展现”的学风。系列完整的教育思想凝聚成人和精神,为学校发展作出了准确的定位导航,造就了一个个奉献爱心,追求卓越的人和人!
+
 多年来,人和中学积累形成了“德高行远,人和至善”的教育理念,坚持德育为首、智育为主,辅以国学精髓教育载体,培养德才兼备之人才。以此衍生出“启智明德、宽基扬长”的办学目标,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学习、热爱[[ 生活]] 、关心社会、关心生命的人,并丰富形成“敏学善思、笃厚乐群”的校风,“敬业、奉献、科学、合作”的教风,“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善于交流、乐于展现”的学风。系列完整的教育思想凝聚成人和精神,为学校发展作出了准确的定位导航,造就了一个个奉献爱心,追求卓越的人和人!
  
 作为重庆市的国学教育实验基地学校,学校按照整体规划、逐步实施、重点推进的原则,全方位彰显 以“忠”、“孝”、“仁”、“义”和“唱”、“读”、“讲”、“传”等为主题的校园文化特色,营造“和而不同”的校园文化环境。以“4+1”课程建设为抓手,集中展示开拓创新的育人形象。即实现课堂教学4个转变:从重教转变为重学,从重知识点转变为重学生知识结构,从重传授转变为重互动与学生主动,从教法单一转变为现代教学技术充分引入,优化教学方式 做到1个带进,即把“乐教”的情绪带进课堂,让“微笑”走进课堂,让“激情”带动课堂,让“趣味”生动课堂!
+
 作为重庆市的国学教育实验基地学校,学校按照整体[[ 规划]] 、逐步实施、重点推进的原则,全方位彰显。
  
 学校坚持科研兴校,质量立校,建立健全教研组织、制度、机制、评价等机制体制,提供展示机会,搭建成长新平台,推介研究成果。通过开展学术年会、教师赛课、个人讲座、教师论坛、论文评选等教研活动,积极营造教科研氛围。在教研教学、育德育能中,教师凭借扎实过硬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勇立教改潮头、敢树育人先锋,奋勇争先,追求卓越,引领学校教育走向辉煌。
+
以“忠”、“孝”、“仁”、“义”和“唱”、“读”、“讲”、“传”等为主题的校园文化特色,营造“和而不同”的[[校园文化]]环境。以“4+1”课程建设为抓手,集中展示开拓创新的育人形象。即实现课堂教学4个转变:从重教转变为重学,从重知识点转变为重学生知识结构,从重传授转变为重互动与学生主动,从教法单一转变为现代教学技术充分引入,优化教学方式。做到1个带进,即把“乐教”的情绪带进课堂,让“微笑”走进课堂,让“激情”带动课堂,让“趣味”生动课堂!
 +
 
 +
 学校坚持科研兴校,质量立校,建立健全教研组织、[[ 制度]] 、机制、评价等机制体制,提供展示机会,搭建成长新平台,推介研究成果。通过开展学术年会、教师赛课、个人讲座、教师论坛、论文评选等教研活动,积极营造教科研氛围。在教研教学、育德育能中,教师凭借扎实过硬的[[ 专业]] 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勇立教改潮头、敢树育人先锋,奋勇争先,追求卓越,引领学校教育走向辉煌。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Category:520 教育總論]]
 
[[Category:520 教育總論]]

於 2024年5月24日 (五) 06:01 的最新修訂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新余市渝水區人和中學人和中學位於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區人和鄉,人和中學地處風景秀麗的蒙山腳下龍施泉邊,學校創建於1972年,占地面積43.7畝,校舍建築面積[1]1萬多平方米,現有學生512人,教職工51人,其中教師中本科學歷32人,中學高級教師8人,一級教師18人,2008年始,我校力爭區、鄉兩級政府的重視,花大力氣大手筆投資近700萬元新建教學樓、食堂、教師公寓各一棟,並對學生公寓進行全面改造,學校面貌一新。學校設有閱覽室、圖書室、計算機[2]、多媒體、衛星、遠程教室,功能齊全,設施一流,是一所現代化的農村初中,成為市區農村中學的新靚點。

