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自由叫价制」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 '''自由叫价制'''是一个专用名词。 汉字(拼音:hàn zì,注音符号:ㄏㄢˋ ㄗˋ),又称中文<ref>[https://www.sohu.com/a/513391189_12009…”)
 
 
(未顯示同一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1 次修訂)
行 1: 行 1:
 
+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
|<center><img src=https://q3.itc.cn/q_70/images03/20240620/d527f63104d9480cb20b7e16c25d351c.jpeg width="350"></center>
 +
<small>[https://www.sohu.com/a/787180929_121119371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
  
 
'''自由叫价制'''是一个专用名词。
 
'''自由叫价制'''是一个专用名词。

於 2024年6月23日 (日) 08:40 的最新修訂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自由叫價制是一個專用名詞。

漢字(拼音:hàn zì,注音符號:ㄏㄢˋ ㄗˋ),又稱中文[1]、中國字、方塊字,是漢語的記錄符號,屬於表意文字的詞素音節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筆畫,象形變為象徵,複雜變為簡單;在造字原則上從表形、表意到形聲。除極個別漢字外(如瓩、兛、兣、呎、嗧等),都是一個漢字一個音節。 需要注意的是,日本、韓國、朝鮮、越南等國在歷史上都深受漢文化的影響,甚至其語文都存在借用漢語言文字的現象[2]

名詞解釋

自由叫價制是一種價格形成制度,它是由數量較多的買方和賣方通過自由的討價還價和叫價來達成的交易。其中,討價還價又稱為協議定價,指的是在併購過程中,併購雙方輪流出價,就價格進行協商談判,尋求雙方都能接受的均衡價格的行為。均衡價格是商品的供給曲線與需求曲線相交時的價格。也就是商品的市場供給量與市場需求量相等,商品的供給價格與需求價格相等時的價格。

自由叫價制的內容

在期貨交易中,一個買主的對手是所有的賣主,而一個賣主的對手同樣是所有的買主,買主與買主之間又存在着競買關係,賣主與賣主之間也存在着竟賣關係。自由定價制依據期貨交易買賣關係中的這一特點,使眾多的買主與賣主之間只要有一個買主和另一個賣主之間的報價處於同一價格水平,那麼該筆交易即達成。這個成交價格即被認為是該市場自由形成的,為市場所認可的價格。因此,在一個交易時段中,會有若干筆的成交,因而也會產生若干各價格水平不盡相同的市場價格。

自由叫價制與集體一價制的比較

自由叫價制與集體一價制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都屬於一種價格形成制度。

集體一價制是由眾多的買方和賣方通過雙方競爭,不斷調整價格與數量的關係,使買賣雙方能在同一價格水平上共同達成交易的一種市場價格形成制度。其中,價格水平是將一定地區、一定時期某一項商品或服務項目的所有價格用同度量因素(以貨幣表現的交換價值)加權計算出來的,反映一定地區、一定時期所有這種商品或服務項目綜合的平均價格指標。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