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供给表」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 '''供给表'''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专有文化术语。 历史名词是历史上曾出现的事件及事物的名…”)
 
 
行 1: 行 1:
 
+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
|<center><img src=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604/8e7c0b9e3b6f43bdbf8ba42a5000108e.png width="350"></center>
 +
<small>[https://www.sohu.com/a/233937980_722388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
  
 
'''供给表'''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专有文化术语。
 
'''供给表'''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专有文化术语。

於 2024年6月26日 (三) 23:26 的最新修訂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供給表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專有文化術語。

歷史名詞是歷史上曾出現的事件及事物的名稱[1],例如「禪讓」,傳說古代實行舉薦賢能之人為首領繼承人的一種制度,據文獻記獻:有堯舉舜、舜舉禹[2]、禹先舉皋陶、皋陶死禹又舉益等歷史故事。

名詞解釋

供給表又稱產出表,是n個產品部門×m個產業部門表。行向看,反映某一產品部門的貨物和服務是由哪些產業部門生產的,合計為該產品部門的貨物和服務總產出;加上進口和進口稅(不包括增值稅),即得到按生產者價格計算的總供給;再加上各類產品中的不可抵扣增值稅和商業運輸費用,就是按購買者價格計算的總供給。列向看,反映某一產業部門生產的各產品部門貨物和服務價值量,合計為該產業部門總產出。

在供給表中,全部產業部門總產出等於全部產品部門總產出。

編制供給表屬於投入產出核算的內容之一,投入產出核算把生產法、收入法、支出法國內生產總值整合在一起,細化和擴展了國內生產總值核算的內容,用於描述國民經濟各部門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投入來源和產出使用去向,揭示國民經濟各部門間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數量關係。

參考文獻