辦學特色

學校辦學思路明晰,特色鮮明。堅持以人為本,教育教學面向全體學生,着力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以每個學生的終身發展為辦學宗旨,確立了服務多元化,管理人性化,工作規範化的辦學理念,以辦一流學校,創一流質量,育一流人才為目標,形成了誠信、崇德、睿智、善行的校訓;勤奮、精思、博學、善用的校風;敬業、愛生、求真、善導的教風,努力營造先進的校園文化。

管理模式

以隊伍建設為本,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學校着力打造一支作風優良、教風嚴謹、團結協作的教學隊伍,在實施教研興校戰略的同時,積極穩妥地推行教師全員聘任制,實行新聘教師合同管理,注重抓好教師的學歷提高和崗位培訓,加強師德建設,堅持把師風師德建設作為師資隊伍建設的突破口,引導教師端正教育思路、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人才觀、質量觀,增強教師教書育人的社會使命感和責任感。

德育為先,不斷促進教育和諧發展,學校高度重視德育工作,着力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積極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德育體系。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寓教與樂的活動,大力倡導社會主義榮譽觀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的學習。同時,高度重視學校安全工作,全力做好保學控輟工作。保留率92%,初三年級鞏固率達97.5%。

學校榮譽

近年來,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斐然。2006年被評為市德育工作先進單位,在區中小學生運動會上於2006年、2007年分別獲得第四名、第三名。朱小英等多名師生在省市教學競賽中獲獎。

人和中學依託人和鄉打造鳳凰旅遊休閒小鎮的構想,力爭建設成環境幽雅,功能齊全,設施一流的現代化花園式的學校,成為學生理想的讀書寶地。

學校精神

人和精神,開啟生命的航程

「坐悟中梁神韻,起觀四海碧濤。華岩山水蘊簫韶。人和期至善,成長在今朝……」每當這首催人奮進、激動人心的校園歌曲在中梁山上、華岩寺旁久久迴蕩的時候,人和中學師生迎着朝陽又踏上了新的征程。

作為九龍坡區首批示範初中,人和中學在教育改革發展歷程中,以努力構建人和教育文化為導向,在更深實踐層次上加大改革力度,在更高工作平台上推進教育創新,向着實現跨越式發展目標闊步前進。

多年來,人和中學積累形成了「德高行遠,人和至善」的教育理念,堅持德育為首、智育為主,輔以國學精髓教育載體,培養德才兼備之人才。以此衍生出「啟智明德、寬基揚長」的辦學目標,把學生培養成為熱愛學習、熱愛生活、關心社會、關心生命的人,並豐富形成「敏學善思、篤厚樂群」的校風,「敬業、奉獻、科學、合作」的教風,「勤于思考、勇於實踐、善於交流、樂於展現」的學風。系列完整的教育思想凝聚成人和精神,為學校發展作出了準確的定位導航,造就了一個個奉獻愛心,追求卓越的人和人!

作為重慶市的國學教育實驗基地學校,學校按照整體規劃、逐步實施、重點推進的原則,全方位彰顯。

以「忠」、「孝」、「仁」、「義」和「唱」、「讀」、「講」、「傳」等為主題的校園文化特色,營造「和而不同」的校園文化環境。以「4+1」課程建設為抓手,集中展示開拓創新的育人形象。即實現課堂教學4個轉變:從重教轉變為重學,從重知識點轉變為重學生知識結構,從重傳授轉變為重互動與學生主動,從教法單一轉變為現代教學技術充分引入,優化教學方式。做到1個帶進,即把「樂教」的情緒帶進課堂,讓「微笑」走進課堂,讓「激情」帶動課堂,讓「趣味」生動課堂!

學校堅持科研興校,質量立校,建立健全教研組織、制度、機制、評價等機制體制,提供展示機會,搭建成長新平台,推介研究成果。通過開展學術年會、教師賽課、個人講座、教師論壇、論文評選等教研活動,積極營造教科研氛圍。在教研教學、育德育能中,教師憑藉紮實過硬的專業知識、豐富的教學經驗,勇立教改潮頭、敢樹育人先鋒,奮勇爭先,追求卓越,引領學校教育走向輝煌。

參考文獻

  1. 建築面積規則大全 ,搜狐,2020-09
  2. 計算機輔助技術CAD,道客巴巴,2016-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